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已达到了一个全国繁荣和高度成熟的新的质变点。陈寅恪说传统文化,“造极于赵宋”;朱熹讲,“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

这种登峰造极,一个原因是儒、释、道三家合流,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所以,促成了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

仁宗时代,哲学思想上正值蓬勃的发展与碰撞,理学之道,未至后世“存天理,穷人欲”的地步,但“知性反省、重理节情”的风气已经渐成,譬如剧中提到晏殊的名篇《解厄学》, 讲的其实,就是控制自己,省身,慎言,节情。

理性风范,当然就需要对情感加以抑制。

赵祯自小,他的老师们,同时也是臣子们,对他的期望,当然是“克己复礼”、“内圣外王”,做个最守规矩的皇帝。

可是他庙号“宋仁宗”里的这个“仁”字,却偏偏不是一个偏理性范畴的评价,而是感性的。

所以什么是“仁”?慈民爱物,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宽信敏惠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这样的总结评价,恰恰说明了,赵祯在帝王应有的理性风范之外,也拥有丰沛的情感。

而《清平乐》一剧,在充分表现宋仁宗的情感与理性的碰撞这一角度,是非常有其创新性的。

赵祯生母静容病重过世一段,他愧于未能尽孝,在大朝会之时几近崩溃,但能强抑悲痛,完成职责,靠的是理性;而尽责之后,却也暗自伤心,砸伤内侍,呆坐水榭怀念生母,获青梅竹马的苗娘子安慰,二人共寝,整段都是情感上恣意的宣泄,平静下来之后,他定位苗为亲人,是理性的回归,对情感输出的有效控制。

其中一个细节,他听到晏殊回禀生母丧事处置,其情、理之挣扎,尽在其端坐无力仰头的那一瞬间。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再比如来看第三集中赵祯的朝堂戏,他有两次站起,从帘后走出阐述己方论点。

第一次是争辽使位次之事,因为他被程琳怼了,再加上对程琳之前给太后献《武后临朝图》的不满,赵祯这个起身是带着怒气的,很急很突然,身体前倾,此为肆情。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第二次,是为己方辨友王曾圆场挽尊拔高立意,需要总结陈词、梳理全场脉络,他的这个起身,就气定神闲、居高临下、儒雅得很了,此为据理。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赵祯向太后侍药和二人言语交锋一段,更是情理交缠的极致,太后终于不吝表达恨与怨,赵祯却只是在讲理,他以大义之理,解太后怨懑之情,在最后,因多年之情分,他也终于不忍,完美理性的面具有了裂缝,真心实意的讲,“我希望你康复。” 他很明白太后的心情,那不是骄傲与蛮横,而是真切的恐惧和孤单。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之后,赵祯与熙春一段,也是始之因情,佚于理法。这段相遇,他理解熙春的实际情况,能够体谅她的苦衷和难处,关照了她的尊严,给她最好的支持,然后,让她自己做主,二人初见,他也是端端正正的问:“那你自己呢?你自己愿意吗?” 虽有情,更守礼。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至于终于登场的帝后之间,情理之纠结与来往,更是极有趣味。是做妻子还是做皇后,说白了就是重情还是重理,曹后本人在感情与理法之间挣扎,赵祯却是,初因曹后于理于礼已趋完美,引致无趣和抗拒逆反之情,后因惊艳于本人生情、生征服之心,这样无法掌控的情感,对一个一生被要求以理为先的君王,是未知的,是危险的,也是新鲜至极的。

《清平乐》剧评 1-10集 宋仁宗的情与理

王凯,以丰富有层次的演技,细腻生动的体现出了一位君王的感性与理性,值得品味,回味无穷,非常期待后续的剧情发展,还有,王凯领衔的一众演员,如何演绎情理纠葛,盛世风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