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魚是中國文化當中一個寓意極為豐富的符號。

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趙少儼作品《富貴有餘》

儘管在民間,魚作為豐足的象徵、情愛的具象而受到廣泛喜愛,但是在古代文人們的作品中,魚的形象卻呈現出了許多有別於民間的文化色彩。由於古代文人社會地位的不確定性,文人們對於魚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他們將魚視為與自己同命運的生物,因而由魚生髮出了種種生命感喟。

文人們是熟悉民間魚文化的,然而他們不滿足於用自己的才華去簡單地繼承和傳播先民們的魚文化而是更注重通過對於魚的描繪來抒發那些屬於自己的情志,創造出帶有本階層特色的魚文化。

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富貴有餘》創作過程

在他們的筆下,魚不僅是富足的象徵,更具有高貴脫俗的意蘊; 它既是文人自身的形象代言,也是文人們所渴望的悠遊生活的具象。

可以說,魚既是文人觀照自我、表現自我的工具,也是他們進行哲學思辨的依憑。較之於民間文學中的魚文化,中國古代文人作品中的“魚”的形象有著更為豐富的哲學與美學內涵。

一、豐足與尊貴的象徵物

(一)“魚”作為豐足的象徵物

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富貴有餘》創作過程

在魚文化發展的較早時期,受物質生活水平的制約,文人作品中魚文化 的 始 生 導 向 較 為 明顯。如,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文人們與文化水平較低的普通勞動者們一樣將魚視為豐足的象徵。

(二)“魚”作為尊貴的象徵物

由於魚肉味鮮美並且不易捕獲,所以它常常被文人們視為珍貴之物的代表。

二、古代文人形象的代言

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趙少儼作品《富貴有餘》局部

(一)文人與“魚”的相似命運

魚與文 人,似 乎 是 兩 個 風 馬 牛 不 相 及 的 概念。然而在我國古代,兩者卻有著很程度的相似。文人階層是我國古代社會中的一個極其特殊的階層。他們擁有文化知識,具備機敏頭腦,既可能受到最高統治者的賞識而躍居社會上流,猶如越過龍門一步登天的鯉魚; 也可能因懷才不遇而比一般的勞動者更為潦倒,恰如那些躍龍門而不過反致傷殘的點額魚。

趙少儼:銀鱗戲水知年早,“魚”傳統文化中極具寓意的符號

趙少儼作品《富貴有餘》局部

(二)文人們藉以自喻的“魚”

正是由於現實中文人的命運與傳說中魚的命運極其相似,所以文人們往往將自身與魚聯繫起來,借魚言志。

作者:趙少儼,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榮寶齋畫院中國畫創作研究室主任。師從霍春陽先生,中國當代花鳥畫代表畫家

想了解更多趙少儼相關資訊,趙少儼書畫鑑賞收藏,請後臺私信以及留下聯繫方式,我們將有專業人員與您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