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要說鋼鐵洪流,似乎是蘇聯人的"專利",從二戰的中期開始,蘇軍就嚐到了用數量淹死敵人的甜頭,所以一切武器都以簡單、便宜和高性價比為主,經常一款戰機或者坦克造個成千上萬都不成問題。


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蘇聯給各國的印象是"鋼鐵洪流"的大軍


相比之下,美軍無疑要含蓄地多,很少有大規模製造的武器,但是海軍的這型驅逐艦就打破了慣例,它就是著名的"弗萊徹"級驅逐艦。

隨著二戰的不斷推進,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難免會遇到資源不足的情況,相比造價昂貴、建造複雜的大型戰艦如戰列艦等,小型的驅逐艦不僅消耗資源少,而且建造迅速,性能不俗,完全可以勝任海軍"多面手"的職責。這一切都要求這美軍勢必將量產一款性能最佳的驅逐艦,"弗萊徹"應運而生。


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弗萊徹"首艦,圖片攝於1942年


"弗萊徹"級驅逐艦是美軍歷史上生產量最高的一款驅逐艦,總計生產數量達到175艘,也是公認的二戰美軍最具代表性的驅逐艦型。"弗萊徹"性能優異,各項參數均衡,無論是海上防空還是水面作戰,亦或者是反潛作戰"弗萊徹"都是好手。

另外,"弗萊徹"的航程通過美國在太平洋的各港口補給,可以勝任美國海軍對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一切行動,所以你會看到神奇的一幕——即使是二戰結束後很多年,"弗萊徹"級驅逐艦仍然在美國海軍軍中有著一席之地。

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最早"弗萊徹"級驅逐艦上仍安裝有127毫米艦炮


"弗萊徹"級驅逐艦是《倫敦海軍條約》失效後,美軍所研發的第一款專門用於太平洋作戰的驅逐艦,由於條約的限制,美軍不允許製造超過1500噸噸位以上的驅逐艦,直到1936年失效後,各國才紛紛突破桎梏,大力發展驅逐艦。

和日本竭力加強火炮口徑不同,美國事實上在"弗萊徹"則是大力提升機動型和防空火力,軸馬力從"格里維斯"級驅逐艦時期的50000匹被直接拔到60000匹。而更大的艦身和更好的擴充性都允許美軍往"弗萊徹"上不斷加防空火力,最初的設計"弗萊徹"僅擁有一門四聯裝28毫米高射機炮和六挺M2勃朗寧重機槍用以防空,不過經過不斷的擴充,你最後能夠在"弗萊徹"上看到兩門博福斯高射炮和七挺厄利孔20毫米機炮。

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戰爭後期,美軍不斷在"弗萊徹"上加強防空火力


二戰後期,為了應對日軍的"神風敢死隊","弗萊徹"乾脆拆掉了艦艏魚雷發射管全部換裝高射炮和高射機炮,成為名副其實的"防空驅逐艦"。

美軍在二戰對"弗萊徹"的量產可謂瘋狂,由於早期技術不成熟,平均每一艘驅逐艦的建造需要花費大半年的時間,但隨著美國驚人生產力在這場戰爭中不斷放大,美軍將一艘"弗萊徹"送入役僅需5個月時間。恐怖的後勤能力和軍工業的無比發達也讓美國有能力建造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用數量堆死敵人。

美軍也玩鋼鐵洪流?史上第一高產量驅逐艦,200艘規模堆死敵人!

一代經典"弗萊徹"最終服役到21世紀


美軍大量的驅逐艦一直使用到1971年,才正式退役解體,但仍有不少驅逐艦被販賣到世界各地,比如日本、韓國、墨西哥等,最後一艘"弗萊徹"的除役是墨西哥海軍的"庫伊特拉華"號(ARM Cuitláhuac),2001年退役後經過9年的努力改造失敗後,隨即於2010年解體拆毀,著名的"二戰神艦"正式走下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