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富春山居图

前言:《富春山居图》浑然一体,无迹可求的秩序,正是文人画的核心秩序。早年的黄公望是幸运的,不必在市井之间给人写字算命,在官府谋个差事,本可度过此生,牢狱之灾使47岁的“老人”,独坐牢狱,三个春秋后,50岁的黄公望决心重拾自己的生命本真—绘画。这一画,便是三十余年,因此,才有了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作为“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是文人画发展的一个标杆,他与倪瓒所构成的“倪黄模式”,成了明清文人山水画的最高典范。黄公望不为画画而画画,画画只是“黄大痴”用来表达自我生命的方式。他是借画来思考,来清谈。

元朝后期画坛上影响最大的是“元四家”,活跃于江浙一带。“元四家”有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位画家,主要画水墨山水及竹石。艺术上直接或间接受赵孟頫的影响,艺术成就代表了元代文人画的风貌和特色,影响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黄公望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常熟人,早年混迹官场,仕途破灭,后信奉“全真教”,承袭赵孟頫水墨简率一体的山水,并创造了浅绛山水(一种以水墨为主略施浅赭及墨青的表现形式)。以浑厚苍简的笔墨画江浙山川,黄公望胸中有丘壑。放浪山林,旷达豪放,常泛舟夜游,探虞山朝暮之变幻。晚年长期居住在富春山中,领略山水林峦深秀的境界。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是元四家中年岁最长的画家,又高寿,活到84岁,50岁以后专心致力于画,现在流传的作品多为晚年的手笔。传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快雪时晴图》等。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九峰雪霁图


黄公望除了丰富的山水画实践外,还著有写山水诀,是他对山水画实践的经验总结。他认为,“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他所谓的“理”中实际包括着师法造化,以大自然景物为依据创立形象和意境,另外也指绘画技巧和创作规律,因而他多反复论及章法布局,创造景物的规律法则,并结合所描绘的客观对象特点,阐明用笔,用墨,色的规律,简明扼要,是教人掌握山水画的入门教材,在后代流传颇广。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快雪时晴图


名列元四家之首,画风苍茫沉郁,境界高旷。黄公望非常重视绘画风格,指出“作画大要,去邪,甜,俗,赖”四个字。强调法派要正,推崇董源,李成二家,主张画山水要有笔有墨,“画一窠一石,当逸笔撇脱,有士人家风”,这些都予明清绘画以重要影响。

.吴镇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人,隐居于家乡,无意于功名利禄,更很少与达官权贵交往,不与世苟合,漂泊于江湖,过着悠闲自适的生活,吴镇精于诗文画,又精研儒,道,释诸学,修养广博,为人孤洁,在家乡一带颇有名气。善画山水,梅花,竹石,山水吸收董源,巨然皴法,笔墨雄秀清润,表现自然界的苍茫气象。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渔父图


《渔父图》,吴镇爱画“渔父”题材,画中的渔父不单是指渔夫,而是遨游江海,不受拘束的士大夫生活理想的寄兴。情调荒寒清寂,意境悠远,流露出画家孤寂的心情。所作之词,词意清新,以此抒写其超脱高雅,不慕荣利与世无争的志趣和情怀。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渔父图


吴镇性情孤峭高洁,喜爱梅竹,曾在屋前屋后遍植梅花,号梅花道人,梅道人。他一生画墨竹,墨梅甚多,自称画竹五十年,曾受到先辈名家文同,苏轼,赵孟頫,李衎等人的影响,用笔草草不经意。而情态生动,他画竹突出竹子坚韧的个性。他对竹的结构规律及形态细节颇有研究,反对信手胡涂乱抹,并总结出丰富的画竹理论,他喜作松石墨梅,气势磅礴,水墨淋漓,借此表现其卓越的人格和志趣。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相传吴镇与盛懋为邻,盛懋以卖画为生,精山水花鸟人,画风精巧,颇受欢迎,求画者不绝,而吴镇则门可罗雀,无人过问,只能以卖卦问卜为生。吴镇的妻子笑吴镇的画不被欣赏,吴镇笑着回答,二十年后就不是这样的。文人画总是曲高和寡,但这种不以媚俗的态度也正与钱选自持清高是同出一辙,近代黄宾虹也是这样的。

倪瓒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无锡人。倪家为江南富户,家有云林堂,蓄藏法书名画文物,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养予倪瓒以很深的影响,他自幼研习诗文书画,又崇信道教,过着“闭户读史书,出门求友生”的优越超然的安适的生活,经常以文会友,吟诗作画,参禅论道,倪家也成了江南画家文人集聚之所,1351年明末大乱,他遁入太湖,寄于佛寺或亲友家。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容膝斋图


倪瓒长期生活于水乡过着漂泊的生活,他的画多取材于太湖景色,大片湖水占据主要篇幅,近处坡陀和疏林,远山一抹,意境荒凉寂寞,景物空阔萧索,枯笔淡墨,益写出其失意,悲哀的感怀。他的画极少赋色,亦不画人,章法颇简,笔墨不多而意境幽深,所谓天真幽淡,正是其心境和审美趣味的表露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六君子图


倪瓒也是以画自娱而不苟合于世的鼓吹者和力行者。他初学挥染时曾在形上下过功夫,画风严谨,晚年的作品并非完全不求形似,只是他更重视主观情怀的抒发,传世作品有《水竹居图》《虞山林壑图》《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江岸望山图》《容膝斋图》等。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江岸望山图


倪瓒亦擅画墨竹树石,有《梧竹秀石图》《竹石乔柯图》《琪树秋风图》等传世。这种树石丛竹小景也经常见于江南园林和庭院中的布置,倪瓒画竹格调清雅,清幽秀美,别具一格,他以干笔画窠石杂树,气息枯淡,以瘦硬尖利的笔致画丛竹,生意盎然。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梧竹秀石图


倪云林论诗崇尚陶渊明,柳宗元,韦应物之冲淡萧散,他画中的题词亦受此影响,他的书法宗魏晋,萧散透逸,此两者与其画风格相类,诗书画集于一体,相得益彰。总之,倪氏的画以简淡清幽为特色,善于枯笔淡墨,萧疏的景物,不施彩色,亦不点缀人物,营造寂寞,悲凉,虚无和超脱的心境,画中的景和情达到完美的统一,正是其艺术感染力之所在。

王蒙

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又号香光居士,吴兴人,赵孟頫外孙,受外祖父的影响和舅父赵雍的指导,能诗善画。书法绘画受赵家影响最深,而又能广泛继承前人成就,画风多样,在造型和笔墨方面都有较高的造诣。后来隐居于杭州附近的黄鹤山中,体会自然山水之理,王蒙画山水多表现深山隐居生活,皴法在董,巨基础上加以创造,形成“解索皴”,运笔用墨及写景布势富有丰富的层次变化,章法稠密,景色郁然深秀,并能画人物,功力全面,

喜以隐居题材作山水,传世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太白山图》《葛稚川移居图》《春山读书图》等。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青卞隐居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葛稚川移居图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你看懂吗?懂了会明白了另一种人生

春山读书图


“元四家”山水重视笔墨,讲求风格,并有一定生活形象依据,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主观感怀,有的兼作水墨梅竹,并用诗文题跋加以阐述,艺术上各自有独特的面貌,把两宋以来的士大夫文人画推向新的高潮,题材比较狭窄,不少作品情调孤寂,伤感,淡泊,反映了时代动乱,无可奈何而又力求超脱的情绪。

江南其他山水画家

元代时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及其周边一带,是经济最富庶,文人最集中的地区,经常举行诗文书画雅集,活跃着一批诗人,画家和收藏家,最为出名的如顾瑛,曹知白,赵原,杨维桢,张雨,陈惟允等,皆擅画山水,成为当时画坛上颇有影响的人物。

曹知白,松江人,家财万贯,是江南著名士绅富户。博通经史,家中筑有园林,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曹知白擅画山水,富收藏,艺术的资助人,与江南名士多有交往。赵孟頫。黄公望,倪瓒,王蒙,杨维祯,王冕等诗画家都是曹知白的座上客。曹知白山水继承宋李成,郭熙一派,笔墨苍老简括而古淡,境界空灵,清幽恬淡,一尘不染。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画家还有朱德润,唐棣,方从义,陆广,马琬,赵原,盛懋,孙君泽,张观等。

元代花鸟画和水墨竹梅

元代文人画盛行,除山水画流行外,表现品格之梅,兰,竹,松等几乎成为文人画家普遍喜爱的题材,以笔墨形象抒发自己的情趣。代表画家有陈琳,王渊,边鲁,赵衷,柯九思,王冕等。

元代人物画创作

元代的人物画少,随文人画的日渐兴起,发展李公麟的白描人物,肖像画也有一定的市场,重要的画家有张渥,卫九鼎,颜辉,陈鉴如,王绎等。

结语:

生命是无常的,面对坎坷劫难,是自暴自弃,还是努力寻找本身的生命本真呢?黄公望用《富春山居图》给了我们答案,将生命托付与自然万物之中,便获得一种纯粹与生命的延续。这是艺术的观照,大自然的观照。面对世间事,人是身不由己的,但当生命融入山水之中,人不再身不由己,而可以在生命体验中完成美丽的绽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