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永乐十一年五月十三日这天,朱棣预定要在朝廷上接见外邦使节,他与14岁的孙子朱瞻基正谈到这件事。明成祖本身非常喜欢

“对对子”,他出了标志着贡使来朝的上联“万方玉帛风云会”,要孙子也想一符合上句格律的下联。朱瞻基想了瞬间,接着对道:“一统山河日月明。”这位小王子的对子,意指一统天下,置天下于辉煌之治。当人们得知此事之后,都说这显示朱瞻基继承了他祖父的雄心壮志,将来有一天登上皇帝的宝座,必定如伟大的永乐帝一样。从小时候开始,朱瞻基就陪着他的祖父北行视察北平及征伐蒙古。两人变得极为亲近。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朱瞻基剧照

朱瞻基不仅像祖父一样热爱骑射,还有着祖父热爱帝国边境辽草原的心胸。朱瞻基在宣德元年,以26岁之龄继承皇位后,立即撤回其父亲的旨意,再次将京师移置于北方的北平。给予宦官重要军职的传统始于朱棣,朱基沿袭这一政策,日后甚且在宫中设立了内书堂教导宦官。他遗传了朱棣对瓷器的强烈兴趣,而且还是一位具有相当天分的书画家。历史上称为“宣德”皇帝的朱瞻基,一点也没有他父亲爱好学问的儒家倾向。有一回,经过一块地,那儿正好有个农人在种地,朱瞻基叫随驾人员停下来,从农人手中接过犁来。他在这块田里挖铲了几下之后,感到筋疲力尽。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瓷器

他说:“朕三举犁,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就像乃父一样,年轻时的宣宗也赞同仁政理想。事实上,围绕在他身边的即是曾在他父亲手下担任顾问的同一批学者:兵部尚书杨士奇、户部尚书黄淮、礼部尚书金幼孜,以及审慎而保守的老臣夏原吉。前述诸人也都是他还是太孙、太子时的宫廷教师;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习惯带着一瓶酒,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去造访这些官员,与他们讨论诗词、义理或史事。在他们的劝说下,朱瞻基授命极具威胁的安南叛逆黎利“权署安南国事”,顺利地结束中国与南边的邻国之间耗了20年的缠斗。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杨士奇剧照

不像朱棣,朱瞻基的想法是保持中国免于境外征战,甚至很少与蒙古人纠缠。经过一连串蝗虫侵袭之后,宋宣宗采取了积极的步骤去豁免诸省特别是东南各省该年的税粮,并将百姓转输漕粮开赴北方的重担,改由军事单位来负责。年轻时的宋宣宗,在一开始处理叔父造反一事上,表现出的宽厚态度,远超乎官员们可能要求的限度。当时,朱高煦试图仿朱棣在23年前所采取的方式夺取帝位。朱高煦谋反未成之后,朱瞻基并未将其处死,仅将其拘禁在紫禁城内的“逍遥城”。直到有一次宣宗前往探视,愤懑的朱高煦用脚将他绊倒在地,宣宗终于因为这样的傲慢举动而大怒,下令将叔父处死。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朱高煦剧照

因此,朱瞻基是他父亲与他祖父的结合体。有人说,他在朱棣的盲目扩张政策与朱高炽的呆板儒家思维之间取得了平衡,他的时代是明朝的黄金时刻,一个太平、繁荣、政治清明的时代。宜德皇帝在位时期,也出现了宝船船队最后一次的灿烂远征。在宣德五年朱瞻基为中国朝贡贸易的明显衰落而感到忧心,而且他也意识到,安南的失守,或许将成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声望削弱的部分原因。因此,他公开发誓要重振明朝在海外的声威,再次缔造“万国来朝”的盛况。极力反对海上远征的朝臣夏原吉死后不久,宣宗即降旨进行第七次宝船船队的远航。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宝船船队远航

在宣德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的《遣太监郑和等资诏往谕诸番国诏》上,他说:”纪元宣德,咸与维新,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赍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至于重建暹罗国与满刺加的马来王国之间的和平关系,也是这次远航的任务之一”。宋宣宗命令郑和送诏敕给暹罗国国王,要求他停止骚扰满刺加。在诏救上,宋宣宗斥责暹罗国国王拘禁前往明朝途中的满刺加国国王。“斯岂长保富贵之道?"朱瞻基写道,“王宜恪遵朕命,睦邻通好,省谕下人,勿肆侵侮。则见王能敬天事大,保国安民,和睦邻境,以副朕同仁之心。”

朱瞻基成为皇帝之后,是什么使得他深受百姓官员们的爱戴?

郑和画像

朝廷为了准备这次的远航,花了比平常还要长的时间,因为距上一次宝船船队的远航,已经六年多了。这也将是明朝最大的一次远征,使用船只超过300艘,成员有27500人。船只的船号,如“清和”“长宁”“安济”,正反映了它维持和平的任务。当时郑和年已60,似乎预料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的远航。他曾竖立两块石碑,以记录他先前完成的几次远航。其中一块,于宣德六年三月十四日,立于长江口的停泊处刘家港;另一块,则于宣德六年“仲冬”,立于福建沿海闽江口的长乐县太平港。名义上,这些石碑是为了答谢航海人的女神天妃于前几次远航给予的佑而建。

·《遣太监郑和等资诏往谕诸番国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