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可防可筛,但这件事别做错!

癌症高发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了,很多人因癌症失去生命。

尽管癌症是突然被发现的,但并非突然发生。

科学的防癌筛查能发现早期癌症,甚至部分癌症能在癌前病变阶段就被查出并遏制其发展。即使是面对剥夺健康最多的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这三大高发癌症,也并非束手无策。

肿瘤可防可筛,但这件事别做错!

肺癌

筛查方式要选对

据中国癌症中心报告,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排名第一。有不少人会认为肺癌是中老年男性的“专利”,但事实是,不少年轻人、女性或是不吸烟人群也被肺癌盯上。

肺单发结节,恶性风险高

一般来说,肺单发结节恶性风险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周围胸膜、支气管、血管侵犯,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且治愈率高达95%。

2cm以下的肺癌倍增周期长,发展缓慢,但如果没能及时发现并治疗,晚期肺癌进展很快。

肿瘤标志物、胸片、CT,怎么选?

降低肺癌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早期发现。晚期肺癌的死亡率高达95%,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治疗,死亡率可低至35%。

但肿瘤标志物、胸片、CT这几种肺癌筛查手段,究竟应该怎么选?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其实是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与肿瘤仅有相关性,敏感性过高,特异性不足,但与影像学结合评估,对肿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胸片

胸片普及性强、价格便宜,可以确诊肺癌,但不能早期发现小的肺癌,而且如果肿瘤位置靠近纵膈或膈肌,即使长到两三厘米,也会被掩盖。

低剂量薄层螺旋CT

低剂量薄层螺旋CT就是一层层转着圈扫描,再通过计算机对数据分析重组,还原整个胸腔结构,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情。

低剂量:其辐射量小于1.5毫西弗(辐射剂量单位),大概是普通CT的1/8,十分安全。

薄层:肺癌筛查需要了解5mm以下的结节及结节周围的特征,但普通CT断层扫描的层间距是5mm以上,而薄层CT的层间距是1.5mm以下。

哪些人应该做低剂量螺旋CT?

首先,肺癌高危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包括:

①长期吸烟,吸烟指数(吸烟年数×每天吸烟支数)大于400;

②吸二手烟大于20年;

③长期工作在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

④长期工作在密闭环境中;

⑤肺癌家族史。

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烟、厨房油烟也很可能诱发肺癌,这类型的常接触人群不应忽视肺部筛查。

其次,年龄大于50岁也属于高发人群,应该每年做一次检查。

肿瘤可防可筛,但这件事别做错!

乳腺癌

早期发现,死亡率低至3%

乳腺癌是实打实的红颜“杀手”,但如果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其死亡率可低至3%。

乳腺检查怎么选?

乳房自查虽然很重要,但绝不能代替医学检查。目前,乳腺检查的手段主要是超声和钼靶。

钼靶是一种X线,原理与胸片类似,但照的是乳房,其辐射剂量是普通CT的十几分之一,也很安全。它能够发现T0期原位癌(早期导管内癌),表现为沙粒样钙化。

但由于乳房的结构是脂肪中穿插着很多腺体(即乳腺),而中国年轻女性乳房脂肪少,腺体致密,X光难以穿透。所以40岁以下女性做钼靶的意义不大,只做超声检查即可,而40岁以上女性建议做超声+钼靶。

乳腺癌高危人群

如果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年轻时就需要注意乳腺癌筛查。

①多个亲人罹患乳腺癌;

②有亲人过早罹患乳腺癌;

③有亲人罹患特殊乳腺癌,如:男性乳癌、三阴乳癌。

肿瘤可防可筛,但这件事别做错!

结直肠癌

关键检查不能省

2019年1月,中国癌症中心报告显示,每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人数为38.8万,死亡人数为18.7万。但如果能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其死亡率可低至10%。

直肠癌高发,肛门指诊别放弃

肛门指诊时医生可以触及大部分直肠,对发现直肠癌很有帮助,建议体检时不要放弃肛门指诊。

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结直肠癌

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它能够360°无死角地观察结直肠情况,如果发现息肉等,可直接切除。再把息肉送病理活检,如果是良性的,就等于预防了一次肠癌;如果是恶性的,则需再做一次手术。

好了,今天的话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我是肿瘤科医师一陈智娟,如果您想了解肿瘤相关的问题,点击左下方“了解更多”立即咨询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