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内外勾结,16万份简历被卖,曾爆出86万数据被偷

三年里,智联招聘第二次被曝出泄露用户个人简历,只不过这次的倒卖价格从2.5元“涨”到了5元。

7月5日,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近期二次审理了一起“智联招聘”员工参与倒卖用户个人信息案。

在2018年6月,智联招聘发现有内部员工在网上售卖简历。按照“智联招聘”的正常信息销售流程,企业需要与“智联招聘”签订正式合同,待缴纳服务费用审批生效后再以企业账号的形式获得用户个人简历信息。但在该案中无业人士郑某仅凭一张伪造的企业执照,勾结智联招聘内部职员卢某和王某,骗取企业会员账号,便能获得16万余份简历,随后以每份简历5至6元的价格在网上进行倒卖。

庭审现场,公诉机关认为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5名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建议对5人量刑3到5年有期徒刑。目前,该案未当庭宣判。

智联招聘内外勾结,16万份简历被卖,曾爆出86万数据被偷


内鬼致个人简历被贱卖

智联招聘在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上是有“历史”的,公司“内鬼”更是信息泄露的一大源头。

据检察日报报道,2016年6月,智联招聘在内部网巡检时就曾发现员工申某利用系统漏洞非法获取用户数据,并私自倒卖牟利。随后智联招聘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最终申某被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在当时,智联招聘对招聘方的简历报价是每份50元,但申某倒卖时仅要价2元至2.5元一份,泄露的个人简历量高达15.5万份,个人非法获利数十万元,公司蒙受损失近两千五百万元。

申某此前担任大客户部销售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直言业绩压力很大,“卖简历”在整个网招行业可能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智联招聘内外勾结,16万份简历被卖,曾爆出86万数据被偷


2014年,智联招聘还曾被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曝出存在可能导致86万用户信息泄露的漏洞。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4年12月3日,乌云白帽子“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公开了一个类型为“未授权访问/权限绕过”的漏洞,描述称该漏洞将导致智联招聘数据库中86万份用户简历能够被获取,甚至包括户口、身份证等重要隐私信息。

而在今年5月,智联招聘还曾被怀疑泄露用户个人求职行为。据经济观察网报道,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职员在考虑跳槽时,因为不想让供职单位知道自己的离职想法,她通过智联招聘App将供职公司添加为“屏蔽企业”,随后投出简历,孰料第二天供职公司即已获悉其网投行为。

对于乌云网所称的漏洞及用户意见,智联招聘的反馈是“否认”和“忽略”。智联招聘表示,经技术部门认定,乌云网所指向的IP地址与疑似泄露信息图片均非智联招聘;而个人用户问题的产生,智联招聘客服则表示是由于24小时后屏蔽才生效的“产品规则”。

而针对层出不穷的内部员工倒卖简历事件,智联招聘也从内部管理把控层面开展了全面的自查自纠。7月9日,智联招聘在微博发布声明称,自2018年6月以来,智联招聘就从内部防控和外部监管两个方面进行新一轮信息安全升级。

智联招聘内外勾结,16万份简历被卖,曾爆出86万数据被偷


内部混战耽误发展先机

智联招聘在互联网招聘行业可谓“年高资深”。成立于1997的它不仅比老对手前程无忧长两岁,甚至还早于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但占尽先机的智联招聘并没有一路高歌猛进,反而受困于多年的内部混战。

刘浩是智联招聘的创始人之一,也于2002年至2009年担任CEO。期间刘浩两次引入澳大利亚招聘巨头SEEK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s公司的投资,导致股权稀释逐步让位于SEEK。2009年8月,由于智联招聘持续亏损,刘浩被实现绝对控股的SEEK通过董事会开除。

此后,智联招聘高管团队与投资方矛盾持续激化,公司高层分化为两派:一派是时任CEO赵鹏代表的管理团队;一派是以CTO余用彤为核心的资方队伍。双方陷入混战,甚至屡屡上演“宫斗大戏”。

2010年7月23日至26日,智联招聘员工先后收到了四封“官方”邮件,邮件分别来自公司两派高管团队,互相宣布开除对方职务。

23日下午三点,员工收到邮件,称CTO余用彤等资方高管被解职。两小时后发生反转,员工工作邮箱收到的第二封邮件称经董事会授权,以赵鹏为核心的CEO办公室高层被解职。经三日博弈,最终以赵鹏出局告终。

赵鹏解职后,CEO一职由智联招聘的联合投资方麦格理集团科技直投业务团队的创始人丹飞临时接任。2010年10月,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郭盛临危受命,出任智联招聘新任CEO。短短三个月之内,公司CEO就换了三任。

智联招聘在郭盛接手后,曾于2014年一路高歌猛进登陆纽交所,又在2017年低调退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