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丛林故事》作者鲁德亚德·吉卜林写给女儿的睡前故事《原来如此的故事》深受全世界的孩子喜爱,相信很多朋友也都看过,全文由12篇引人入胜的短篇故事组成。这本书出版于1902年,已经有一百多年。罗伊斯·里帕根根据其中第六篇“大象为什么鼻子长”改编成新的绘本《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罗伊斯·里帕根改编之后的《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获奖多项国际大奖:

入围2018年全球插画奖

2016年欧洲设计奖银奖

香港印制大奖

2016年金风车插画奖优秀奖

罗伊斯·里帕根是荷兰著名的儿童插画大师,她的作品有《超级英雄》、《倒霉先生》、《宠物当家》、《黄色大象》,作品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拿到书的第一印象就是罗伊斯·里帕根的《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太高大上了,像一个漂亮的相框,黑色烫金的封面上出现了一只欢乐的小象,除了星星点点隐藏在丛林里的彩色,层层叠叠的丛林都是灰色,看起来就像一幅画。

一、《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在丛林中,有一只“好奇宝宝”一样的小象,它的小脑袋装满了问题。

它问鼹鼠:“你在地底下怎么呼吸呢?”

它问骆驼:“背着两个大包,你这样健康吗?”

它问小虫子:“你们怎么能倒立行走?”

它问长颈鹿:“呀,你的舌头怎么是蓝色的?”

它问螃蟹:“你为什么要横着走?怎么不直直地朝前走?”

它问啄木鸟:“这声音不让你头疼吗?”

最后它问鳄鱼:“什么是你的食物?”

于是鳄鱼笑着让小象凑近一点,于是天真的小象走向了鳄鱼的身边。没想到,可恶的鳄鱼张开嘴巴,想要一口吃掉小象,没想到刚好咬住了小象的鼻子。

听到小象的呼救,丛林里的动物们都来了,它们拉着小象,像拔河一样想要从鳄鱼嘴里救出小象,噢不,是小象的鼻子。

在大家的合力帮助下,小象终于得救了。

没想到,小巷的鼻子变得老长老长。

其他的大象听说这件事情后,都排队来请鳄鱼帮忙拉长鼻子。

原来这就是小象的鼻子变长的原因。

是不是很搞笑呢?

二、这个故事在传达些什么?

好奇心是成长的翅膀

《《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里的这只小象是一个“好奇宝宝”,它对丛林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其实,它不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十万个为什么”的小朋友嘛。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小象打破砂锅问到底,只不过这个好奇心把它引向了凶恶的鳄鱼。小象只想知道鳄鱼的食物是什么,没想到自己差点就变成了鳄鱼的食物。

小象的好奇心在它的朋友们看来,是非常没有用的东西。毕竟在他们看来,原本就存在的东西,为什么要去追根究底呢。

可是,保持好奇心对小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保持对未知世界永不停息的热情,保护好奇心,就是给孩子的成长插上了翅膀。家长朋友千万不要厌烦小朋友们千奇百怪的问题,否则就是无情地扼杀了孩子们宝贵的好奇心。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乐观给生活带来乐趣

当小象从鳄鱼口中脱险,发现自己鼻子变长时,并没有难过,却惊喜地发现,长鼻子太有用了。长鼻子可以去摘树上的果实,可以吸水给自己冲凉,可以驱赶蚊子,这是之前的短鼻子玩玩做不到的。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而丛林里其他的大象听到了这个消息,纷纷排队来请鳄鱼拉长鼻子,因为长鼻子太方便。当然,大象们全部都忘了,它们可是鳄鱼的午餐呀。

正是因为小象们的乐观,才能轻易就发现长鼻子的好处,而完全无视了被鳄鱼吃掉的危险。虽然有时候这样的乐观有点危险,但是拥有长鼻子才是最重要的。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不就是这种“摔倒了趴地上躺会儿”的傻劲才可爱嘛!

三、色彩明暗里的秘密

我以前看过的绘本,一般都是全彩或者黑白,然而《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却是在黑白的背景里,主角用了彩色。这样颜色的对比冲突,就突出了画面中的主角,每次打开绘本,最先吸引到我的就是这只蓝色的小象。特别是当小象的鼻子被鳄鱼咬住,大家都来帮忙时,所有的动物都变成了彩色,那一刻,整个画面都亮了。

诺奖得主是如何给女儿解释“大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

这种颜色明暗的对比,可以让小朋友在看绘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我在看绘本的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把藏在暗处的动物们找出来。你仔细看就会发现,隐藏在暗处的动物,随着故事的发展,表情也是不同的。

一般好绘本没有唯一的标准,但是却一定有个好故事。好故事并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是让你去思考。而孩子们在《小象的鼻子为什么这么长》里除了获取乐趣,还能从这只小象身上学习到,保持好奇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