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關中已經很久沒下一滴雨了,聽說那裡餓死很多人。”

閒賦在家的他聽聞僕人閒聊,不覺眉頭緊鎖。

自從第一次委婉拒絕朝廷徵召距今已八年有餘。這八年,朝堂不只一次派人來遊說他“出山”為國效力,但他一直推脫。閒暇時間,就在家養養花、看看書、寫寫文,和老友把酒言歡。但是,聽聞關中大旱,眼看要引起社會動亂,他覺得應該做些什麼,卻又絲毫沒有頭緒。思前想後,無可奈何,只好在庭院裡來回踱步,從早到晚。

“老爺,朝廷緊急來詔!”這天早上,他剛起床就聽到院子裡傳來一聲大喊。

外面很冷,窗邊的梅花開得正豔。

顧不得喝茶,他慌忙去接詔書。原來正是因為關中大旱一事,朝廷特拜他為陝西行臺中丞,去賑災救民。

這次,他終於沒再說一句推辭的話,果斷接了詔書。

時,天曆二年正月。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接到任命沒多久,他就命僕人整頓行李,以期儘快到漢中救濟受災百姓。出發前,他深知此行可能迴歸無期,加上彼時已接近60歲,所以變賣了家產,將其中一部分錢財送給有困難的村民,餘下的打算捎去賑濟災民。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他和隨從不敢耽誤,日夜兼程,途徑澠池、北邙、洛陽等地,這些中原古城變得破敗,唸到昔日繁華,不禁悲從中來,這一路他寫下數十篇《山坡羊》,其中在潼關時,留下了千古名句:“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了陝西,他被眼前的慘狀驚呆了:龜裂的大地,百姓衣衫襤褸,瘦的不成人像;莊稼地被枯草覆蓋,路邊還有餓死之人的白骨;儘管是春回大地的日子,卻絲毫沒感受到一絲生機。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見此情景,他再也忍不住,老淚橫流,沾溼衣襟。隨即,命令隨從將身上帶的口糧散給路邊饑民,看到橫屍路口的,就和僕人一起挖坑將其埋葬。到任後,他寢食難安,眼看一直沒有下雨,他帶的糧食和錢財也快分散完。這可如何是好?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苦於無奈,他只能盡最大力量幫助災民,同時,請求朝廷加大救濟力度。彼時,災民天天到華山的西嶽廟跪地求雨。這年三月,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緩解乾旱,於是,親自到西嶽廟求雨,接連求雨數十天。期間,言辭懇切,虔誠至深,由於年紀大了,哭喊聲驚天動地,情到深處,跪拜著爬都爬不起來。

在此任職的幾個月內,他一次都沒有回過家,全部住在官府,晚上獨自一人去廟裡求雨,白天就和隨從積極安撫百姓、抗旱救災,一刻都沒有懈怠。都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許是他的虔誠感動了上天。四月一日,漢中下起了大雨,旱情得以緩解。百姓感念他的恩澤,紛紛跪拜以示敬重。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旱情緩解,四個月來的陰霾一掃而過,心情暢快不亞於駐守將士打了一場勝仗。思緒萬千,情緒激動,隨即,他大筆一揮,寫下了這首

《得勝令·四月一日喜雨》

萬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風雲起壯圖。

農夫,舞破蓑衣綠;和餘,歡喜的無是處。

萬物乾枯,簡直猶如火燒過得焦土,這時候如果一場大雨就能讓其恢復春天該有的生機。(許是上天憐憫)一時間天昏地暗,烏雲密佈,大雨傾盆而下,久旱遇甘霖,萬物瞬間充滿活下去的動力。農人,手舞足蹈,歡歌笑語,舞破了身上的蓑衣;我呢,也不擺官架子,和著他們的歌聲,快樂地像個孩子。

元代“范仲淹”跪地求來大雨,寫一首元曲記之,背後故事令人心酸

而這次抗旱救災過後,他還採取措施抑制奸商營私舞弊,這年七月,他因積勞成疾,“得病不起”,終病逝在為百姓“謀生”的路上。

“歡喜無是處”每次讀到這句,我都為他那顆為民、為天下蒼生的赤子之心而感動到淚目。我們都知道宋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對於他而言,為民奉獻的熱心絲毫不亞於范仲淹。儘管我們都知道他那首膾炙人口的《山坡羊·潼關懷古》,但也不應該忽略這首《得勝令·四月一日喜雨》,不應該忘記他的名字——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張養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