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28年11月19日,一輛不尋常的“車輛”從馬里蘭州米德堡駛出來,乍一看像是一輛全副武裝的普通汽車,但它卻是一輛實實在在的美國坦克。該坦克沒有炮塔,主武器是一挺勃朗寧M1919A2機槍,安置在坦克的頂部;另外在坦克最前端的“窗口”上也可以架上一挺機槍。坦克的整體造型和設計思路都比較新奇,可以和法國的雷諾FT以及英國的馬克系列有得一拼,當然這就是美國著名的克里斯蒂M1928坦克。

克里斯蒂坦克是由“約翰·沃爾特·克里斯蒂”開發的一種試驗型坦克,他曾把坦克稱為“M1940”暗示著坦克的設計在很多年以後仍然會有人使用,果不其然,他設計的坦克不咋樣,但是後來克里斯蒂懸掛系統卻成為了大多數坦克的標配。

克里斯蒂坦克是如何打敗競爭對手的

1928年10月,美國的陸軍總參謀長查爾斯·薩默納爾,在弗吉尼亞州邁爾斯堡附近對“克里斯蒂M1928”坦克進行非官方試驗的審查。坦克從米德堡到葛底斯堡的往返中,平均時速達到45公里/小時,在道路上最高時速達到68公里/小時,在完成第一階段測試後,坦克被送往新澤西州的克里斯蒂工廠進行維護,直到1929年6月,美國陸軍再次對坦克進行試驗。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29年6月,克里斯蒂M1928坦克在米德堡進行試驗


在克里斯蒂M1928坦克之前,美國陸軍的主要武器是科寧漢姆T1輕型坦克。1928年秋天,改進後的,科寧漢姆T1E1坦克也在米德堡和葛底斯堡之間測試;第一輪平均速度為14.5公里/小時,第二輪平均速度為16公里/小時。另外,陸軍還打算訂購200輛M1917雷諾改進型坦克,但是在看到克里斯蒂M1928坦克的表現後,T1輕型坦克和M1917坦克就被美軍嫌棄了。

1929年2月,美國軍方發出購買克里斯蒂戰車的申請,當然軍方還未承認這種造型怪異的“東西”為坦克。12月11日,軍械局決定把原先準備購買T1E2輕型坦克的25萬美元,先用來訂購4、5輛克里斯蒂M1928坦克。

1930年,新的軍械局局長“塞繆爾·霍夫”剛剛上任時,事情就發生了變化;塞繆爾反對大批量購買克里斯蒂M1928坦克,他認為一輛坦克就足夠了。塞繆爾將軍的決定是因為克里斯蒂的競爭對手“約翰”在背後煽風點火,約翰是美國汽車工程委員會(SOA OAK)的成員,這個組織從1919年開始就致力於軍用裝甲車的開發,所以克里斯蒂M1928還未被認證為坦克,對他們來說有很大的潛在威脅。SOA OAK成員在提交給塞繆爾的報告中嚴厲批評克里斯蒂M1928坦克的種種不足,而另一邊又對T1輕型坦克連連稱讚。這不足為奇,SOA OAK成員從始至終就在推薦T1輕型坦克,T1輕型坦克和SOA OAK之間很有可能存在著某種不可告人的利益關係。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30年,克里斯蒂坦克停在國會大廈前


企圖出口的克里斯蒂坦克

1930年6月28日,經過多次談判和克里斯蒂不懈的努力,美國軍械局終於決定和克里斯蒂公司簽訂改進坦克的合同。其中55000美元用於開發坦克,6000美元用於測試坦克的性能,1000美元用於改裝發動機。同時,約翰被軍械局任命為坦克檢查員,開發和測試坦克剩餘的資金全部被退回財政部。

在這次試驗中,克里斯蒂也找到了其他客戶,其中第一個就是波蘭,1929年波蘭軍事工程研究所的“瑪麗安·魯辛斯基”上尉被派往美國,在那裡他遇到了克里斯蒂,並瞭解到克里斯蒂正在對M1928坦克進行改進,改進後的坦克暫時被命名為“克里斯蒂M1940”。在經過幾日的交談過後,克里斯蒂和波蘭又簽訂了一份合同,也是為波蘭改進M1928坦克;其中坦克的成本為30000美元,配件成本為3500美元,不過該合同才簽訂90天后就到期,而坦克還未完成全部改進。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波蘭訂購的坦克正是使用克里斯蒂懸掛系統


1930年7月25日,就在克里斯蒂和波蘭簽完合同一個月之後,蘇聯的阿姆特貿易公司又和克里斯蒂簽訂了一份合同。蘇聯用60000美元購買兩輛克里斯蒂M1940坦克,分為兩次付款;用4000美元購買坦克配件,並花10萬美元購買10年的坦克生產許可。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30年秋,停在工廠內的克里斯蒂M1940坦克,準備出口給蘇聯


除了波蘭和蘇聯,德國也曾嘗試過和克里斯蒂公司合作,根據德國工程師彼得·張伯倫(Peter Chamberlain)的自述:德國願意花100萬美元購買克里斯蒂的坦克生產許可,但是他們都被克里斯蒂拒絕了。

在已經簽訂了的合同中,只有蘇聯獲得了坦克;波蘭和克里斯蒂因為合同逾期而發生法律糾紛。1930年12月24日,克里斯蒂M1940坦克被送達蘇聯,坦克沒有炮塔,很多必要的配件也缺失,所以蘇聯拒絕支付剩餘的25000美元。

克里斯蒂和美國陸軍的交易

1931年1月22日,蘇聯對這輛沒有炮塔的坦克進行測試,坦克可以輕易的越過各種障礙,可以爬上陡峭的山丘,雖然速度比M1928坦克要慢一點,但是它的機動性仍然非常出色,其他各方面的性能要比M1928強很多,蘇聯軍方對克里斯蒂坦克的表現非常滿意。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31年1月,蘇聯對克里斯蒂M1940坦克進行審查


1931年,克里斯蒂決定對坦克進行深度改進;其中最大的決定就是放棄六速變速箱,採用加爾斯鏈條傳動;坦克前部的鉚接加工也變成了焊接,坦克上面配有炮塔,使用的是37毫米的M1916坦克槍和勃朗寧M1916輕機槍。克里斯蒂M1931坦克經過初步試驗後,就被送往阿伯丁試驗場,在那裡呆了兩個月之後又被送回工廠進行現代化改進,因為坦克的改進速度十分緩慢,美國軍械局對坦克的改進方向也沒有任何說明,所以該坦克很長時間都被丟棄在克里斯蒂工廠內。

直到1931年3月25日,軍械局和克里斯蒂公司簽訂5輛M1931坦克的合同,6月又訂購了7輛,用於試驗的原型坦克軍械局不聞不問只能是克里斯蒂自己買單。後來,英國表示對M1931坦克有很大的興趣,軍械局直接把坦克租給英國,完全沒有克里斯蒂什麼事,而英國的Mk.III巡洋艦坦克就是在此基礎上開發的。

克里斯蒂於1931年9月交付給軍械局第一輛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每輛坦克的價格為34500美元,但是不包括炮塔、發動機、消聲模塊、無線電,這些組件都需要陸軍自己購買安裝。完成組裝後的第一輛坦克於同年10月到達阿伯丁試驗場,最後一輛於1932年3月到達,其中4輛坦克交給騎兵,3輛交給步兵。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停在阿伯丁試驗場的克里斯蒂M1940坦克,這時已經被命名為T3


克里斯蒂坦克服役於步兵

步兵在阿伯丁試驗場對坦克進行多次試驗後,於1932年2月和3月依次把坦克送往佐治亞州本寧堡。1932年10月25日被編入第二坦克團的F連,改為第67步兵團(裝備中型坦克)。坦克分別被編制為2號、6號和7號,並以“龍捲風”“颶風”和“旋風”為代號,其中2號和6號坦克使用的是加爾斯鏈條傳動,被軍方命名為T3輕型坦克;7號坦克使用的是六速變速箱,被重新命名為T3E1輕型坦克。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32年2月,停在佐治亞州本寧堡的克里斯蒂T3坦克


除了克里斯蒂坦克外,該團還配有T1輕型坦克,T1E1和T2中型坦克。其實坦克在服役期間,並不是一次性把配件安裝齊全;比如,T3輕型坦克(克里斯蒂)在到達本寧堡之前就已經安裝了很多設備,不過到了1933年才開始安裝無線電、觀察口的防彈玻璃等。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步兵正在測試坦克,領頭的是T3坦克,中間的是T2坦克,最後是T1E1坦克


1932年6月17日,步兵對坦克再進行試驗;從本寧堡到佐治亞州麥克弗森堡往返行駛,坦克行駛了377公里,除了2號“龍捲風”坦克的機油系統出了一點問題外,6號“颶風”坦克和7號“旋風”坦克都完成此次試驗,這兩輛坦克的平均時速到達34.8公里/小時和38.9公里/小時,而且坦克的懸掛系統也非常不錯,駕駛員在長途行車過程中並未感到任何不適。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步兵正在對克里斯蒂T3坦克進行公路測試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在野外測試時,克里斯蒂T3坦克發生側翻事故


1933年1月17日,美國步兵委員會建議對克里斯蒂T3坦克標準化,並願意斥資改造和購買新坦克。其實,1933年時克里斯蒂坦克磨損已經非常嚴重,F連的3輛坦克已經行駛了2258公里,尤其是懸掛系統的功效已經下降了很多。除了機動性非常好之外,克里斯蒂坦克已經安裝上了強大的武器裝備,機動性強、火力十足,在當時的坦克中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唯一的遺憾就是克里斯蒂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12.7毫米,比同一時期的歐洲坦克要薄一點,但對於美國來說已經足矣。

克里斯蒂坦克服役於騎兵

克里斯蒂坦克有4輛服役於騎兵中,這些坦克被命名為T1坦克。和步兵採購的一樣,坦克還沒完成生產就已經開始交付,軍方需要自己安裝武器、發動機、無線電等輔助設備。不幸的是,很多坦克需要的配件都供應不足,比如坦克使用的M1918機槍,缺少槍托操作非常困難,甚至有的坦克連機槍都沒有。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1932年,騎兵使用克里斯蒂T1坦克進行軍事遊行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克里斯蒂T1坦克上安裝的是M1918機槍


各種裝備到齊之後,騎兵的T1坦克和步兵的T3坦克差不多。T1坦克的天線放在炮塔左側的特殊載體上。軍方甚至打算把勃朗寧M2HB重機槍安裝在T1坦克上,但該計劃最終沒有被實施。

美國騎兵連位於肯塔基州的諾克斯堡,成立於1833年3月;第一機械部隊創建於1932年1月16日,克里斯蒂T1坦克的加入恰逢機械部隊的成立日期。坦克剛到達諾克斯堡時就進行各種現代化改造,其中之一就是騎兵把克里斯蒂的變速箱更換掉,並把坦克命名為T1E1坦克。另外一個現代化改進就是把120馬力的6缸康明斯發動機更換為Liberty L-12發動機,使用新發動機的坦克被命名為T1E2。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使用Liberty L-12發動機的T1E2坦克在野外測試


1932年夏天,騎兵再次把T1E2坦克的發動機更換為12缸的美國拉法蘭西發動機(American LaFrance),冷卻系統、離合器、驅動軸等也被重新更換。改進後的坦克又被命名為T1E3坦克,並送往阿伯丁試驗場;事實證明美國拉法蘭西發動機要比Liberty L-12發動機的聲音小很多,但是坦克的動力也下降了很多,所以完成試驗後,坦克的很多組件包括髮動機又恢復到了原來的T1坦克配置。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使用美國拉法蘭西發動機的坦克正在進行調試


逐漸被淡忘的克里斯蒂坦克

和步兵坦克一樣,騎兵司令也建議將坦克標準化,但是未能得到軍械局的同意。1932年8月,步兵和騎兵總結出克里斯蒂坦克的優缺點:步兵抱怨坦克的駕駛艙太小,尤其是駕駛艙的前部,操作非常不方便;而騎兵則嫌棄坦克的炮塔太小,而且坦克的重量太大。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美國騎兵和克里斯蒂T1坦克合影


得出以上結論後,軍方決定對克里斯蒂坦克進行整改,但是改造坦克的並不是克里斯蒂公司,而是軍械局和巖島兵工廠一起合作。軍方不讓克里斯蒂改造坦克的原因有兩個:第一軍方的預算少,克里斯蒂坦克的價格特別昂貴,無法購買多輛坦克。另一個原因是,克里斯蒂本人的性格容易被別人左右;1932年10月14日,軍械局發佈了T3E2中型坦克的規格招標,其中包括克里斯蒂在內的14家公司參與競標,克里斯蒂公司慘遭淘汰,中標的是美國拉弗朗西斯公司獲得了20萬美元資金,並製造了5輛坦克;而克里斯蒂公司忙於投標項目,錯過了改造坦克的最佳時機。

1936年5月,步兵和騎兵的坦克老化已經非常嚴重,甚至無法正常使用,只能放在訓練場用來訓練新兵;克里斯蒂坦克唯一保存至今的是步兵的2號“龍捲風”坦克。

儘管克里斯蒂坦克的下場令人惋惜,但它絕對不能算是最差勁的坦克;可以說克里斯蒂M1931坦克是輸給了美國的陰謀家,但是它仍然成為了巡洋艦坦克的先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蘇聯的BT、T-34坦克、英國的Mk.III巡洋艦坦克。尤其是克里斯蒂坦克的懸掛系統一直沿用到今天,雖然某些專家說該懸掛只能用於輕型坦克,但是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重達65噸,使用的就是克里斯蒂懸掛系統。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蘇聯的BT-2坦克,可以看出來和克里斯蒂M1940還有幾分相像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克里斯蒂懸掛系統:當遇到障礙物時,輪軸和彈簧可以把輪子提起來


克里斯蒂M1940坦克,美國輕型坦克的難產之路

克里斯蒂懸掛系統:1為坦克的負重輪,2為彈簧,3是輪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