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陽謀”?

今天我們來聊一場大博弈當中的一個小細節。

這場大博弈,就是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戰。這個小細節就是,盟軍怎麼騙過希特勒。

什麼是“陽謀”?

我們回到當時的場景。話說二戰末期,盟軍開始要在法國登陸,在歐洲大陸上開打希特勒了。那選在什麼地方登陸好呢?當時看,盟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諾曼底,一個是加萊。

這兩個地方都在法國,但是各有優缺點。

先來看加萊。從英國出發到法國的加萊,距離比較近。走的距離短,進攻就更有突然性,運輸和通訊聯絡上也更方便。而且加萊距離德國本土比較近,盟軍登陸之後可以直撲德國本土。這是加萊這個登陸點的優勢。

反過來看諾曼底。諾曼底的海灘比較開闊,登陸戰打起來比較容易贏,但是登陸之後的麻煩比較多。

具體的選擇因素比我這兒講的三言兩語要複雜得多得多。你瞭解個大概就行了。總之,盟軍面對兩個各有利弊的選擇,希特勒也明知道盟軍面對這兩個選擇。問題來了,怎麼讓希特勒做出錯誤判斷,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投入重兵防守呢?

我們都知道,盟軍後來真就做到了。登陸的是諾曼底,而納粹德國重兵防守的是加萊。那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假設你是盟軍指揮官,你怎麼讓希特勒上當的?

最容易想到的方案就是:我要進攻諾曼底,但是擺出一副要進攻加萊的樣子。

盟軍確實是這麼做的。他們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多佛爾,也就是加萊的對面搞了一個假司令部。天天給德軍發各種假情報。盟軍還虛構了一個叫“美國第一集團軍群”的部隊。他們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修建了軍營、倉庫、公路、輸油管線,還讓好萊塢的道具師設置假的物資囤積處、假機場、假坦克、假大炮。這幫電影道具師啊,甚至在河面上製造出軍艦航行的油跡,還有坦克在公路上留下的履帶印,做得極其逼真。一切就緒,就等著德軍的偵察機來拍。但還不能讓他們拍得太容易了,還得布好空中防線,讓德軍感覺他們是好不容易偵查出來真相的。

類似的招數還有很多。但是所有招數的核心套路,就是我們中國人經常說的那個詞——“聲東擊西”。明明要打西邊,偏偏在東邊搞出點動靜,轉移德軍的注意力。

什麼是“陽謀”?

但是你想過沒有,這種聲東擊西的策略,推到極致,就成了中國人說的另外一個詞啊——“此地無銀三百兩”。你越是說這裡沒有,對方可能越是認定這裡有啊。

你盟軍要進攻加萊,所以所有的跡象都指向加萊。在諾曼底方向上你什麼跡象都沒有,連假動作都沒有。你盟軍是純良少女嗎?你覺得德國人會信嗎?

所以,這場欺騙戰術中,真正的神來之筆是下面這件事。

諾曼底登陸戰已經開始了三天。請注意,是已經開打了三天了。盟軍幹了一件事。他們搞了具死屍,給他穿上盟軍上校的軍服,在死屍身上放了一份文件,就是諾曼底登陸的作戰計劃。他們把這具屍體扔到德軍控制的海灘上,確保德軍能夠收到。

時隔這麼多年,看到這一招,還是覺得匪夷所思,很驚險。

你想,如果你是盟軍指揮官,這個時候你心裡最期待的事是什麼?當然是讓希特勒誤以為諾曼底正在發生的這場戰鬥,只是一次佯攻,不是大部隊的主攻啊。這樣希特勒才不會下決心把防守的主要兵力拉過來啊。所以,這個時候應該更加強化加萊方向的假象才對啊。最好沒有一絲一毫關於諾曼底的信息讓希特勒看到啊。你現在弄個屍體,還弄個諾曼底登陸計劃,這不是提醒希特勒往這邊看嗎?

當然,歷史的細節比我們這裡講的要豐富。比如,以前盟軍就用過屍體這一招騙過德國人,這次德國人又看見一具屍體,這個證據的說服力會下降。等等。但是不管怎麼樣,在戰爭最關鍵的時刻,讓納粹德國注意到盟軍主力登陸諾曼底的這種可能性,這還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操作。

什麼是“陽謀”?

今天我們回看歷史中的這個細節,真正讓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是:

如果你想騙過對方,最好的辦法,其實不是賭自己的智力能勝過對方,而是把對方放到隨機性的汪洋大海中。

這話怎麼講?

你想,盟軍和希特勒,不僅隔著整個英吉利海峽在對峙,還隔著兩個龐大的指揮系統和參謀系統,甚至還隔著兩種文化。這信息傳遞其實到了終端之後,不確定性非常大。不管你這邊傳遞什麼假消息,你的設計有多麼精妙,希特勒的反應永遠可能有兩種。一種是信以為真,一種是覺得這是假象,反而向相反方向下注。

因為,你不知道希特勒在看到這個假消息的時候,心情怎麼樣,背景知識怎麼樣,身邊顧問的水平怎麼樣,同時接受到的信息怎麼樣,德軍自己的限制條件怎麼樣。如果你看過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就知道,這叫“猜疑鏈”,可以無休無止地延伸下去,希特勒得出的結論,其實是不確定的。所以,你的設計再精妙,其實也沒有用。

那既然智力比鬥沒有用,什麼有用呢?隨機性有用。換句話說,就是在設計計謀的時候,就不是讓希特勒覺得我肯定在加萊或者是諾曼底登陸,而是讓希特勒覺得,兩邊都有可能,可能性甚至是差不多的。最後,希特勒只能是滿腹狐疑,自己也沒有絕對把握地賭上一把。這樣做的關鍵是,不是試圖干涉對方的決策結果,而是讓對方的決策系統本身陷入混亂。不是讓希特勒相信什麼,而是讓希特勒陷入深度的自我懷疑。

萬維鋼老師最近在得到App裡講博弈論的時候,就說過這種用隨機性欺騙對方的方法。

什麼是“陽謀”?

博弈論的創始人馮·諾依曼說過,你打牌的時候既不能有好牌就加註,也不能有壞牌就加註。總之你不能有確定性,你得有隨機性。只說謊話就等於只說實話,因為對方只要反著來理解就行了。想要真的迷惑對手,你必須把謊話和實話混合起來,混合到什麼程度?混合到這在對手看來,完全是隨機的程度。

這套策略在我們生活中有大量應用。比如打網球,如果你知道對方的反手比較弱,就一直給他回反手球,這樣是不行的,因為這樣他就可以預測你的回球了。他就會針對性地訓練和設防。所以,你必須回正手球和反手球的概率,是隨機的,才最終有可能利用到他的這個弱點。

足球場上的團隊策略也是一樣。如果你們隊裡有個球星特別強,是不是一上場就讓所有人總傳球給他呢?不行,那樣的話對方的防守球員只要重點盯他,就破了你的戰術。事實上,很多球隊是這個操作,球星在前場的作用,往往不是儘可能多得分,而是牽制對方防守力量。

我們平時打牌往往注意一個現象,就是新手打牌往往容易贏。為啥?新手沒有技術,在牌桌上沒有智慧嘛,但是他們有一樣東西,就是隨機性。正是因為沒有技術和智慧,他們是沒有章法胡亂出牌的,這就是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道理。很多時候,隨機性是比智慧更有力的武器。

萬老師有句話說得特別好,專門說謊話是搞陰謀,可是陰謀是能夠被識破的。我們都知道,空城計只能使一回。但是,如果使用隨機性這個工具,陰謀就變成了陽謀了。陽謀是不怕被識破的。因為面對隨機性,誰都沒辦法。

對,最好的博弈方法,就是讓對方面對一個隨機的你,然後自己暴露破綻和缺陷。他自己敗的嘛。

知識來自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