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孔子不仅是“文圣”,武艺也同样超群!

孔子在华夏民族中一直享有“文圣”的称号,但实际上他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只不过武名被他的文名所掩盖,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其实,孔子不仅膂力过人,而且武艺超群,对于军事也颇为精通。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身材魁梧,骁勇善战,以军功升为陬邑大夫。《左传》中记载:晋国组织鲁、曹等诸侯联军攻打倡阳,倡阳守军开城门而暗地设置悬门,引诱敌人部分入城再放下悬门,企图采用围歼的办法。关键时刻,叔梁纥挺身举起沉重的悬门,直到入城的联军全部撤出,才撒手而退。

原来孔子不仅是“文圣”,武艺也同样超群!


有这样一个勇武的父亲,孔子当然也有所继承。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孔子不仅身材魁梧,力气也大得惊人。《列子》记载:“孔子劲,能招(扛举)国门之关。”也就是说,他一人能把闩城门的木杠举起来。

周代凡贵族子弟,都要受六艺教育。作为陬邑大夫之子,孔子在青少年时代,无论是通过乡校还是自学,习得六艺是毫无疑问的。射箭,在周代是重要的礼仪,也是天子选贤纳士的必考科目之一。孔子的“射艺”,在当时就很有名,《礼记·射义》载:有一天举行“乡射”,孔子“射于瞿相(地名)之圃,观者如堵墙”,可见其射艺之精。在先秦的“武艺”概念中,善跑也是一技。而孔子在这方面,堪称“飞毛腿”,《淮南子》称他“足蹑郊(狡)兔”——连奔跑的兔子都能捉到。

原来孔子不仅是“文圣”,武艺也同样超群!


在孔子的诸多“武艺”中,驾车可能是他最精通、最娴熟的一门。驾车,在今天看来似乎与“武艺”无关,但在两千多年前,它却是文人必修的“六艺”之一,名曰“御”。如同“射”一样,“御”也是周礼之一。《孔子家语》称他“御狂马不释策”,他自己也曾说过:“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得知,孔子的确文武双全。

《论语》中记载了一则事例,孔子听别人说他博学而缺乏足以成名的强项,便与弟子商议选一艺来展示专长。在射箭、驾车之中,孔子经权衡而选定驾车,可见其驾驭战车的本领比射箭更强。驾驭战车是一项十分专业化的军事技艺。春秋时期因以车战为主,战车在崎岖的道路和地形复杂的原野上奔驰、战斗,驾驭者技艺高低,直接关乎将士的生死和战争的胜负,所以有着十分繁难的技术要求。

原来孔子不仅是“文圣”,武艺也同样超群!


孔子不仅武艺超群,在军事上也很有远见。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奉行“善文事的人必须懂得军事,善武事的人也必须要有文化知识”的道理,军事知识与礼乐文献知识要融会贯通。

当齐国“陈恒窃国”篡位时,正处于古稀之年的孔子再三请求鲁国讨伐齐国,因为齐、鲁战事频繁,并且鲁国屡次遭受强邻欺辱。而陈恒弑君、齐国内乱,正是鲁国改变受欺负被动局面的难得机遇。孔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郑重其事地再三请讨。他精辟地分析道:“陈恒窃国、篡位弑君,实乃冒天下之大不韪,遭道义谴责的同时,遭诸侯军事干涉的可能性也极大。只要鲁国坚决伐齐,通过外交努力,获得诸侯响应当不是难事,胜算很大。”孔子深谙军事,再加上他那博大精深的才学,不愧为我国的一代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