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父親年過七十,近來胃口一直不好。母親想方設法做點兒好吃的,一條紅燒鯉魚做的噴鼻子香。但是晚飯只吃了小半碗就放下筷子輕輕感嘆:

“還是老家的香煎禾花魚好吃,那味道,不擺了!”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禾花魚是什麼魚?

家鄉廣西全州自古有諺雲:“禾花魚下酒,見者不走。”魚出田時,戶戶飄香,全州人古有“見者入席,喝酒吃魚”的習俗。“臘魚仔送飯,鼎鍋刮爛”,“炒魚肚貨,肚子脹破”,其言實也。所謂禾花魚是指放養在稻田裡的魚,因採食落水的禾花後長大,魚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禾花魚。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禾花魚年產兩次,以重約1兩至2兩,長約2至3寸為宜。魚體短,腹大,頭小,背部及體側呈金黃色或青黃色,鰓蓋透明紫褐、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全身色彩亮麗,性格溫馴,肉質鮮美,價格自然也比普通魚高出幾倍,40元1斤供不應求。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如何垂釣禾花魚

在廣西禾花魚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魚,除了稻田飼養,大小河溝裡都能見到此魚的蹤影。下面說說我這次釣禾花魚的經歷。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1、釣點

我選了個以前從沒去過的地方,大河的一個彎角,聽說大魚不少,但河面基本被水草覆蓋,水草叢生,去的道路比較不便,平時光顧的人不多。釣魚環境不錯,心中想應該有個好收穫!

2、釣具

擺攤,支竿,4.5米手竿,1.0主線還是0.6子線,3#帶小刺金鉤,3#15目軟尾漂,調4釣3~4目。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3、餌料

釣餌:鯽魚4#1.5份+鯽魚6#1份+醉仙鯽0.5份+少量拉絲粉。

窩料:魚飼料+試驗料約40克+少許釣餌拌勻略溼拋撒,開始撒約150克,以後撒約15克,共撒3次。

4、釣況

正式開釣。拋竿,揚杆,換餌,再拋,連續不停的機械操作著,沒口,沒口。除了白條鬧就沒條正經魚光臨,隨著時間流逝,心中的希望也在一點一點化去,2小時了,坐不住了。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開始拉餌稍加搓揉,下竿後大約5分鐘就見有口,第一次脫鉤,後面幾竿大約10竿有6竿拉起,多為1兩的禾花魚,20分鐘左右拉起一尾約1斤鯉魚。後來就見有餐條鬧窩,漂像跳舞樣的。我改搓餌加大餌團,但小魚仍然干擾,但稍減輕點。這期間釣上雙尾有2次。而兩位釣友(動作稍慢)沒釣到,我已經有大小魚12條。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9:30後,天氣有點悶熱,魚口漸少,有長時間不見漂的動作。我補一次窩約15克料,這時餐條又鬧窩,一般約10~15分鐘能拉到一尾禾花魚。14:30後,天氣轉好,魚口也多起,票像為下頓或上頂,拉起的禾花魚都為上唇,又有3次雙尾。16:00收竿。

野釣,2小時多點有如此收穫應該不錯了,有機會大家試試,也許變通與調整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禾花魚的美味

油菜花已經稀稀落落,野貓在半夜叫春,蚊子躲在浴室裡準備咬人,幾場雨之後,蚯蚓也鑽出地面曬太陽了。釣魚人的日子就在,加一件羊毛衫還是減一件羊毛衫的糾結中慢慢過去了。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這些禾花魚大多不到一紮長,但味道鮮美,整個一根肉棍子,一共湊了十幾條,回去打打牙祭。不要說糖醋、紅燒,單憑一勺胡豆醬,一把泡酸菜,兩塊泡姜,幾根野蔥做出來的酸菜魚滋味濃郁,開胃下飯,讓全家人大快朵頤。那種鮮魚的味道,已經牢牢地植入記憶的深處,成了一種難以忘卻的情懷。

此魚腹部紫紅色皮薄,半透明隱約可見內臟,我們叫“禾花魚”


魚多魚少,開心就好。這樣一則釣記與釣友們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