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時要寫點東西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句話從一個側面看,講的就是人和法人的概念。人是個體,法人是集體。天地和聖人,代表的是法人的利益,執照法人的意志,當個體和集體的利益不趨同時,自然作為個體利益代表的人就變為無任何價值的芻狗了。

衡量事物的價值,一直存在功利和唯美這樣兩種尖銳對立的態度。哪怕是同一個個體,就我自身而言,不同時空面對同一人或事,變化的都很明顯。思考了好半天,想得出是個什麼原因,後來才曉得是回到了原點,就是陰和陽,矛盾的對立和統一。作為個人,船小易掉頭,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一直在切換。但作為法人而言,國家利益大於天,克服固有慣性不易,可能功利還是要大於唯美。這又衍生到幾句俗語,一是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二是叫“高處不勝寒”。

這幾天讀書做了點記錄,發現這些年自發的一些想法,在視野盲區,特別是在藝術這一領域居然還有理論有根據,甚至引發了大爭論。可見世界之大,非人力所能窮盡,但確實是殊途同歸、萬法歸真這麼個理。

我也這才真切體會到了留下點文字的好處,就是能積累問題、隨時翻看、有點長進。要不,兜兜轉轉,轉過頭就忘,真的是炭火星兒了。就如原有的三觀被推倒重建無數次後,樣子還是那個樣子,但細節就完全不同了,更真切、更細膩、更豐滿、更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