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創業,還是在被薅毛?

你是在創業,還是在被薅毛?

這是一個豬上了風口就能起飛的時代,政策造風口,發展跟風口,創業等風口,就業擠風口,失敗掉谷口。

2015年,O2O爆發,上百億資金一擁而入,一片熱火朝天,下半年即有大量O2O平臺宣佈死亡;2016年,直播平臺猶如雨後春筍,近一半網絡用戶都在直播間,同樣年底就黃了大半,猶如一趟列車,到站就下了;2017年,再次掀起共享創業潮,以單車為例,紅黃藍比肩接踵而至,同樣又像“紅黃藍”被拋棄,至今還有押金沒退;2018-2019年,區塊鏈爆發,無數創業小白在對區塊鏈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蜂擁而至那個充滿暴富創說的陌生領域,伴隨著搬運工、小白、投機者洩洪般的湧入,區塊鏈也隨之瓦解,80%的資金不翼而飛。

你是在創業,還是在被薅毛?

風口上的豬是會飛,但大風走後呢?難道要讓豬長出翅膀,學會飛嗎?飛的榮耀,跌的悲壯。那些無數跟風隨大流的創業者薅的一乾二淨,難道真的不適合在創業了嗎,不,創業的機會仍在!因為總有捱過冬天,在夏天爆發的冰激凌戶。

如果說,過去的十年靠風口,那未來的十年要靠技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候到了,未來的行業一定不會在依賴模仿,依賴製造,一定需要腦力創新。

改革開放40年來,企業的發展跌宕起伏,但正是因為產業發展的轉型,新老企業交織向前,又將大家領到同一起跑線上,老企業的總資產將面臨的新挑戰,迎來二次創業;而新企業輕資產將面臨的是找新定位,抓新機遇,迎新挑戰。

你是在創業,還是在被薅毛?

各行各業正面臨新舊更替新拐點,跟風隨大流的創業者別薅,但同樣的土壤和環境,同樣造就了一批新生命,阿里電商,上千萬創業者的搖籃;微信公眾號,造就了百萬新媒體創業者;新起之秀今日頭條,也讓無數個人變成一個宇宙,自媒體的創作者。

你是在創業,還是在被薅毛?

正式因為新機遇,新挑戰,才給予更多年輕人新定位,也給了這個社會更多新機會;

BRCS:Broken打破 — Rearrange重組 — Combine整合 — Simplify簡化,已猶如箭在弦上,而經歷之前40年內的發展,當下正式打破重組的初級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