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客共享,水滴筹疯狂地下推广背后的猫腻


融客共享,水滴筹疯狂地下推广背后的猫腻

一段视频最近上了热搜,拍摄者为梨视频拍客。


视频的内容其实说穿了也很简单,就是大病众筹平台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疑点。


有些人发现,一段时间以来,水滴筹在全国40座以上城市招募大量正式和兼职收款顾问,他们常自称“志愿者”,逐个病房引导患者发起筹款。地推员们对募捐金额填写随意,对求助者财产状况不加审核甚至有所隐瞒,对捐款用途缺乏监督。


在被曝光后,水滴筹暂停了线下服务,进行调查。而就在前两天,水滴筹 CEO 发布了内部信,宣布这周重新恢复线下地推服务。距离宣布“暂停服务”,也就不到 10 天。


02


站在企业的角度,为啥水滴筹会如此着急地推行线下地推?这背后有什么猫腻?


1.公益向右商业向左


近几年来,中国吹起一股社会企业风潮。社会企业从事的是公益性事业,但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简单来说,就是做好事又能赚钱,赚来的钱再拿去做好事。


但是在大病众筹这个行业,魔幻就魔幻在,其业务模式如果老老实实做的话,就是不赚钱的。完全尽职尽责,就成了公益,企业不是做公益的。但不尽职尽责,又涉及欺骗爱心,哪哪都不是人。另外凡是商业公司,就需要融资,还是要遵循着市场行为,到最后哪哪都不是。


2.疯狂扫楼背后,藏不住推广的野心


水滴筹的创始人沈鹏是美团的员工,曾经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外卖业务,而线下地推历来是美团的强项,水滴筹创业初期也将线下推广作为获客的重要手段,水滴筹有着大规模的线下推广团队。截至目前,水滴筹在线下有 300 多个片区经理,管理的 1.6 万多个志愿者来覆盖了中国 400-500 个城市。


水滴筹说到底还是一家商业公司,终归是要想办法盈利的,它也确实为“赚钱”做了不少努力。先通过熟人之间的公益筹款“水滴筹”带来大量的流量,然后用“水滴互助”做用户教育做留存,再利用“水滴保险”和“水滴集市”里的各类产品做转化,各大板块的业务层层递进。


这样看来,水滴筹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体系。因为平台的流量和强大的变现能力,水滴筹被资本看中,在今年 6 月刚刚完成了 10 亿元的融资。


3. 大病众筹市场竞争激烈


要知道市场上是不止有一家搞重病众筹的公司的,大家其实是竞争关系。竞争什么?实际就是竞争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注意力,从他们手里能够融到钱。那么如何从投资人那里拿到钱?于是就必须要有更好的数据。要有流量。


流量是一切商业模式的基础。


商业竞争的本质是要拼命干掉对手。如果你的企业仅仅是体面收取适当的管理费,成熟的慈善基金都是这么做的。但是你的竞争对手反手就是TMD一分钱不收,全额给到病人,流量一下子就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了。


最后人家融了好几轮,还能上市,而你的企业还在这里吆喝着,喝西北风。你说你严格审核病人的一切,投入大量成本。结果到后面,大量病人被刷掉,你业务规模根本跑不起来。这时候你竞争对手疯狂放水,拼命招揽病人,不仅不拦着病人,还帮病人包装资料编故事,疯狂吸收流量和资金,数据好看。


所以水滴筹也看清楚了,病人数量,就是流量,就是金钱,就是核心竞争力。于是才着急的疯狂地推。


03


结语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水滴筹通过疯狂扩张,通过地下推广获取流量,并从中获利,它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它不能是一个纯粹的公益平台。


有媒体爆料,水滴筹甚至会利用巨大的资金流做投融资躺赚,按照年利率 1.95% 来算,这一年至少 1 个多亿。这还是存银行,如果再做点什么有银行兜底的保本投资,利润不止翻番。如果刨除道德枷锁,单纯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医疗众筹是一个天然适合黑产存活的行业。


让人唏嘘的是,只要有钱赚,就真有人提头来见。一个黑色产业链的揭开,消费的是整个社会的善意,这会打击大家做慈善的信心,而最受伤害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啊。


END


关于融客共享

融客共享,目的就是聚集一群创业者,用大家的智慧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用一个企业精英运营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你们企业逐渐成为时代的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