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稳定感”是怎样形成的?

“高速行驶稳定感”是怎样形成的?

许多人对汽车的评价,高速稳定感是很重要的一条。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辆车的高速稳定感强,是因为这辆车重量比较沉,能压得住。

我分别从“驾校教练,出租车司机,4S店修理技师”口中听到过类似言论,这三类人在普罗大众的眼中,算是汽车知识比较丰富的人群了,如果连他们都这样说,自然口口相传,成为了一条“公理”。

这往往也牵引出另一个话题,德系和美系的车比较重,所以高速稳,日系和韩系比较轻,所以高速不稳,俗称“飘”。

为了明白高速稳定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那我们就从车身重量开始谈起吧,依次选取日系、德系、美系比较有代表性的车型来对比一下,分别是:

  1. 凯美瑞,2.迈腾,3.迈锐宝XL

(公平起见,皆选取自动档最低配的入门车型作为对比)


“高速行驶稳定感”是怎样形成的?


三辆车重量如下:

  • 凯美瑞: 1530kg
  • 迈腾: 1440kg
  • 迈锐宝XL:1415kg

好像...有点反直觉?为什么最沉的是许多人认知中“轻薄”的日系?最轻的是“厚重”的美系?

算了,这不是本次要探寻的内容。

言归正传,如果重量可以影响高速行驶的稳定感,那我们从数据中来看,是不是可以判断出,主流中级车里面,凯美瑞高速行驶最为稳定,优于迈腾,而迈锐宝XL因为最轻,所以会导致高速行驶不稳定,从而会飘的很厉害。

我想,这种“大飙车”式的武断结论,恐怕难以服众吧?

毕竟,迈腾车主第一个不答应。

因为“高速稳”是迈腾车主朗朗上口的众多优点之一,怎么会不如凯美瑞?

其实,从我的驾驶感受来说,迈腾的高速稳定感跟凯美瑞并没有区别。

迈腾车主答不答应,暂且搁置争议,至少我们从数据上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汽车的高速稳定感,跟重量无关。

那么,那些自诩“汽车知识丰富“的驾校教练们,出租车司机们,4S店的技师等等,是不是可以摆正科学理性的心态,不要以讹传讹了呢?

既然“车重说”这种最主流的说法不可信,那么高速稳定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这肯定是一种感觉,属于人与车的“沟通感”,而“沟通感”绝大多数都来自方向盘的传递,实际上,“高速稳定感”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玄虚。

不但跟车重无关,跟底盘无关,跟空气动力学关系也不大。

主要就是来自车上你最熟悉的一个物品——方向盘。

想像一下你开过的车,哪些在高速上的稳定感令人印象深刻?

如果做一个投票,君越,A6,迈腾,天籁,这些让人没有驾驶冲动的车型,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占据排行榜前几名。

他们的转向系统都有这么几个共性:转向虚位相对较大,没有什么路感回馈,指向性也比较模糊。

是的,这三条,就是决定高速稳定感最主要的因素。

反观一些偏运动取向的车型,例如福克斯,昂克赛拉,高尔夫等等,高速行驶的时候,往往需要驾驶员精神高度集中,方向盘需要频繁的进行微小幅度的修正,路面的平整程度,会不加修饰的传递到你的手中。

车轮的微小震动或摆动,能不能通过方向盘精准地传递给驾驶员,就决定了一辆车的“高速稳定感”如何。

区别,就在这里。

一种是舒适商务的调校,一种是运动驾驶的调校。

这并不是好与坏的区分,而是厂家针对不同车型不同定位做出的差异化调校的结果。

试问,有人开着BRZ或者嘉年华去长途穿越吗?有人驾驶A6或者迈腾去赛道刷圈速吗?

“高速稳定感”强的车,往往不适合激烈驾驶,因为感知不到车辆微小的动态,导致驾驶员没有信心。但是,换来的是舒适性的提升。

汽车工业发展至今,除去一些核心部分,例如发动机效率,油耗,变速箱匹配等等。剩下其余的,往往都是选择题,是A或B的问题,而不是好与坏的问题。

大众没有驾驶乐趣丰富的车?还是丰田没有高速稳如狗的车呢?

人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喜欢以国家或者品牌来谈论一辆车的好坏。

比如什么德系高速稳,日系省油质量好,美系重量沉安全。

实际上全部都是胡说八道。

polo和A6哪个代表德系?陆巡与飞度哪个又代表日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