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每個媽媽都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情況,尤其是那種特別叛逆的孩子,總是反抗,總是不聽話,一會兒不看著都都不行,每天都把時間花費在跟孩子的拉鋸戰中。有時候簡直要被逼瘋,真想揍他!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叛逆這件事。

孩子為什麼會叛逆?

基本上,孩子的叛逆都來自以下三個原因

原因一:生理發展規律

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有三次自我突破的關鍵時期,這三個時期就想毛毛蟲的蛻變一樣,每一次都會給孩子帶來飛躍式的成長。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第一個階段是2-4歲,這一階段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

自我意識就是我對自己的認識,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應該做什麼事,我這件事做得好不好,所有自己對自己的想法都是自我意識,擁有完整健全的自我意識,一個人才可以擁有奮鬥的目標,有自省、自律的能力,才能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這段時間孩子的目的就是要把"我"和別人分開,分開的方式就是拒絕,也就是你提出的所有的事他都要拒絕一下試試看。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從完全依賴成人到具備自理能力是多麼好的變化呀,但是有很多家長卻忽略了這一點,怕孩子弄髒衣服不讓自己吃飯,嫌孩子動作太慢,趕緊給孩子套上衣服。很多家長都是因為怕孩子給自己找麻煩所以替孩子解決了生活問題,然而卻忽略了孩子需要實踐的機會,不斷地嘗試才能成長。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第二階段是8歲左右,這是習得社會基本規則的時期。

俗話說7歲8歲狗都嫌,這個時候的孩子很讓家長心煩。原因是孩子的活動範圍不斷增大,自理能力也變強,開始想要"爭奪主權"、"搶佔地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這個年紀的孩子,他們在一起玩的時候制定規則就要制定好久,大家都不能違反我們定的規則,甚至幾個人在那討價還價,最後都忘了要一塊兒玩。這就是成長的意義,就是規則。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探索生活的法則,想要了解人與人的交往應該把握什麼尺度,所以他就會不停地試探你的底線,看看到底自己能爭取到什麼程度。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第三階段是青春期,這是形成三觀的關鍵時期。

青春期的叛逆很常見,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管是基本的生活技能,還是社會準則都能基本掌握,甚至有的孩子覺得家長現在除了給我錢也沒什麼用了。開始自我膨脹,想要極力地擺脫家庭的束縛,嚮往更自由的生活。

這個階段是孩子踏向成熟的最後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他要學會獨立,學會抉擇,學會如何正確客觀地看待問題,說白了就是建立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經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水平逐步趨於平穩,可以自己獨立地面對生活的考驗。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原因二:孩子個人的氣質型格

之前我們聊過人類的氣質類型,有的孩子的氣質型格就是權威型的,比如膽汁質佔主導的孩子就比較爭強好勝,有些事必須他說了算,那這樣的孩子就比較容易反抗,但是粘液質的孩子性格就會表現的比較柔順,容易人云亦云,不會反。多血質的孩子活潑好動,你看他是不聽你的話,但是他真的很有可能是忘了。所以我們一定要關注孩子自身的特點,理解孩子的行為。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原因三: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

有人說愛情像流沙,抓的越緊,流的越多。其實養育孩子也是一樣,誰都不想被禁錮,很多媽媽習慣了給孩子幹這做那,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真的不需要你再做那麼多了,這其實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比如之前話題度很高的朱雨辰的媽媽。孩子都40大幾了,媽媽依然像小時候照顧他那樣給他做飯,喂他喝湯,給他洗衣服,過問他交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是很容易反抗的。

孩子跟母親的關係其實是一直分離的過程,從一開始在媽媽肚子裡完全依靠媽媽活著,到後來母子分離,但是需要哺乳,再後來離開家上幼兒園上學,最後成家立業組成另一個家庭。媽媽們要慢慢接受這件事,這是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探索,這樣當他以後要獨自面對風雨時,才能屹立不倒,不被生活擊垮。

瞭解了這些原因之後,我們要開始想對策了。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行為。

針對以上的原理,我們要先反思一下我們的行為有沒有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處於第一次反抗期的孩子,我們應該多順著孩子,讓孩子自己多探索,如果是必須要孩子做的事,不用跟他商量,直接帶他去做就好。第二反抗期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邊界,就是原則性的問題決不能妥協,不管孩子用什麼方法決不能鬆口,可以跟孩子商量,制定規則。等到青春期的孩子我們就不能單一的順從或者是壓制了,我們要跟孩子多交流,平和地跟他聊,講一講自己的經歷,拉近跟孩子的距離。

第二要注意自己的語言方式。

當孩子反抗的時候,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甚至是興趣愛好,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來教導他,而不是跟他硬碰硬。思辨性強的孩子可以跟講道理,情感豐富的孩子可以打情感牌,總是就是投其所好,站在他的角度來跟孩子講,語言越激烈,孩子的反應越糟糕。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第三要查明原因。

孩子不是無緣無故地就跟你鬧脾氣,有多少家庭因為誤解導致親子關係破裂!我聽過很多家長說過:"這個孩子淘得很,這件壞事肯定是他做的。"淘氣就一定要幹壞事嗎?不淘氣的孩子就不犯錯嗎?被誤解的孩子內心其實是很孤獨的,總是被誤解他就會真的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孩子,慢慢的就會形成自卑型人格。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瞭解孩子的想法然後再解決問題。

第四, 永遠不要忘了愛。

愛是滋養心靈的最好的良藥,尤其是在叛逆期的孩子,他們其實正處於掙扎中,更需要愛和關懷,不管發生了什麼事,一定要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情感:"媽媽很愛你,媽媽很擔心你,媽媽需要你……"讓他知道不管做什麼家都是最溫暖的港灣。

孩子總是叛逆反抗,我們應該知道這些原因

希望我們能陪著孩子一起度過令人頭疼的叛逆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