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熟读清史的人大抵都知道,权倾晚清将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一生中一共发动了三次政变,

尤以慈禧太后发动的第一次政变“辛酉政变”堪称为其政治生涯开辟道路中最重要的奠基石,可以说扳倒以肃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也成为慈禧日后之所以能威震清朝文武百官的一个重要砝码。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中慈禧太后形象


但是彼时,咸丰帝驾崩,慈禧只是一个26岁的年轻寡妇,为何能一举扳倒以老谋深算著称的肃顺呢?今天就跟大家娓娓道来,谈谈笔者的一点观略。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慈禧太后年轻时复原照


《慈禧外纪》载,慈禧16岁“五经成诵,通满文,廿四史亦皆浏览”,可以说慈禧确实算是一个才女,不仅16岁就能背诵四书五经,还十分精通满语,对二十四史也有所涉猎。是咸丰皇帝后妃中最为聪明博学的,也因此获得了咸丰皇帝的格外青睐,不仅让慈禧协助自己整理奏章,还让其代笔披览奏章,结果慈禧把咸丰皇帝对自己的宠爱自我升级了,还直接在咸丰帝面前参政议政了,咸丰皇帝一看大事不好,这慈禧还真飘了,是想打破祖制,陷自己于不义呀,清朝祖制明明白白的规定了,不让后宫妃嫔和太监干政。从此以后,咸丰帝就对权力欲极强的慈禧十分厌恶,并开始有意疏远慈禧。因此直到咸丰皇帝去世前,慈禧都是十分失意的。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恭亲王奕䜣


而与慈禧有同样感触的莫过于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了,奕䜣排行老六,咸丰排行老四,论才干而言,奕䜣要比咸丰更为出众,但是论孝敬而言,咸丰更会在老爹道光面前撒娇,最后犹豫不定的道光还是选择了咸丰作为皇储。咸丰也自知自己才干不如奕䜣,因此遇到一些搞不掂的事情都让六弟奕䜣来做,但是同时也很纠结六弟奕䜣的才能确实太出众,怕他专权以后再推翻自己,于是又时时防备,遇到觉得六弟奕䜣有所僭越的事情,就直接把他全部免职了,这种不信任的情绪贯穿了咸丰皇帝的一生。直到咸丰皇帝去世前,也没允许奕䜣来最后看他一眼,就怕奕䜣过去夺了他儿子同治的皇权。但是

还让六弟奕䜣给自己料理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后,和西方诸国列强的和谈。所以此时的奕䜣也是郁郁不得志的。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中顾命八大臣形象


而咸丰皇帝去世前,亲自任命了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八位元老重臣,史称“顾命八大臣”,作为辅佐自己年幼儿子同治的智囊团。

这顾命八大臣虽然表面上以两位亲王载垣、端华为首,其实八人的实际灵魂人物就肃顺一人,肃顺是咸丰皇帝时的打虎英雄,专打清朝贪官污吏出名的,也是有名的权谋人物,肃顺虽然老谋深算,但是毕竟顺境走的太多了,自以为有了咸丰皇帝的遗旨,就可以全然号令一切了,于是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事屡次当众批驳,而对恭亲王奕䜣也是将其排挤出中央权力的中心,结果慈禧太后被欺负急了,就派最宠信的太监安德海去恭亲王府邸通信,主旨就是顾命八大臣在位,她们母女就没法活了,她要进行政变了,要不要一起合作,目前已有盟友东太后慈安加入。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一生为奴》中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䜣形象

恭亲王奕䜣想到自己有才难为的困境,在四哥咸丰驾崩以后,可能更惨,顾命八大臣整整八个人掌权,连自己一杯羹都没分,尤其和肃顺素来不和,今后施展抱负的日子怕更是走到尽头了。看到慈禧太后主动抛来的橄榄枝,那就好好接着吧,索性为了自己前程也赌一把。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中胜保形象

于是恭亲王奕䜣借着去给四哥咸丰奔丧的由头,就和慈禧太后在行宫里接洽了两个小时,两人谈妥了针对顾命八大臣的政变以后,恭亲王就忙着联络支持他的朝臣一起着手准备了。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就是掌握京津一万多精锐的胜保。另外奕䜣还有老丈人军机大臣文祥的鼎力支持,加上被咸丰皇帝丢弃北京的一些元老重臣,都对咸丰皇帝没有任命自己为顾命大臣之一而感到愤怒,对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都十分怨怼,因此也加入了恭亲王奕䜣的阵营。


1861年,10月26日,叶赫那拉氏由热河起行,携幼帝载淳由载垣、端华跟随从间道回銮北京。咸丰帝灵柩则由肃顺走大路护送。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中肃顺形象


1861年11月1日刚到北京,慈禧就迫不及待的接见了恭亲王奕䜣,军机大臣文祥等。第二天一早,奕䜣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了肃顺等人的职务,当场逮捕了载垣、端华;又命令将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等撤职查办,严加看管。并派醇郡王奕譞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咸丰皇帝梓宫回京的肃顺。至此,咸丰帝留给自己儿子道光的智囊团,仅仅不到三个月,就被慈禧KO了。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影视剧中慈禧慈安形象


11月3日,慈禧、慈安接连发出上谕,任命奕䜣为议政王,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等人任军机大臣,组成新的军机处。随后,清廷改年号“祺祥”为“同治”,并宣布载垣等三人大逆不道等罪状,赐载垣、端华自缢,肃顺斩首,其余五大臣分别罢黜或充军。

至此,辛酉政变算是告终了,慈禧太后不仅用自己心腹重组了政府高层,对顾命八大臣的铁血处置,也起到了弹压百官杀鸡儆猴的功用,慈禧从后宫一小妃子,被推向清帝国大船的实际掌舵者,这一年,慈禧小寡妇刚好26岁而已,已然学会了操纵权力的铁血手腕。


而反观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一方为何能一败涂地。


直到被抓,肃顺才对载垣、端华破口大骂:“若早从吾言,何至有今日?”由此可见,肃顺也早就想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来着,可是被迂腐不堪的载垣、端华以种种忌讳给投了反对票,所以才没有和顾命八大臣中达成一致,可以说,顾命八大臣中除了肃顺对权柄尚存警觉外,其他七位大臣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王亲贵胄,哪清楚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加上顾命八大臣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供驱使军队的武将,真是被人一锅端也毫无招架之力。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恭亲王奕䜣

另外,肃顺的野心太大,刚愎自用,做事缺乏长袖善舞的政治技巧也是身死家灭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恭亲王奕䜣,在肃顺权倾朝野时,其实都曾主动向其抛出过橄榄枝,但肃顺都摆出一脸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非但不给慈禧奕䜣面子,还在咸丰皇帝面前说二人的坏话。结果,肃顺的目地倒也达到了,咸丰皇帝对他非常信任,委任其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相当于白帝城托孤的戏码了。可是正在窃喜的肃顺却着实得罪了两个大牛人物,慈禧和奕䜣,可以说,正是肃顺一手促成慈禧和奕䜣联手的,之前两人根本毫无瓜葛,还不是因为肃顺太狂,两人才决定临时组团,抱团取暖么。


慈禧第一次发动“辛酉政变”,为何就能一举扳倒老谋深算的肃顺?

咸丰皇帝

最后要怪就怪肃顺太看重已经驾崩的皇帝咸丰帝的圣旨了,咸丰皇帝才活了31岁,在位十几年,正是清朝内忧外患都赶上了的时代,可以算是十足的倒霉蛋,但从清朝权柄掌控方面,其实咸丰皇帝做的还是不错的,看到慈禧有参政议政的苗头,马上就给浇灭了,看到六弟奕䜣实在是政治能力太强,就玩起了蹦蹦床游戏,奕䜣的起落全看自己心情。因此,咸丰皇帝在位时,无论是慈禧还是奕䜣,都十分害怕咸丰皇帝,不敢有过多造次,咸丰皇帝也刚好是清朝最后一个能自己掌控权力的皇帝,但看到咸丰皇帝驾崩了,有政治野心的慈禧和奕䜣终于不用害怕了,恨不得绞尽脑汁将渴望已久的权力抢到手。于是,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就成了二人权力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需要急火猛药方能一招致胜。而肃顺至死还念叨着老子是先皇亲命的顾命八大臣,岂不可笑,已经凉透的咸丰皇帝总不能从棺材里复活再救你吧,过分看重先皇诏书,是肃顺轻敌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其彻底凉凉下线晚清政治舞台的重要因素。


综上,得出一个极尽残忍的结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联手发动的“辛酉政变”要是不赢才奇怪呢。实在是对手太任性,除了斗斗嘴以外,根本毫无任何应急措施招架好么的,当政治权柄是过家家,对手都是人畜无害小绵羊么。可叹,“辛酉政变”发生后,清朝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就此被慈禧一直开到触礁搁浅就再也没能转向。

参考文献:《清史稿》、《慈禧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