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农历七、八、九月为秋季,八月居中,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居仲秋之中,故称中秋节。中秋之夜,月亮距地球最近,从地面上看月亮最圆、最亮、最大,人们拜月赏月,并引申为阖家团圆,故中秋节也称团圆节、望月节、月夕等。


中秋节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山西民间习称“过八月十五”。从山西旧志的记载看,中秋节的活动既有祭月祀祖的肃敬,也有赏月玩月的轻松;既有拜月守夜的虔诚,也有拇战剧饮的狂欢;既有沿袭至今的分食团圆月饼,也有招婿饮、宴长工、卜阴晴等现代人匪夷所思的节俗。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月拜月

中秋祭月,自古有之。早在周朝,帝王要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皇城的东、北、西、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也逐渐传播到民间。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拜过程 中秋傍晚,人们在自家庭院正对着月亮的方位,露天设大香案,摆上月饼、瓜果等供品,焚香祭月。有的还将刻有桂殿蟾宫的大月饼镶在木架上当神位,有的则摆设太阴星君、太阴娘娘的牌位,或月光马儿(月神图像)。康熙《永宁州志》《汾阳县志》、光绪《左云县志》等称“献太阴”“祀太阴”或“供月主”。太阴,是月亮的别称。日月对举,日称太阳,月称太阴。在中国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娥。因为月亮主阴,中国不少地区流行“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山西旧志中没有这种记载,只是“拜月”“望月罗拜”“男女罗拜”等,说明并不特别排斥男子参加。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拜仪式由当家主妇主持。月亮出来后,家人围在香案周围,仰望一轮皓月,依次跪拜许愿。嘴里还要念诵拜月歌,大人一般念:“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神仙。有吃有喝还有穿,一家大小都平安。” 媳妇姑娘一般念“愿月常圆”“早生贵子”之类。等到月光照到桌上的供品后,便表示月光菩萨已领受了这份情意,于是烧香焚纸,皆大欢喜。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拜之后,全家分食供品月饼,即团圆月饼。乾隆《崞县志》称:“供月毕,分神惠。”崞县,今原平市。给供品赋予了神灵保佑的意义,所以称为“神惠”。团圆月饼要从中心开始向外依次切成扇形,全家几口人就切几份,家有孕妇的需要多切一份,外出未归的也要留一份,忻州地区称“月圆人全”。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大同等地的祭拜活动要持续到第二天早晨,在太阳初上时,在院中供“日光”。为此,中秋前在饼铺购买“月儿爷”(供品月饼)的时候,也要买一个小于“月儿爷”的“日光饼”,用于供“日光”。

祭拜供品 有节必有祭,有祭必有供。中秋节供品中,最重要的是月饼,某种程度上月饼也是中秋的标识。满月形的月饼跟十五的月亮一样象征大团圆,人们既把它当作节日食品,又用它祭月、赠送亲友,月饼因此分为团圆月饼、馈赠月饼两种。用于祭月和全家分食的为团圆月饼,用于自家食用和馈赠亲友的为馈赠月饼。团圆月饼比馈赠月饼要大的多。道光《大同县志》称“供月之饼,大至三二尺许”,重达几斤、十几斤,称“月儿爷”。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大多数农村,每逢节日来临,家家架锅,用“月饼模子”自己烤制月饼,称为“打月饼”。民国《马邑县志》称:“以麦面炉饼。”乾隆《五寨县志》载:“用麦粉作饼,其坚似石。”但在大同等地的府城、县城,人们要到饼铺购买混糖月饼,饼铺提前半月就要开始准备。八月初一起,“城中即有数十百家预为饼具,烙饼之灶每一铺添至十余”。“每日卖至千万,累半月不绝。”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仅次于月饼的供品是瓜果,在山西各地,西瓜为必备。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寓意全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中秋前几天,民间各户就要挑选贮备西瓜。晋南一带民间传说西瓜是一种野兽的头,它凶猛强悍,每年八月十五夜总要出来伤人,晋南人借吃西瓜(兽头)以解气。

中秋夜晚,将一颗选好的西瓜从中间切开,和其他供品一起祭月。大多数地方只是简单的“剖瓜陈果”,在昔阳、大同等地西瓜要镂刻成莲花(取其谐音“连生贵子”)等花样,称为“剜月”。晋中一些地方把西瓜去瓤雕镂出各种图案,中间置一油灯,灯光从镂空的瓜皮间透射出来,柔和美观。


大同地区,中秋时节“禾黍方登,瓜果皆熟,一年丰盈之景无逾是日”,节日的气氛在山西全省最为浓重。“月饼、西瓜之盛,甲于通省。”乾隆《大同府志》、道光《大同县志》载:街市的瓜果摊厂相联不绝,中秋节前几天,载运西瓜入城的骡马大车多达数十车,西瓜堆积在城内的四条大街上,“碧颗山积,不可枚数”,中秋节前二三日就能售卖一空。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山西最有名的西瓜,要数榆次西瓜。乾隆《榆次县志》载:榆次西瓜,产于东郝、西郝、中郝三村,又甜又脆。康熙驾幸山西,巡抚噶礼以榆次西瓜进贡,康熙大喜,诏令定为贡瓜,从此名闻天下。三村年产西瓜数万颗,但进贡小则640颗,多则800余颗,剩余的虽已熟透,瓜农也不敢上市贩卖。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万历《太谷县志》、雍正《定襄县志》、乾隆《绛县志》、民国《万泉县志》等记载,供品除月饼、西瓜以外,还有其他时令蔬食,各地略有不同,主要有葡萄、毛豆、蔬菜等。葡萄是太原、晋中一带的特产,以其蔓枝多子和晶莹圆润,很早就成为民间风俗中多子多福、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物。毛豆选摘嫩黄豆角连枝煮熟,是兔子的最爱,专为月中玉兔准备。晋西北许多农村祭供煮熟的玉米棒,用意与毛豆相似。此外,祭月时还供些苹果、梨、柿子等时令水果。万泉(今属万荣)等县要用酒肉,朔州、怀仁、沁源等地要用香纸、香烛等。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赏月玩月

与祭月拜月相比,赏月玩月的娱乐成分很大。赏玩月华之风,在汉武帝时期已经大盛,其后相沿不断。唐玄宗时期,盛极一时。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每年都要在太液池赏月,后来还修了专门的“赏月台”。影响所及,民间赏月玩月之风也开始盛行。特别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往往三五邀集,月下把盏,对酒当歌,感慨赋诗。这也是最符合古意的赏月、玩月。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唐代司空图、金代元好问、元代萨都剌等历代山西名人以诗言志,留下了不少中秋咏月的名篇,收录于康熙《钦定佩文斋咏物诗选》。乾隆《赵城县志》、光绪《忻州志》等的“艺文志”也有选录。同治《河曲县志》收录了明代正德年间山西参政刘泽写的《中秋待月》:“月落芜成暗,云深桂魄藏。山河迷旧影,星斗爽余芒。极目登梯望,空怀拥彗狂。洗天风雨急,万国仰清光。”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一般的士农工商没有这种阳春白雪的诗与远方,就只有开怀畅饮了。邀集亲朋友邻,“设酒肴欢饮赏月”,也称为宴赏。

宴赏的时候,要有笙歌(光绪《平定州志》、民国《昔阳县志》),有宴乐(光绪《晋祠志》),更要有酒肴。如果说祭月拜月环节,月饼是主角;那么在赏月玩月环节,主角就换成了酒。

说酒是主角,一点也不夸张。光绪《山西通志》甚至用“剧饮”一词来指代中秋之夜的狂欢,称:“望月罗拜,剧饮赏月,各处悉同。”雍正《平阳府志》、民国《荣河县志》等20余部府州县志称:剧饮,或“夜分乃止”,或“竟夕达旦”。

有酒就有令。康熙《阳城县志》载:“拇战纵饮,欢呼达旦。”拇战是划拳的雅称,因划拳时“拳拳不离大拇指”,故称。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中秋节也是商家联络情感的好时候。昔阳、新绛、虞乡(今属永济)等县,“相招从饮,以商人为最”。市商互相邀饮,醉倒者无计其数,“醉不能归者相望于道”。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在山西北部一些县,不满足一夜狂欢。光绪《繁峙县志》载:“中秋后宴饮旬日。”光绪《天镇县志》载:“会饮,尽月乃止。”宴饮要持续到月底。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待女节俗

馈女家 顺治《云中郡志》、雍正《朔平府志》、光绪《翼城县志》等20余部府州县志,记载了馈送亲友月饼的习俗。在应州(今应县),老年人和新媳妇受赠格外优厚。万荣、寿阳等地,传说中秋馈送月饼起源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张士诚于中秋前晚利用赠饼机会,将写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于月饼之中,约集各地反元义军于中秋夜晚举事,据说这是月饼后面贴小方块纸的来由。从此,中秋送月饼即成民俗。康熙《保德州志》特别强调:“近俗多馈女家。”馈女家,指给出嫁的女儿送月饼。康熙《重修平遥县志》载:“馈婿以月饼、瓜果。”实际是“馈女家”的另一种表达。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招婿饮 潞安府(今长治地区)及所辖长治、长子等县,中秋节设酒席招待女婿来家饮酒,称为“望月”。乾隆、民国《临晋县志》,称中秋节为“迎婿节”。究其原委,可能是出嫁的姑娘忌中秋在娘家过夜,而新媳妇回婆家要由女婿专程来叫,以示重视。女婿叫媳妇,要给岳父岳母带上月饼作为礼品。大同地区中秋节第二天,出嫁姑娘要回娘家。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团圆节 八月十五,天上月圆,地下饼圆,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称为团圆节。这种团圆,既指阖家团圆,也指回娘家(归宁)的妻子当天要返回婆家,夫妻团聚。光绪《山西通志》引《帝京景物略》称:“女归宁者,是日反其夫家,曰团圆节。”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守夜占候长工节

中秋守夜 喝酒的通宵畅饮,不喝的也不肯早睡。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守夜祈求长寿。大同、吕梁等地有中秋守夜的习俗。康熙《永宁州志》《汾阳县志》载:“夕则守夜焚香。”永宁州,在现在的吕梁市离石区。守夜时,老人往往给小孩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等。传说,当夜深人静时分,月中的嫦娥会携玉兔来到人间,光顾寻常百姓家,吃桌上的食品。孩子们为了看到传说中的仙子,往往要守至深夜。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月亮占候 中国古人有看天象物象识天气的传统,并总结出了许多农谚。中秋节拜月亮、吃月饼的时侯,人们要观察天象,以中秋之夜是阴是晴,来预卜来年元宵节有雪无雪,称为月亮占候。如果这天明月高悬,人们自然高兴,赏月、玩月,不亦乐乎。如果浮云遮月,人们也一样欢喜,认为“中秋月暗年景好”,是来年风调雨顺的好兆头。应州(今应县)民谚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晋城是“正月十六雪打灯”,昔阳是“立春雨多”。平定州(今阳泉、平定等地)也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必是好收成”的说法。月亮占候的习俗,还见于万历《沃史》、康熙《阳城县志》、乾隆《武乡县志》、嘉庆《河津县志》、同治《稷山县志》、光绪《垣曲县志》等10多部山西旧志,并称“屡验焉”。其实,中秋节的一缕浮云,哪里能主宰了5个月之后元宵节的漫天飞雪?这种说法更像是一个美好心愿,一是寄托了靠天吃饭的农家对雨水和收成的期盼,二是能冲淡“赏月偏遇月爽天”的沮丧。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长工节 清末民初,河津等地此日为招待长工的日子。长工于此日可不去劳作,并接受东家的酒肉款待。在晋南地区,有谚语:“八月十五熬活的,冬至节教学的。”熬活,意思是做苦工。这两天,算是“长工节”和“教师节”,主家和校董要宴请慰劳长工和教书先生。金色的秋天,丰收在望,主家表示感谢长工的一年辛苦。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祖祭贤祭城隍

祭祀祖先 代县、孝义、武乡、沁源、长子等地,中秋节要祭祀祖先。据乾隆《孝义县志》、光绪《代州志》、民国《武乡县志》等载,逢时过节都要在家摆设祖宗神位,供献时令食品。“时”为春夏秋冬四至,“节”为春节、端午、中秋、重阳四节。中秋节祭祖,就是供月饼瓜果、上香跪拜。民国成立后,破除迷信,祭神渐少,但祭祖的习俗没有改变。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祀乡贤 康熙《介休县志》载:“东郊外,阖学供林宗”。嘉庆《介休县志》载:“祀有道先生”。林宗、有道先生,为同一个人,名叫郭泰(128-169),字林宗,介休县(今介休市)人,是东汉时期的名士,也是太学生领袖。和他的两位介休同乡——春秋名臣介子推、北宋宰相文彦博被誉为“介休三贤”。有道,是汉代的一个选举科目,被举荐的是有道德、才艺的人。郭泰曾经被太常(掌礼乐、文教,兼管博士、太学,在汉代居九卿之首)赵典举荐为有道,所以学者尊称其为有道先生。其墓在介休县东二里,墓前有郭有道祠。每年中秋,介休县的儒学生员都要聚集于祠,祭祀郭泰。祠旁有三贤书院,乾隆年间已废。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祭祀城隍 城,指挖土筑的高墙;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认为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唐朝以后,各地奉祀城隍神成为惯例,宋代纳入国家祭祀。明代朱元璋敕封各地城隍,都、府、州、县各赐王、侯、伯之尊号。每年中秋,皇家都要祭祀都城隍神。按照《大明会典》规定,新官上任,首先要到城隍庙报到,第一晚住在庙里,接受城隍的托梦,表示主动接受城隍的监督。此后每年中秋祭祀城隍,遇大事都要主动向城隍请示汇报。山西各县一般多在农历五月(孝义等地为七月)城隍诞辰之日祭祀,中秋节祭祀城隍的习俗仅见于雍正《石楼县志》等数部县志。

山西旧志记载中的“中秋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