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搶人大戰!4032名保代跳槽大調查 曾經“金領”今安好?

新冠疫情的出現,讓春招潮姍姍來遲,直到3月才出現。興業證券投行從一部到七部大規模招人,涉承攬承做崗;渤海證券招投行業務團隊長,要求能創收2000萬以上。券商中國記者還獨家獲悉,西南證券從投行總經理、團隊長也都在招,要求只有一個:最好能拉來項目。

多家投行的資本市場部也在大舉招兵買馬。在“通道型”向“交易型”的轉變中,投行定價能力及承銷能力將越發重要。與此同時,隨著通道價值弱化,大量執行基礎工作的崗位比如承做,可能要面臨人力成本優化。

投行隊伍日趨壯大,保代數量還在增長,行業競爭變得更為激烈,“金領”已然褪色。截至3月25日,中證協保代數量已突破4000人大關。在註冊制背景下,4032名保代將如何重新出發,我們拭目以待。

中小投行人才儲備擴容戰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進一步復工復產。原本該在春節後立馬就出現的投行招聘潮推遲到了3月。券商中國記者從多家券商、招聘網站獲悉,投行招兵買馬已經開始,僱主特點多為中小券商。

西南證券正重振隊伍。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瞭解到,已有獵頭在代其尋覓投行總經理候選人。西南證券內部人士向記者也證實,自投行大佬徐鳴鏑離職以後,該公司投行一直群龍無首,最近該公司投行部的王惠雲也遞交了辭呈,離職前此人在西南證券投行部暫行的職務相當於投行總經理角色。

據悉,王惠雲離職系個人原因,王惠雲亦是徐鳴鏑培養起來的干將之一。中證協公開資料顯示,王惠雲離職登記日為3月18日。西南證券投行目前沒有投行總經理主持大局,僅有公司副總裁分管。招聘投行總經理由此開始。

除了在招投行老大以外,西南證券在各地都擴充投行隊伍。比如投行西北部在尋找資深投行人員,要求能夠獨立帶隊推進項目,擁有保薦代表人資格或短期落地的項目資源。此外,成都部、深圳部、杭州部均在招聘投行承做崗。

2018年年報數據顯示,西南證券投行人員為212名。西南證券投行股權類業務資格在2019年獲恢復,快速切進市場迫在眉睫,前提是儲備人才。

有相似的煩惱還有渤海證券。在IPO審核節奏市場化及常態化的背景下,截至3月26日,渤海證券在會排隊審核的IPO項目僅有2家。該公司表示,招聘3名“投行業務團隊負責人”,任職資格其中一項還量化了能力指標:“帶領團隊年創收能力2000萬元以上”。此外,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擴招投行隊伍,招聘承攬承做崗。

同樣在大舉招人的還有興業證券。根據該公司官網公告,3月以來興業證券投行一部、二部、三部、四部、五部、六部、七部均在招人,涉及地區有上海、廣州、北京、南京、廈門,招聘人數未有限制。

深圳一位投行人士解釋,除了能帶資源的以外,目前投行大多想招熟手或者準保、保代,希望有IPO或者再融資項目經驗。“有些團隊有項目儲備,但就是缺人幹活;有的是希望能招過來擔任項目負責人或者現場負責人;也有的是招過來做簽字保代。”

華林證券也在北京、上海、南京、無錫等地招聘保代或承做崗,要求保代負責帶領並管理投行團隊,搜尋、篩選、開發有發展潛力和投資價值的投行項目;有當地儲備項目資源。

中證協數據顯示,華林證券保代目前僅有18名,相比2017年初的41名人數上出現了腰斬。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當年的“老平安”在近三年已陸續離職殆盡,比如曾為華林證券投行執行部總經理鐵維銘,執行副總經理封江濤與戰曉峰,內核部負責人秦洪波,目前華林證券“平安系”保代只剩下7名。

有中小券商在進行一輪擴充以後,投行人才陸續到位,這家公司就是華金證券。中證協數據顯示,正在IPO輔導階段的華金證券目前有20名保代,其中有12名是在去年下半年至今(2019年8月6日至2020年3月13日)招攬而來的,多為行業佼佼者。

今年在中證協新變更信息的,有首批保代、曾為湘財證券副總裁的胡文晟;原民生證券投行事業部董事總經理王如鯤,以及原董事副總經理拜曉東;另外國盛證券也有3人團隊加入該公司。

券商中國記者還了解到,第一創業證券承銷保薦有限責任公司則在去年下半年迎來德邦證券的團隊加盟,其中有原德邦證券總裁助理、投行管理總部總經理餘慶生,以及原投行執行董事劉濤濤。

優秀人才向頭部投行聚集

中小投行招聘忙,其背後反映的是大多數投行精英正往頭部券商流動的事實。多年前往小投行跳槽的邏輯已經出現轉變。當監管發佈投行最嚴內控新規,“大包乾”模式成為歷史,投行人才和客戶資源正迴流到大平臺。

“小投行起薪不高,主要看獎金提成。能跳去小券商的一般是過去當團隊長,你要帶資源,還能帶團隊,這對個人能力要求很高。但監管環境也變了,拿項目不能太激進,風控不能流於形式;過度激勵受到限制,小投行整體而言吸引力沒以前那麼強了。”深圳一名券商保代表示。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統計,去年下半年至今(2019年8月6日至2020年3月13日),中信證券是吸收保代人數最多的券商,有18名。這18名新加入中信證券的保代,來自廣發證券、興業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銀河證券、申萬宏源、華林證券等。

國泰君安同樣吸引了大批保代,來自安信證券、招商證券、廣發證券、興業證券、銀河證券等合計11名,在上述時間段保代加盟國泰君安證券。

招商證券則有10名保代加盟,其中有6名均來自興業證券。從履歷上來看,多為“老相識”,比如保代孫茂峰與宗巖,更早之前在安信證券共事,前者為安信投行執行總經理,後者為安信投行總監,隨後都跳槽到興業證券,兩人在項目上曾多次搭檔。

曾為興業證券投行董事副總經理的黃文雯則與前述提到的孫茂峰在金科地產定增項目上共事。曾是興業證券投行上海二部董事副總經理陳君華,與其當時大族激光可轉債項目的協辦人徐露一同加盟招商證券。

有大型券商保代流失嚴重。去年8月至今年3月保代人數減少最多的為廣發證券,減少了15名。由於在此期間新註冊保代人數有16名,這意味著保代流失超過了30名。

這或許與去年康美藥業事件有關。自康美藥業造假案爆發以後,廣發證券因其與康美藥業有較多的業務關係而捲入輿論漩渦。出於對前景不確定性的擔憂,部分投行人員陸續離職。

一名去年已從廣發證券離職的保代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我對廣發證券沒有意見,當時主要擔心萬一處罰下來,手上項目就推不下去,到時候再跳槽可能來不及。”

根據券商中國記者瞭解,廣發證券有6名保代集中跳槽到了海通證券;4名去了中信證券;4名去了中金公司;3名去了華泰聯合;3名去了中信建投證券。從流向結果來看,大多為頭部投行。

在冊保代人數已達4032人

投行將迎來最好的時代。近年來資本市場改革舉措逐一釋放:科創板推出並試點註冊制,分拆上市發佈出臺;借殼上市出現一定程度的鬆綁;再融資新規激活定增市場流動性。

但立足新舊之變,這可能也是投行人最焦慮的時刻。監管思路的轉換正引發市場生態的變化:牌照通道作用弱化,現代化投資銀行有望崛起。

“如果只會寫材料和蹲現場,投行價值無法體現,畢竟都是模版化、程式化的東西。這部分群體的人力成本未來會繼續下降。”北京一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據瞭解,人海戰術是投行主流打法,執行基礎工作的一線人員又佔絕大多數。

已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中信證券投行人員目前共有1354名;中信建投與海通證券的投行人數接近,依次有1036名與1088名;國信證券投行人員有911名。上述4家券商投行人數相比2018年繼續保持增長。

前述北京券商投行人士補充,“即使考上保代,如果能力沒有進一步提升,也很容易被淘汰。比如你要能對企業的疑難雜症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他談到,正在考保代的或新註冊保代的從業者,在此輪投行轉型中應比較有危機感。

眼下,保代人數還在增長,行業競爭加劇。中證協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全行業已經有4032名保代,突破了4000大關。但隨著註冊制的推進,保薦角色將會弱化,承銷實力差距未來則被放大。

顯然,定價能力、承銷能力將越來越重要。華泰證券研究所金融團隊分析表示,在註冊制全面推行新背景下,投行要發揮資源整合功能,全方位重塑資本、定價、銷售、協同、風控、科技等綜合能力,構築六大核心競爭力。

前述深圳券商保代表示,由於過去IPO發行節奏受到限制,長期“僧多粥少”的局面導致機構投資者與中小散戶追捧新股,投行在IPO方面幾乎無承銷能力可言。現在看來,股票銷售人才實際上比較缺乏,無論是在大券商還是中小券商。

據券商中國記者觀察,在3月招聘潮中,多家投行的資本市場部“求賢若渴”,涉及具體崗位有定價崗、銷售崗或發行崗。比如申港證券在上海招聘資本市場部股權發行崗;西南證券在北京招聘資本市場部的發行定價崗;渤海證券與華林證券均尋覓股票銷售崗。

隨著資本市場變革的推進和深化,每位從業者更應重新審視自我價值,考量職業規劃,把握改革機遇實現自我能力的突破。

本文源自券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