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為何要殺張作霖?

鬼子為何要殺張作霖?

我們都知道,張作霖是被日本人殺的。這個兇案,不但有策劃人河本大作的親筆供詞,而且近期日本也曝光了直接兇手東宮鐵男的日記,這些都是鐵證。

但是,我們的歷史愛好者當中,似乎很少人追問:日本人為什麼要殺張作霖呢?

這裡面的恩恩怨怨,錯綜複雜,請聽筆者細細道來。

事實上在早期,張作霖是一個親日分子,且不是一般的親日,而是相當的親日。

張作霖與日本的淵源,始於1904年在中國東北爆發的日俄戰爭。在日俄戰爭當中,有大量的中國人給日本軍隊當間諜,幫助日軍刺探軍事情報,對抗俄軍。這些人當中,有吳佩孚,有張作霖。依據日本方面的史料記載,張作霖在接受日軍招募的時候坦言自己對日本皇軍“抱有極大的好感”。

日俄戰爭之後,東北領土迴歸大清,張作霖和他的私人武裝——“保險隊”,也歸順了清軍,此後,日本依據《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開始在旅順、大連殖民,並開始經營南滿鐵路,而且還派了一支部隊守備滿鐵附屬地,這支部隊,就是後來的“關東軍”。日本侵佔中國東北的野心,到此已經暴露無遺。

不消說,由於張作霖在日俄戰爭當中當過日軍的間諜,關東軍自從駐紮中國的那一刻起,就和東北的軍頭張作霖,結下了不淺的友誼,而且他們之間的友誼,應該是比較真的。

張作霖在東北治軍期間,公開說過許多很親日的話,例如“我寧願歸化日本、當日本人,也不願意投降革命黨”,

還有,例如: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中,張作霖更是公開批評學生的反日行為,認為學生們此舉是“破壞邦交”。這些事實,歷歷在目,都有史料依據,白紙黑字記錄在案的。

正因如此,在晚清時早期的張作霖是個親日派,北洋政府早期,日本對張作霖採取的是扶持的政策。

日本依據《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在旅順、大連移民,經營南滿鐵道,是出於兩個動機

1.向中國東北移民,解決日本人口膨脹的問題。

2.以旅順、大連、南滿鐵路為據點,防範俄國南侵。

而張作霖在早期,對日本的這個國策是贊同的。因此,張作霖在奉系時期,日本是拿張作霖當傀儡、當盟友看待的,日本認為,親日分子張作霖統治東北,容忍日本勢力在東北的存在,因此張作霖是有利於日本的,日本應該扶持他。這個,在同期日本多次閣議史料中,都是有跡可尋的。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日本人在1928年又突然180度大拐彎,狠心炸死了張作霖呢?從朋友到敵人,時而天堂,時而地獄,這個天壤之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關鍵就在於國民革命掀起的民族主義思潮以及反帝浪潮。1923年,國民黨和蘇聯結盟,立即打出了“打倒帝國主義”的旗號。這個旗號作為一個愛國的、進步的口號,深得民心,充滿報紙、書籍、雜誌…中國人覺醒了,大江南北的知識分子,紛紛高聲響應。從那個時候開始,坐鎮東北的張作霖已經慢慢開始受到這股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他也開始“覺醒”了,於是,他也開始逐漸防範日本,並初步有了一些反日的思想和言行。

以下我舉一些例子。

例一:張作霖在視察講武堂的時候,隨身帶了幾個日本籍的軍事顧問,張作霖登臺,對軍校學生髮表講話。張作霖是這樣說的:“大家好好學習本領,將來跟我打日本鬼子”。臺下的學生們聞之,一片愕然。為什麼愕然呢?因為日本軍人當時就在張作霖的身邊,而張作霖卻毫不避諱,竟是這樣口無遮攔。

例二:1915年的《民四條約》規定:日本人可以在東北自由租地經商和耕種。但是這個權利沒有落實,為何沒有落實呢?因為北洋政府禁止東北的百姓租地給日本人,這樣就用間接的方式讓日本的條約權利落了空。日本一直想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商租權”糾紛。

1925年,張作霖的部下猛將郭松齡突然叛變,刀鋒直指張作霖本人。張作霖在這個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找了關東軍,求關東軍幫忙,並答應:事成之後,我老張給你日本人落實“商租權”。

日方很高興,關東軍就幫助張作霖打敗了郭松齡。不料,事成之後,張作霖反悔食言,僅僅送給關東軍幾百萬的日元,而至於“商租權”,張作霖則翻臉不認賬,說:“日本人幫我,我付錢感謝他至於國家利益,我是絕對不會出賣的!”這件事很容易被歷史愛好者忽略,但這是一件千真萬確、有根有據的歷史事實。日本人是被張作霖耍了,並因此恨死了張作霖。

例三:“包圍滿鐵”。依據《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日本人經營的南滿鐵路,是具有壟斷性的。因為1905年北洋公所談判紀要記錄著當時袁世凱同意:不在東北建設和南滿鐵路平行的鐵路。張作霖在後期,接受了身邊一些愛國激進派幕僚的建議,在東北制訂了一個“包圍南滿鐵路”的排

日計劃,這個計劃在當時叫作“包圍滿鐵”。

例四:修鐵路。當年的日本人總想在東北多修些鐵路,於是多次找張作霖談。張作霖往往口頭答應,但是當日本人要求字據時,張作霖則往往說:“我沒文化,寫什麼字據,我叫交通委員給你辦就是了。”日本人走後,張作霖偷偷把交通委員叫來,對他說:“你不要聽日本人的,敷衍應付一下就是。”於是當日本人去找交通委員時,交通委員已經去天津“度假”了。張作霖當年,就是這樣耍日本人的。這些事實,系根據當年奉系的一些高層在新中國成立後寫下的回憶文章,收錄在東北多種文史資料選輯裡面應該說,張作霖這一系列的行為都是愛國的,值得肯定的。張作霖當時已經看透了日本鬼子的野心。

於是這個時候,日本朝野終於明白了一個事實:昔日的盟友張作霖,受到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的影響,現在已經“蛻變”了,“蛻變”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日鬥士,就差沒有動員奉軍攻擊關東軍了。

也就是說,日本一直以為是自己在東北的鐵桿盟友、可靠傀儡的張作霖,現在卻要排擠日本人了。日本人出於防俄和移民的戰略目的,不會甘心從東北地區退出。於是在這個時刻,關東軍的幾個參謀,有了“幹掉張作霖、解散東北軍,並索性佔領東三省”的計劃。

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的如意算盤是,炸死張作霖,打亂東北軍(即奉軍)的指揮系統,使東北軍四分五裂,關東軍則一舉出動,將東北軍該擊潰的擊潰,該繳械的繳械,該勸降的勸降

舉解除東北軍的武力,霸佔整個東北。

1928年6月初,適逢北伐軍步步北上,即將打到北方了,張作霖決定,退守東北關外。在乘坐火車途徑皇姑屯的時候,張作霖被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用大量炸藥炸死(具體操作人是東宮鐵男)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張作霖之死,並沒有導致東北軍分裂。

奉系對於此事,採取了十分穩健的措施:秘不發喪,並由張學良接班,穩定軍心。這樣一來,關東軍參謀河本大作原來的計劃,就無法實施了。

這就是張作霖從親日到反日,導致關東軍萌發殺心,並將其炸死的簡要的來龍去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