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三國志》: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文|和史

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三國志》還你真實的孫劉同盟

序言:"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這是諸葛亮在隆中對時所設想的處理孫劉關係的基本方針——可犄角為援而不可為敵。在實踐中,也確實形成了孫劉聯盟以抗拒北方的形式,但聯盟並非同心和睦。觀孫劉聯盟始終,聯盟的維持離不開來自曹魏勢力的壓力,同時雙方力量的變化也是影響聯盟關係。當這些因素出現了變化時,聯盟雙方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來適應這些變化。本文將大致按照時間順序,考察孫劉聯盟形成和演變的過程,尤其注重以上所提因素的影響。

一、 赤壁之戰前孫吳方面的態度

建安十三年時,曹操已經平定北方大部分地區,為南下做準備,"作玄武池以肄舟師"。七月南下進軍荊州,九月劉琮不戰而降,而後曹操任用劉表舊部、當地名士以穩定荊州局勢,對孫吳政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是月,劉備兵敗當陽長坂坡,欲往江夏,面臨非常危急的形勢,結好孫權可以說是當時劉備方面的唯一選擇

剖析《三國志》: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赤壁之戰形勢圖

在聯盟初步形成的過程中,魯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剖析《三國志》: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魯肅

《三國志·吳書·魯肅傳》雲:"劉表死,肅進說曰:"……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權即遣肅行……肅徑迎之,到當陽長阪,與備會,宣騰權旨,及陳江東強固,勸備與權併力。備甚歡悅……備遂到夏口,遣亮使權,肅亦反命。會權得曹公欲東之問,與諸將議,皆勸權迎之,而肅獨不言。"

據此先是有魯肅請求與劉備聯合抗曹,之後見劉備於當陽。劉表死於秋八月,劉備長坂兵敗在九月,而後劉備遣諸葛與魯肅同行,往見孫權。孫權召群臣議時諸葛應當在場。此說法在時間先後順序上可以成立。

吳主傳可為證"荊州牧劉表死,魯肅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觀變。肅未到,而曹公已臨其境,表子琮舉眾以降。劉備欲南濟江,肅與相見,因傳權旨,為陳成敗。備進住夏口,使諸葛亮詣權……是時曹公新得表眾,形勢甚盛,諸議者皆望風畏懼,多勸權迎之。惟瑜、肅執拒之議,意與權同。"說法的時間先後則是與肅傳相同。裴松之注引《江表傳》雲:"孫權遣魯肅吊劉表二子……與備相遇於當陽。因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

根據以上所論可知

孫權在較早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抗擊曹軍,魯肅提出了與劉備聯合的策略,這正與劉備方面的基本策略相合,也是在北方曹軍壓力下不得不做的選擇。赤壁之戰雙方聯合大敗曹軍。更為重要的是雙方都意識到了聯盟對於雙方抗擊北方統一勢力的重要性,這也正是維持雙方聯盟的重要共識。

剖析《三國志》: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赤壁之戰

二、 關於荊州的爭奪

有一點,是諸葛亮沒有注意到的!

全據荊州與外結好孫權的兩大戰略是在本質上矛盾的!

荊州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此用武之國"。對於蜀漢來說,荊州是起家的基業,是進軍中原、威脅曹魏政權的東北出口。但同時荊州對於孫吳方面也有特殊的意義。荊州位於長江中上游,江東的最大憑藉不過是長江天險,但若不能佔據荊州,長江之險就並不是一個可靠的條件,一旦荊州為敵所有,順流而下則勢不可擋。後世晉滅吳、桓玄攻入建康都與佔據了荊州和長江中上游有重要的關係。

此後十數年,雙方針對荊州展開了多次爭奪,目的便是實現本國的既定戰略。前文所述雙方的聯盟關係是隨著雙方力量的對比以及曹魏施加壓力的改變而變的,這在三次荊州之爭體現得極為充分。

第一次荊州之爭,劉備佔據益州後,孫權請還荊州,劉備自然不願歸還,於是孫權派遣呂蒙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引兵五萬下公安。

局勢一度緊張,但是"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

曹操進軍漢中,進一步可以威脅益州,所以,在曹魏的壓力下,劉備只能擱置荊州之爭而將目光轉向漢中,雙方各得荊州三郡。

自此之後,聯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建安二十四年,劉備佔據荊州西部、益州、漢中,稱漢中王,這時孫吳政權就不得不對吳蜀聯盟的關係作出新的考慮,吳蜀聯盟內部雙方只有實力大體平衡才能夠穩定的維持。但劉備數年間佔據益州、漢中,關羽圍襄陽,頗有逼近中原之勢,孫權遣呂蒙襲關羽奪取荊州保障自身安全也就成了現實的選擇。

"權內憚羽,外慾以為己功,箋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斬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這時孫曹雙方雖然各懷鬼胎,但也形成了事實上的聯盟。由於與蜀漢的敵對關係,吳稱藩於魏,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兩面受敵。

第三次荊州之爭,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時劉備伐吳之戰,可以認為是對隆中對"跨有荊、益"戰略最後的維護。此役之後,雙方都沒有問鼎中原的實力和勢頭,雙方重新形成平衡。同時,孫吳佔據荊州,可有效地利用長江天險,蜀漢無力奪回荊州,但巴蜀之險也使孫吳不能西進,自此,雙方面對強於自身的曹魏,可以選擇的方案也只有聯盟抗拒一計而已。

剖析《三國志》:廣為人知的兄弟同盟,鮮為人知的各懷異心

夷陵之戰

三、夷陵戰後孫劉雙方的迷茫與聯盟的發展

夷陵戰後,先主傳"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孫權甚懼的說法不過是為蜀主掩飾戰敗的不光彩,何來勝利者對戰敗者甚懼的道理?對此,吳主傳的記載應當更加可靠,

"權使太中大夫鄭泉聘劉備於白帝,始復通也。然猶與魏文帝相往來,至後年乃絕。"

這大概反映了當時孫權心中的迷茫,一方面,與蜀重歸於好共同抗曹自然是所希望的,但是又擔心兩次戰爭蜀漢將自己視為仇敵而不得不"與魏文帝相往來"。劉備薨,劉禪繼位,"丞相諸葛亮深慮權聞先主殂隕,恐有異計",於是派遣鄧芝出使東吳,孫權對鄧芝言:"孤誠願與蜀和親,然恐蜀主幼弱,國小勢偪,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猶豫耳。"正是其內心矛盾的真實反映。鄧芝陳述與蜀交好之利以及與魏交好之弊,勸說孫權聯蜀抗魏,孫權"遂自絕魏,與蜀連和

"。

此後,雙方同盟關係比較穩固

如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時(公元234年)寫下了《與孫權書》"……今大兵已會於祁山,狂寇將亡於渭水。伏望執事以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漢室。書不盡言,萬希昭鑑。",諸葛亮希望孫權出兵相助,孫權也答應了這一請求。《吳主傳》:"權遣陸遜、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孫韶、張承等向廣陵、淮陽,權率大眾圍合肥新城。"

孫權御駕親征新城。再如吳赤烏七年(公元244年)步騭、朱然等各上疏雲:"自蜀還者,鹹言欲背盟與魏交通,多作舟船,繕治城郭。又蔣琬守漢中,聞司馬懿南向,不出兵乘虛以掎角之,反委漢中,還近成都。事已彰灼,無所復疑,宜為之備。"權揆其不然,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又司馬懿前來入舒,旬日便退,蜀在萬里,何知緩急而便出兵乎?昔魏欲入漢川,此閒始嚴,亦未舉動,會聞魏還而止,蜀寧可復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國,舟船城郭,何得不護?今此閒治軍,寧復欲以御蜀邪?人言苦不可信,朕為諸君破家保之。"

獨評:

可見孫權對蜀國的信任。赤烏以來,吳國名臣將相多離世,孫權薨之後朝政混亂,蜀國多年動兵,國力疲敝,兩國更是隻能保持同盟的關係以給予北方一定威懾。但是雙方國力的衰退使這種同盟效果大打折扣,晉滅蜀時,幾乎沒有得到來自吳國的支援,此非不願,而是不能。

吳蜀聯盟發端於赤壁之戰,破裂於對荊州的爭奪,鄧芝使吳後重塑。一定程度上聯盟是雙方賴以生存的基礎,聯盟存則存,聯盟散而亡。

總的來看,吳國的態度對於聯盟的存亡具有更重要的影響,處於主動的地位。而聯盟的維繫離不開北方的壓力這個要素。當北方壓力增大時,一方(或雙方)會主動擱置爭議,共同對抗來自曹魏的壓力,當壓力減小時,雙方的矛盾便會擴大,摩擦增加。雙方力量的對比的變化同樣會影響聯盟關係,第二次荊州之爭便與劉備勢力坐大有關。前期摩擦較多,雙方以荊州為焦點展開數次爭奪。後期關係穩定,但聯盟似乎更多地只有象徵性地對曹魏產生威懾,而缺少攻守同盟的實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