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調理氣血 施艾應專注

艾灸養生越來越被更多人所熟知,這是中醫中較為常見的保健方法。那麼,具體來說艾灸都有哪些特點呢?肚臍燒艾的步驟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來具體瞭解瞭解吧。

艾灸的3大特點

調和氣血:氣是人的生命之源,血為人的基本物資,氣血充足,氣機條達,人的生命活動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補氣、養血,還可以疏理氣機,並且能升提中氣,使得氣務調和以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扶正祛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人的抵抗力強,衛外能力強,疾病則不產生,艾灸通過對某些穴位施灸,如大椎,足三里、氣海、關元等,可以培扶人的正氣,增強人的防病治病能力,而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產生不同的補益作用。無論是調節陰陽、調節氣血,還是溫通經絡,扶正祛邪,艾灸對人體起到了一個直接的或間接的補益作用,尤其對於虛寒症,所起到的補益作用尤為明顯。正是這種溫陽補益,調和氣血的作用,幫助人們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目的。

艾灸調理氣血 施艾應專注

調節陰陽: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人就會發生各種疾病。艾灸有調節陰陽補益的作用,從而使失衡之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艾灸的注意事項

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要防止感染。化膿灸或因施灸不當,局部燙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後胸腹,先頭身後四肢的順序進行。

艾灸調理氣血 施艾應專注

注意施灸的時間。有些病證必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

防火。現代人的衣著不少是化纖、羽絨等質地的,很容易燃著,因此,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後,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於熄滅。

艾灸調理氣血 施艾應專注

艾灸的禁忌

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忌灸。

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正確的艾灸就應該要講究方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