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你是一般人吗?


你是否想过:追求卓越、出类拔萃、出人头地?


也许你只是企业的一颗螺丝钉,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钻。


也许你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把生活变成两点一线。


也许这一生,就这么平淡地走完。


普通而平凡没有错,纵然生活有起落,最终总会化归平淡。


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常常是意外。


996加班、房子贵、生活难……


当你还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昏天黑地,纠结PPT用什么色调。


别人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地亚哥海洋世界,看海豚嬉戏玩耍。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当你还在三号线上抢占时间背诵单词,纠结晚上吃什么时。


别人却在阿拉斯加的迪纳利国家公园,发出清晨的第一条朋友圈。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当生活的压力,像潮水一般迎面而来时,拿什么来保障你的尊严?


靠加班出售时间和生命吗?


生命有限,人生有边,总会有一天,会干不动的。


勤奋不是生产力,勤奋只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必备条件之一。


你勤奋,我也可以勤奋,你我究竟有什么不同?


所以,打造稀缺性让自我增值,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打造稀缺性


成为第一:


走这条路难度很大,成为第一背后,是无数个第二、第三……


你所看到的成功,难免带有幸存者偏差效应。


大佬不会告诉你的,是无数次失败后的惨痛。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越往上,每进一步,花费的精力和成本是巨大的。


成为第一,光有激情和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天赋。


天赋这东西,离不开刻意练习。做着做着,就成为优势和长处了。


没有人天生擅长一样技能,无非就是干、练。


所谓的10000小时定律,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


碎片化、功利性、浮躁感……很多人在这一步就输了。


经过这一波,冲锋方阵可以刷下50%的人。剩下50%的人,继续往高地发起进攻。


成为唯一:


唯一,说明没有第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成为唯一,首先要做第一。


冲上顶峰,把竞争者都赶走了,坐稳交椅,才能考虑唯一。


如果说,在冲锋争第一路上,需要勇气和力量加持,才能克服心中的恐惧,勇敢往前冲。


打下江山后,要开始思考如何稳住局势,在成为唯一的路上,能力就是第二波能量。


无数仁人志士,在冲完第一波之后,就拿不出第二波冲锋了。


有勇无谋,再多的1也是0。


有规模体量的,借助顶峰的势能,随便动动手指头,下游就是一片洪水滔天。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对,说的就是腾讯、阿里、百度这三大头。


考虑市场,考虑受众,最后离不开:三巨头是不是也会介入?


所以,打造第一、成为唯一的路上,惊心动魄,提心吊胆。


个人如何逆袭,中小企业如何求得生存,光喝鸡汤没有用,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打法。


能力联结


会一门技能不算什么,会很多技能也不是问题。


毕竟,现在动动手指头,就能报个班。


技多不压身,文体两开花。多学一点,感觉就充实一点。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冲不上去呢?


问题就在于,能力能否产生联结,形成合力。


就像看了很多书,知道了很多道理,如果不会融会贯通,再多的知识就不能变现,时间长了还会遗忘。


整合能力的关键,在于目标


平时织网,广泛涉猎,尽可能了解多的知识。


这个过程,像抛出一个个锚,固定在一个个点。


不是蜻蜓点水,浅尝则止。而是知道“是什么”,“在哪里”。


等到要用的时候,再把它们串起来。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然后,把输入的知识,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变成经验,形成技能。


例如,看了一个章节的书,不是合上书本就万事大吉。


而是尝试着去费曼讲解,去和自己的实际去产生关联,然后思考形成笔记,最后运用实践。


笔记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虚了就是复制粘贴。


而目标的存在,为能力的整合提供方向。


当你明确知道要为什么而奋斗时,你的能力会围绕目标产生一系列的整合,最后形成合力。


例如,会写作是能力,会摄影是能力,如果你想写出高质量的旅行日志,就离不开这两种能力的结合。


打造多维能力,首先自己要有价值,然后通过打造稀缺性放大你的价值。


平时学多点知识,为打造多维能力打下基础。


一旦你的目标出现,围绕目标的呈现,先前的能力便是宝贵的财富。

如何寻找你的目标


目标千万种,有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有自己的目标,还有自己所在的集体的目标。


追梦的人,永远离不开目标。


还记得NLP理解层次中的六种状态吗?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处于行为层的人,就像《的士速递》中的警察局长,冲锋陷阵,却没有方向。


执行再执行,冲锋再冲锋,忙忙碌碌,一无所有。


越往上走,特别是到了能力层、BVR层、身份层直到精神层,目标就越来越重要。


想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要聚焦成为能量,离不开目标。


你的信念、价值观、规则,不外乎是围绕“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


越是宏大的目标,越要与社会大环境结合起来


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后只能是井底之蛙。


从关注“自我”开始,慢慢开始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


关注这个时代往哪个方向走,关注财富正往哪里流动,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等风来,当你发现了趋势,只要跟得上趟,就可以一飞冲天。


所以,只要在风口,“猪都可以飞”。


望穿秋水,一眼可以看到趋势的,往往已经过红利区,再去就只能当接盘侠了。


跳出自我的局限,找趋势可以放大到整个环境场来看。


因为自我始终是一个“点”,自我以外,还有所在行业、公司的“线和面”,甚至是一个时期阶段的“体”。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只在一个点蹦跶,忽视大环境的变化,最后很可能用力过猛还走错了方向。


就像身处一辆往下山方向的大巴,却总想着奔跑上山。


自我难免过于单薄,如何给自己赋能?


除了提高自我价值之外,跟得上节奏,找对方向,都很重要。


红军长征过草地,炊事员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今天往哪里走”。


因为“往哪里走”,决定了今天做什么饭,要不要做饭,怎么做饭。


站在势能的高点,也许你还不知道未来的趋势会往哪里走,但是你却和趋势紧紧站在一起,让自己成为信号的一部分。

陈火车:“晒了五年加班,才知道老板早已屏蔽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