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研究丨新基建之七個葫蘆娃與文旅(上)

3月初的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新基建”,將“新基建”再度推到時代潮流風口。博雅方略研究院出品系列專題研究,探索新基建的文旅產業新發展。在新基建助推文旅全產業鏈運營升級文章中,我們重點對新基建的概念、內涵及對文旅的影響進行了分析。在本期文章中,筆者以葫蘆娃做比,研究新基建七大領域對於社會、文旅經濟發展各方面的作用。本篇為上篇,主要聚焦5G與文旅、特高壓與文旅、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充電樁與文旅等四大領域的探索與影響。

一、新基建的七個葫蘆娃

“新基建”就是新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就是公共物品。所謂公共產品(Public good) 亦稱“公共財貨”、“公共物品”,是西方經濟學用語,指具有消費或使用上的非競爭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產品,能為絕大多數人共同消費或享用的產品或服務,如國防、公安司法等所具有的財物和勞務,及義務教育、公共福利事業等。

公共產品分為純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即混合品兩類), 一般說,純公共產品指在消費過程中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為整個社會共同消費的產品,任何一個人對該產品的消費都不減少別人對它進行同樣消費的物品與勞務。準公共產品亦稱 “混合產品”,通常只具備上述兩個特性的一個,而另一個則表現為不充分。第一類,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競爭性的公共產品,如教育產品。另一類是具有非競爭性特徵,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準公共產品,如公共道路和公共橋樑。

純公共產品範圍較狹小,但準公共產品範圍較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醫院、應用科學研究、體育、公路、農林技術推廣等事業單位向社會提供的屬準公共產品;實行企業核算的自來水、供電、郵政、市政建設、鐵路、港口、碼頭、城市公共交通等,也屬於準公共產品範圍。

從這個意義上,新基建的七大領域算是公共產品這條藤上的花,開花結果就成了“七個葫蘆娃”。

目前“新基建”七大賽道的發令槍均已打響, “葫蘆娃、葫蘆娃,一條藤上7朵花”,“新基建”這條藤上結出的7個葫蘆娃,7個新的基礎設施,既有純公共產品,也有準公共產品,但是以準公共產品居多,這也是新基建更多實行PPP模式建設的原因。“新基建”短期價值體現在“建”,長期效益更在於“用”,而文旅就是突出在使用方面

今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之年。“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現“脫貧致富,決戰小康”讓人人享有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同時也讓世界變得更平、更快、更新、更綠、更簡單、更多元,就必須建設“新基建”。

1 5G與文旅

5G在“新基建”中扮演“領頭羊”重要角色。5G上下游產業鏈非常廣泛,直接延伸到消費領域,包括文旅行業。我國首批18個5G試點城市全部為區域核心、節點城市,即北京、雄安、瀋陽、天津、青島、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武漢、貴陽、廣州、蘇州、蘭州,其中直轄市4個,副省級城市8個,省會城市10個,計劃單列市2個,除西安外的八大中心城市領跑5G。

試點城市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東部城市經濟基礎好;新基建不能脫離城市群,大城市群5G基建突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入選城市數分別為3、3、2、2,佔首批試點城市名單半壁江山,已形成良好的產業氛圍,服務於城市群和區域核心城市,將獲取更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5G的快速發展,為手機用戶帶來更通暢的移動互聯網通信服務。

5G的體驗雖然還比較有限,中國5G用戶數也只有300萬,5G網絡連續覆蓋才支持到大城市的重點區域。2019年年底,全球僅推出24款5G手機和7款其他5G終端產品,但仍引來驚歎與豔羨。進入新一年,不少新潮的消費者換上了5G手機,將帶來5G手機換機潮。5G促進供給升級,有望創造更豐富的消費體驗、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應用。

新冠疫情並未影響5G建設的速度,保持“建設30萬個5G基站,5G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目標,預計年底5G基站數超60萬個。截至2020年2月底,中國移動5G基站數已超8萬,5G套餐用戶數已達1000萬。數據顯示,目前我國5G基站建設規模接近16萬個,已在50個城市正式開啟5G大規模商用,醫療健康、媒體娛樂、文化旅遊正逐漸成為5G應用的先導性領域

目前公認的5G三大應用場景,包括“增強移動寬帶”eMBB,是以人為中心的應用場景,集中表現為超高的傳輸數據速率,廣覆蓋下的移動性保證等;(2)“高可靠低時延連接” uRLLC,連接時延可達1ms級,持高速移動(500KM/H)下的高可靠性(99.999%)連接;(3)“海量物聯”mMTC

,可快速促進各垂直行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環境監測等)深度融合。其中uRLLC和mMTC被認為是“5G”核心應用,是實現智慧文旅的關鍵。

5G商用帶來文旅賦能和創新。借5G技術賦能全面升級的新一代8k高清圖像電視,VR/AR設備、全息影像、智能機器人、實時翻譯機等應用終端將陸續面世,打破原有限制,進一步應用於出行預訂,景區遊覽,酒店服務等各旅遊場景。

5G能改變文旅企業管理運營方式。如連鎖酒店可藉助5G重新迴歸中心化,形成涵蓋管理、運營、營銷、質檢、採購於一體的超級平臺,實現無人管理、有人服務,終讓大規模個性化定製服務在酒店成為可能;直播,長短視頻更普及,網紅、旅遊打卡地傳播更迅捷;信號增強,數據傳輸速度大增還會帶來萬物互聯時代,讓旅遊產品質量更過關,並具追溯性,能創造實現更多文旅產品價值;我國5G新基建加快,誕生出雲遊戲、VR直播等新文娛。這些在全球都屬領先,不再是4G時代的落後追趕狀態,目前抖音國際版Tiktok、騰訊的和平精英、國外的武俠文學網和追內地劇網等,都證明了中國文化產品已在全球輸出。

2020年初抗疫,5G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隨著“新基建”推進,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國內數字新文旅逐漸發展成熟,數字化的中國文化旅遊產品更具全球競爭力。據GSMA移動智庫的《中國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20》預測,到2025年,中國5G用戶滲透率將增至近50%,與日韓和美國等其他主要5G市場相當。5G,終於可以讓作為旅遊大國的中國文旅從對世界的仰視而變為平視,必將推動文化復興,推動一個“旅遊強國”的建成。

博雅研究丨新基建之七個葫蘆娃與文旅(上)

2特高壓與文旅

“特高壓”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能大大提升我國電網的輸送能力。“特高壓”是我國為數不多、世界領先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佔地的綜合優勢,是升級換代傳統電力運輸系統、並打造高效、高速、安全的能源互聯網關鍵一環。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將特高壓輸電項目投入商業運營的國家。從能源、經濟、社會、環境等多角度分析,“特高壓”可統籌解決我國能源供應不安全、現有電網不安全、生態環境不安全三大問題,對拉動經濟、擴大就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穩定社會發展預期作用重大。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特高壓”提前做好電力供應保障準備,一方面迎來全社會用電用能回補,充分拉動各行業開復工;另一方以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其他“新基建”均是耗電大戶,“特高壓”能保障“六穩”,有助於經濟社會“重新啟動”,文化旅遊重回正常軌道。

“特高壓”是解決我國能源問題的金航道。解決我國能源分佈和使用的區域不合理,解決我國西部、北部出現嚴重的棄水、棄風、棄光,在太陽能利用、新能源利用方面的效率問題,實現我國“西電東輸”;“特高壓”具有綠色效益,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解決清潔發展和霧霾問題,推動我國能源結構調整轉型。

從能源供需分佈看,我國80%以上的煤炭、水能、風能和太陽能分佈在西部和北部,70%以上電力消費集中在東中部。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送和跨大區遠距離輸電,促使我國必須發展特高壓,解決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減少汙染,保障供能安全。同時,保護西部北部的風景旅遊資源,促進旅遊地目的地環境治理和質量改善,助推文旅行業創新發展

“特高壓”為“新基建”的重頭戲。當前國家已規劃(包括在建和已投運)各類特高壓項目大概50-60條間,仍有約30條已納入規劃。我國“特高壓”長距離輸電已建設多年,建成1000千伏特高壓輸配電線路27條,西電東送促進了清潔能源使用,保護了西部北部的旅遊目的地環境。“十四五”期間,“特高壓”西電東送仍具有顯著的市場需求,促進東西部協調發展,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中發揮更大作用。“特高壓”帶來的環境效益、減少的碳排放,為我國的文旅產業打下好的環境本底值和基礎,為成就幸福中國的文旅夢插上電源。

博雅研究丨新基建之七個葫蘆娃與文旅(上)

圖源:湖南日報 葛偉 攝

3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

“城際高鐵、城際軌道交通”被稱為新基建,吸收融合了我國一系列先進技術、新材料應用等技術創新,利用了信息自動控制技術。與普通高鐵、軌道交通相比,城際高鐵距離短,時速一般不會超過200公里,發車密度通常公交化,遠遠高於普通高鐵;城際軌道交通則是低速版的城際高鐵,交通車站較多。“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在推動整個社會發展和交通數字化、智能化方面起到基礎性作用,而城市群都市圈是更具生產效率、節約能源、支撐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推進城市旅遊,城市圈旅遊、區域旅遊一體化的重要部分。

2020年初,國家發改委明確加大對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市郊鐵路和高等級公路規劃建設,極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城市群、都市圈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

“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能大大提升人口物資的流動效率,注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是推進城市群和都市圈發展的基礎,將成為城市圈的血脈,對城市圈都市區而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注重區域一體化推進,提升區域內各城市之間旅遊發展的協同效率和公共服務平臺的發展潛能。讓城市聯繫更緊密、來往更便捷,強化人流與商務交往,提升城市的文化和旅遊競爭力,構築一體化旅遊發展的新地緣。

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四大城市群當中,長三角表現突出。在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和數字手段支持下,長三角文旅一體化走到了前列;而大灣區的“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使用,促進灣區城市間的制度差異、文化差異的減少,為大灣區文旅融合和一體化打通了血脈,使得文化和旅遊的交流更為頻繁;京津冀以雄安新區的建成為契機,串起京津冀“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一個以全國文化中心為龍頭的文化旅遊圈已經面向世界打開;總之,“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使得中國的城市文旅、城市間文旅,進而促進了城市圈文旅一體化發展。

博雅研究丨新基建之七個葫蘆娃與文旅(上)

圖源:東南網

4充電樁與文旅

“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設施,新能源汽車的“加油站”,徹底解決了新能源車充電難的痛點。汽車是發展我國自駕遊產業和自駕遊營地的基礎,如果不能解決不斷增長的家用車造成的能源和汙染,就會阻礙了我國文旅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推動汽車營地和自駕遊發展,就必須發展新能源汽車。而“充電樁”是發展新能源汽車、消除汙染、保持環境優良的基礎,對我國自駕車、房車經濟、汽車旅遊營地建設和規劃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我國充電樁行業還處於發展初期,但保有量增長迅猛。2015-2019年底,我國公共類充電樁從僅57792臺上升到516396臺,4年翻近10倍。截至2019年12月,我國充電樁保有量達121.9萬臺,車樁比約3.4:1;車樁比由2015年的7.84:1升至2020年1月的3.1:1,但缺口依然很大。根據《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規劃到2020年車樁比基本達到1∶1。從2021-2030年10年內,需新建樁6300多萬個;據《2019-2020 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預計2020年我國將新增公共充電樁15萬臺、私人樁30萬臺。當前新能源車只在一線城市,小規模人群中存在,未來解決充電問題後,更加經濟環保的電動車會在各線城市馳騁。充電樁不僅為發達城市間的郊區旅遊創造了條件,也能使城市間旅遊、城市圈內旅遊的成為可能。如果說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只能讓你郊區遊,那麼未來的充電樁滿足你全國的“自駕遊”。

從區域格局來看,粵蘇京滬“充電樁”領先。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前十名的地區為江蘇、廣東、北京、上海、山東、浙江、安徽、河北、湖北和福建,都為文旅發達地區,粵蘇京滬領先優勢明顯,頭部格局已較固定,而其文旅同樣具有領頭作用。我國“充電樁”集聚效應顯著,呈現出較強的區域性。公共充電樁集中分佈於東部,尤其是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城市群已成為公共“充電樁”的主要集聚地,這對於三大城市圈旅遊一體化提供了基礎。相比之下,東北、西北、西南等地區建設進度落後於東部城市群,東北、西北、西南等旅遊目的地地區的自駕遊、汽車營地建設也比較落後。隨著“充電樁”發展,將有助於遠距離的旅遊目的地和自駕遊、房車遊、汽車營地建設。

博雅研究丨新基建之七個葫蘆娃與文旅(上)

下期推薦

葫蘆娃,葫蘆娃,一顆藤上七朵花……對於公共產品來說,新基建的七大領域就像是這條藤上的花,開花結果就成了“七個葫蘆娃”。在下期文章中,我們將繼續深入解讀新基建七大領域中的“大數據中心與文旅、人工智能與文旅、工業互聯網與文旅”等三大領域相關,敬請期待。

注:本文為博雅方略原創內容,作者為博雅方略研究院白墨,如引用、轉載請聯繫申請白名單,嚴禁未經允許的轉載,侵權必究。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會盡快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