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行政旗帜上面包含了十二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


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行政旗帜上面包含了十二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旗帜

  上面的旗帜不知道还有多少上海人还认识他是什么旗帜。要说这个旗帜特别的地方在于哪里?就在于里面包含了12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要说这个旗帜就要从清朝末年开始说了。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满清政府失去对外侨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上海公共租界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

  1854年7月11日,依据新修订后的《上海土地章程》,由上海租地人会选举产生首届工部局。工部局由董事会领导,1870年以后一般有9名董事。英国人始终占据工部局董事会大多数席位,美国人通常占据1-2个席位。1873年-1914年,通常为德国人保留一个席位;1915年以后,这个席位转给了日本人。1928年,3名华董(贝淞荪、袁履登、赵晋卿)经选举首次进入董事会;1930年,又增至5名。虞洽卿、刘鸿生后来曾当选华董。

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行政旗帜上面包含了十二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纹章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纹章呈圆形,外圈文字为:“上海市政府”,内圈为拉丁文格言“合众为一”,圈内空白处为汉字“工部局”。

  中间Y型交叉上绘制有12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或商船旗样式,左上方为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右上方为俄国、丹麦、意大利、葡萄牙,下方为瑞典、奥地利、西班牙、荷兰。

上海历史上的一个行政旗帜上面包含了十二个国家当时使用的国旗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旗帜包含的12个国家旗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对德国一方的抗议,工部局纹徽上的普鲁士国旗被替换为纯白色。

  工部局局旗于1868年设计,1869年4月启用,设计者是工程师奥利弗先生,为白底长方形,对角线交叉为红色X字,中心绘制有工部局的纹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