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珍妮.苏克

6岁随全家从韩国移民美国,曾梦想成为芭蕾舞者,因父母反对被迫放弃;

18岁进入耶鲁大学,后进入牛津深造;

26岁,获得牛津文学博士,出版第一本书,同年考入哈佛法学院攻读法律;

37岁,成为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读完珍妮·苏克的自传《我想看到的世界》后,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天才少女如何过关斩将,到达顶峰,而是一个普通女孩如何自我成长,并找到自己一生使命的故事。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1、热爱阅读。

普鲁斯特说:“我们的童年时代过得最充实的日子,或许就是那些我们认为被虚度的日子,那些沉醉在心爱的书籍里的日子。”

珍妮.苏克从小喜欢读书,书籍为她打开了一扇面对世界的窗户,她时常不吃饭不睡觉的阅读,通过阅读她寻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让她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让她有勇气一生不断追求,最终找到了热爱的工作。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2、坚韧斗志。

珍妮.苏克从小喜欢芭蕾舞,跳芭蕾是很苦的,但是她沉浸其中,并快乐无比。

找到一件喜欢的事很容易,但要持之以恒地练习并成长很难,苏克却可以真正投入进去。

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每一个肢体动作的反复锤炼,身体的酸痛不断叠加,脚磨出了血,脚趾头被血染黑了一层,结痂,再剥落。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这些旁人看来辛苦无比的练习,却让苏克产生了一种至高的满足,一种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兴奋。

这种感觉,被心理学家称为“心流”。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体验过,而苏克从十几岁时,就开始不断追求这种神圣的感觉。她早早顿悟到:“万物皆由基础所致,获得与保持都需要付出很多,每一步都不能略过。”

3、寻找热爱。

苏克.珍妮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从芭蕾舞到法学院教授。

她一直都在寻找那个让自己完整,并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事业,哈佛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职务带给了她这种感觉。

她形容这种感觉,就是每天早上都渴望着去上班,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并且快乐。

想想自己的一生都能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中度过,对每天都充满了期待、宁静、快乐与满足,这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级最终极的意义。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4、孩子教育。

珍妮被父母在9岁强制中断芭蕾舞学习的事情,让她毕生痛苦。

所以她特别强调父母一定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虽然孩子不一定会成为专业选手。

但孩子在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这份充满热情努力的经历,会成为他们未来积极进取的样板,并通过这样的精神去追求自己其他的梦想。

要给孩子自由,引导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和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才能真正为孩子打开未来的通往种种可能性的自由之门。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什么事情能给你最大的快乐,然后马上去做,并全身心投入其中。

在经历困难和痛苦时,一定不要忽略自己内心的生活,一种你能够从中找到灵魂的慰藉的生活,是这种内在的光亮,为我们的世界照明,使我们看到我想看的世界。

从芭蕾舞者到哈佛终身教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并为之终身努力!

这是苏克珍妮告诉我们的获得人生成功的素朴哲理,每一份被他人用生命验证过的人生哲理,都值得我们去体验与学习。

你和孩子都是钻石,发现自己的钻石,并努力打磨,让他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