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搔抓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

皮肤搔抓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的特征是刻意反复摆弄皮肤,引起皮肤组织损伤。SPD也被称为抓挠所致皮肤破损障碍、精神性抓挠所致皮肤破损、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神经性抓挠所致皮肤破损、表皮剥脱性痤疮和皮肤搔抓症(强迫性皮肤搔抓症)

。属于强迫及相关障碍。

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Ⅴ)

皮肤搔抓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

DSM-Ⅴ中文版

皮肤搔抓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Fifth Edition, DSM-5

皮肤搔抓障碍症状

SPD表现为抓挠引起的多形性皮损,其大小、范围和严重程度差异很大。新旧皮损可同时存在于炎症后色素沉着减少或过度的皮肤上。新发皮损表现为有角的抓挠所致皮肤破损,上覆有血清血液性痂皮;较陈旧皮损可能有痂皮或者表现为肥厚性结节或萎缩性疤痕。皮损表现也取决于SPD患者自我损伤皮肤的方式。患者可能借助手指、指甲、牙齿、纸巾、剪刀、镊子或针来损伤皮肤,造成深达真皮的损伤。SPD的并发症包括溃疡、感染、疤痕和毁容。

该病好发部位是面部(尤其是鼻、额、颊和下巴)、头皮、表皮、四肢伸侧、肩部、背部、肛周和阴囊部位。皮损通常呈对称性分布,位于患者双手能够触及的部位。

SPD患者通常会承认自己有搔抓和戳刺皮肤的冲动。虽然他们可能一开始不愿意透露自我伤害的行为,但一般都愿意讨论为缓解皮肤瘙痒所致不安而抓挠皮肤的必要性。

患者最初可能是因处理轻微皮损的冲动而开始抓挠,如节肢动物叮咬、痤疮、结痂、炎性皮损、疣、痣或角质栓。有些患者则是想摆弄完全正常的皮肤,或者是因为皮肤瘙痒、烧灼感或疼痛的感觉而开始搔抓。

一次SPD发作通常持续6-10分钟;不过患者每日在搔抓上花费数小时时间也并不罕见。该病活动性在晚上达到高峰,即晚上8点至凌晨12点。发生SPD的环境包括照镜子、打电话、卧床、阅读、看电视、等待和洗澡。

搔抓行为可伴有一系列行为或仪式。患者可能会一丝不苟地搜索特定类型的痂去抠;也可能试图确保痂用一个特定方式抠挖(使用手指或工具),一旦去除会咬或吞咽痂。

患者可能会因为搔抓的部位外观受损而感到尴尬或羞愧。患者为避免他人看到皮损,除了家庭成员外,通常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揭皮行为。部分患者会选择他人的皮肤。多数患者也存在其他的身体为中心的重复行为( 身体为中心的重复行为障碍),如拔毛(拔毛癖)或咬指甲。

患者可能会对SPD做出各种解释。他们可能自述只有搔抓皮肤才能缓解焦虑或者精神痛苦。也有一部分患者试图改善皮肤外观,一些患者认为这不过是日常习惯,还有一些患者发现这种行为会给他们带来快乐。

诊断

DSM-5中的SPD诊断标准如下:

●反复的皮肤搔抓引起皮损

●反复尝试减少或者停止皮肤搔抓

●皮肤搔抓导致有临床意义的不适,或者损害社会、职业或其他重要的功能

●皮肤搔抓不是由成瘾物质(如,可卡因)的生理效应或其他疾病(如,疥疮)引起

●皮肤搔抓不能被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更好地解释,如精神病性障碍中的妄想或触幻、躯体变形障碍中改善外表感知缺点或瑕疵的意图、刻板运动障碍中的刻板动作,或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中的自伤意向

与患者多交流有利于发现各种潜在精神障碍。有些患者也会在就诊时主动报告共存精神疾病。其他患者也许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疾病,或者没有既往疾病。疑难病例可考虑转至精神科。

●从自知力、积极性和认知着手,优化患者的精神状态

SPD患者选择药物疗法时,我们建议初始治疗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SSRI)类抗抑郁药,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氟伏沙明和舍曲林。

抗精神病药可能对特定的SPD患者有效,尤其是妄想症患者。匹莫齐特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它是中枢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过,它不再是一线药物,正被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取代,如奥氮平或利培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副作用风险低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但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具有谷氨酸调节活性的氨基酸衍生物,它可单独或联合SSRI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强迫症,显示出了较好的前景。

SPD焦虑障碍时,可使用抗焦虑药,劳拉西泮是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可按需使用一次0.5-1mg、一日4次,具体取决于症状严重性。只能进行短期治疗,以免引起药物依赖。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镇静。对于慢性焦虑障碍,丁螺环酮(一次10-30mg、一日2次)可能有效。

认知行为治疗、习惯逆转疗法和接纳增强行为治疗。

习惯逆向训练(HRT)是“最初为解决各种重复性行为障碍而开发的多成分行为治疗包”。[1]

接受HRT治疗的行为障碍包括抽动症,毛滴虫病,指甲咬伤,拇指吮吸,揭皮肤,颞下颌紊乱(TMJ)和口吃。[2] [3]它由五个部分组成:意识训练,竞争反应训练,应变管理,放松训练和归纳训练。

Habit reversal training (HRT) is a "multicomponent behavioral treatment package originally developed to address a wide variety of repetitive behavior disorders".[1]

Behavioral disorders treated with HRT include tics, trichotillomania, nail biting, thumb sucking, skin picking,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TMJ), and stuttering.[2][3] It consists of five components: awareness training, competing response training, contingency management, relaxation training, and generalization training.[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bit_reversal_training

接受和承诺治疗(ACT,典型等发音为“行为”一词)是咨询的一种形式,也是临床行为分析的一个分支。[1]这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干预,它使用接受和正念策略,它们被混合在含有承诺和行为改变策略不同的方式中[2],以增加心理灵活性。该方法最初称为理解距离。[3] 史蒂文·海斯(Steven C. Hayes)1982年开发了“接受和承诺疗法”,以创建一种将认知和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typically pronounced as the word "act") is a form of counseling and a branch of clinical behavior analysis.[1] It is an empirically-bas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at uses acceptance and mindfulness strategies mixed in different ways[2] with commitment and behavior-change strategies, to increas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The approach was originally called comprehensive distancing.[3] Steven C. Hayes develope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 1982 in order to create a mixed approach which integrates both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therapy.[4] There are a variety of protocols for ACT, depending on the target behavior or setting. For example, in behavioral health areas a brief version of ACT is called focused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FACT).[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cceptance_and_commitment_therapy

病例供参考。

知乎上一个病例:

强迫症为什么这么难治?

本人是一名强迫症,自己觉得症状有很多。第一个是洁癖,但又不同于其他人的那种怕脏的洁癖,而是怕把脏带给别人,怕触碰别人,症状上就是反复擦拭等强迫动作。第二个是敏感,总是怕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别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都会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和自己有关,自己说话也怕会说错别人对自己有意见。这样综合起来最大的障碍就是社会适应问题,因为似乎有点自我封闭式的,与人交流成了障碍,似乎紧张已经成了常态,因为纠结焦虑经常伴随,所以我想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心理医生,甚至有接触强迫症很多年也很有经验了,但为什么强迫症还是这么的难治?甚至被认为是精神上的“癌症”,这么多的患病群体,这么多自认为得过强迫症然后好了的人你们是怎么好了的呢?为什么有些人会好而有些人参考其方式却不见得能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537795/answer/592370805


抓脸病例

皮肤搔抓障碍(skin picking disorder, SPD)

I can't stop scratching my face“我不能停止抓挠我的脸”

https://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2636089/I-stop-scratching-face-Student-compulsive-disorder-means-spends-SIX-hours-day-picking-skin-bleed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