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放在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呢?

“不孝有三”放在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很多时候都理解为没有后代子孙,不能为家族承续香火,称为“不孝”,并认为是最大的不孝。特别是在封建思想严重的农村地区,更为广泛。

在早些年,我也是这么理解的。现在才知道这是一句非常容易理解错的话。现今社会对于“孝”与“不孝”的评论比比皆是,故事也举不胜举。

这句话的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那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到底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孝”,“三”,“后”几个字的意思吧!在《说文解字》中,三个字的解释如下:

孝,善事父母者。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三,数名。天地人之道也。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

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

中国古典训诂学,经文注疏学通常认为,"后"是后代的意思。《十三经注疏》,《四书章句集注》皆持该观点。

综合理解上述古文中,孝为事养父母。三为数名,很多的意思,并非三件事。后为后辈,晚辈意思。

“不孝有三”放在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呢?

舜二十岁时,以孝德闻名于天下

我们再来回到原文,意思说不孝的事情是很多的,其中以不能尽到后辈的责任为最大,舜娶妻子时没有告诉他的父母,这是他没有尽到后辈的责任啊!事实上,舜帝的德行非常高。从他的生平事迹可知他母亲去世很早,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怎么会是不孝之人呢?他的不告而娶应该另有原因吧!

后来孟子自己双归纳有"不孝者五":"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当然,各种文献中,关于这句话的解说也是非常之多。

在中国的国学之中,儒家的作品关于孝道的非常之多《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等等。阐明了古往今来,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放于四海皆为准。

“不孝有三”放在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呢?

孝是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安康之本。

现今社会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人心过于浮躁,道德滑坡,致使孝文化严重流失。

要提高我们自己的道德品德,我们应该要多学习国学经典,使中国的孝文化代代相传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