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大蒜能预防新冠?天气渐暖这些预防新冠的“偏方”要注意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8日报道,在人们拼命寻求治疗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之际,各种未经证实的疗法——从动物尿液到煮大蒜再到喝醋在被兜售。

摘编如下: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还没有疫苗。但是,在制药公司可能需要研究一年以上才能研发出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全球卫生政策制定者和社交媒体公司则陷入了一场对抗假偏方的斗争。


牛粪、大蒜能预防新冠?天气渐暖这些预防新冠的“偏方”要注意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相关报道截图


报道注意到,在尼日利亚,有关部门正试图平息有关辣椒粉汤可以消灭新冠病毒以及胡须有助于传播这种病毒的传言。


在巴西南部,警方说他们正在调查一个福音派教会,因为该教会承诺为信徒提供新冠病毒免疫力。


在印度,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客强调了牛粪的净化功能。印度教教徒认为牛粪是神圣的。


牛粪、大蒜能预防新冠?天气渐暖这些预防新冠的“偏方”要注意


世卫组织在其网站上列出了一套打破谣言的指导方针,以阻止不可靠治疗方法的传播,这些治疗方法包括用酒精喷在整个身体上、用盐水冲洗鼻子或用热水澡来杀死病毒。


波士顿大学全球卫生和医学教授戴维森·哈默博士说,在对南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热带病进行研究的几十年中,他看到过无数传统的治疗方法,比如草药治疗、宗教仪式以及用动物粪便进行涂抹。


他说:“人们总是在努力寻找有用的疗法,谣言比比皆是。”


牛粪、大蒜能预防新冠?天气渐暖这些预防新冠的“偏方”要注意


天气渐暖 这些预防新冠的“偏方”也热度飙升,阿昔洛韦预防新冠肺炎?戴除菌卡可杀灭新冠病毒?疫情暴发至今,不断有各种各样预防新冠肺炎的“偏方”问世,这些办法真的管用吗?面对朋友圈、社交媒体众说纷纭的传言,是时候让科学帮你擦亮眼睛了。

益生菌能预防新冠肺炎?

真相:在售“益生菌制剂”,菌株各异,有蹭热点嫌疑


近日,改善肠道功能的益生菌被奉若至宝。益生菌是能定植在人体肠道内,并经受住胃酸的灭杀,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细菌,例如双歧杆菌。


“食物残渣进入肠道发酵后,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蠕动,通过调节肠道中的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进而让我们的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我们的肠道黏膜下,有大量的免疫细胞,益生菌通过对肠道免疫细胞的刺激,激发免疫系统抵御细菌侵犯的能力。如果肠道内的益生菌比较多,对于预防肠道感染是有好处的。”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汪之顼表示,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益生菌菌株并不多,而很多在售的所谓“益生菌制剂”,菌株各异,没有充分证据显示对治疗疾病、促进健康有用,有蹭热点的嫌疑。


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对于预防病毒入侵,确实很重要,汪之顼表示,想提高免疫力,需要注重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劳逸结合,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重要。


有专家表示,疫情期间可以加强饮食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的食物,比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肉类、蛋类以及奶类等;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熬夜;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室内身体活动。另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及愉悦的心情也是一种有效提高抵抗力的方式。


阿昔洛韦可预防新冠肺炎?

真相:是DNA聚合酶的抑制剂,对RNA病毒无效


病毒是以核酸为核心,被蛋白质所包裹形成的粒子。病毒根据其核酸类型,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导李志裕表示,冠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直接以病毒基因组RNA为翻译模板,表达出病毒RNA聚合酶。再利用这个酶完成负链亚基因组RNA的转录合成、各种结构蛋白mRNA的合成,以及病毒基因组RNA的复制。


干扰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主要是干扰核酸的合成。李志裕介绍,新冠病毒的RNA聚合酶是病毒核酸合成的关键酶,这类作用机制的药物如法匹拉韦、瑞德西韦仍在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三期临床试验,大家都在期待一个很好的结果。


迄今为止,一些病毒性疾病,尚没有治疗药物,只能用疫苗预防。


戴除菌卡能杀灭新冠病毒?

真相:二氧化氯很快会随空气流失,有效性有待考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子商务平台中,不少商家的除菌卡打出“抑菌率100%”的宣传标语。不过,不少消费者将信将疑,“不知道是否有效,就算买个心理安慰吧。”“最近疫情严重,都在家闭门不出,打算带宝宝回北京的时候路上用,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记者查询发现,这类除菌卡的成分大多由二氧化氯、气体缓释剂、稀释剂组成。


“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迅速氧化、破坏病毒蛋白质衣壳中的酪氨酸,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吸附,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二氧化氯还能与细菌及其他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进而控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最后导致细菌死亡。”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尹莉芳表示,二氧化氯除对一般细菌有杀灭作用外,对芽孢、藻类、真菌等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常规使用二氧化氯气体在较短时间内杀菌的作用浓度一般较高,对呼吸道具有刺激性,消毒需要在无人条件下进行。”尹莉芳说,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显示,在200—300ppm的低浓度条件下,二氧化氯气体作用2—3小时,对环境中微生物有生长抑制和杀灭作用,但仅进行了特定细菌的研究,且微生物抑制效果受环境湿度、有机干扰物、物体表面材料等影响很大。


尹莉芳认为,市面上的除菌卡产品二氧化氯发生剂含量在3—15克不等,说明书上大多宣传可持续使用60天,并佩戴在身上使用,“在开放环境中,佩戴使用的二氧化氯,很快会随空气流失,其产生的二氧化氯浓度很低,杀菌有效性有待考察。此外,气体二氧化氯不稳定,无法长期保存,除菌卡产品可能是通过添加有亚氯酸盐,产生并释放二氧化氯气体,使用过程中如果除菌卡破损导致亚氯酸盐泄漏,接触到皮肤汗液或水渍,会导致氯气的释放,可能会导致皮肤灼伤,甚至造成呼吸中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