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國策讓寒門出貴子,宋朝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源泉

北宋慶曆六年九月,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了一千古名篇《岳陽樓記》,裡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影響千秋萬世,至今仍然是讀書人兼濟天下精神的源泉。

制定國策讓寒門出貴子,宋朝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源泉

范仲淹像

那麼,宋朝為何能讓讀書人死心塌地效忠呢?筆者研究後發現,制定公平的科舉國策,讓寒門出貴子,這是宋朝能讓讀書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秘訣。

拿范仲淹自己來說,他在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參加科舉考試,連三甲都沒進入,只是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僅是考中乙科的第九十七名,只是因為他是“寒儒”,才最終得到照顧成為進士。他這才有機會從一個九品芝麻官——司理參軍做起,一步步為民請命,最終宰執天下,開啟了慶曆新政。

宋朝的科舉制度,相比較隋唐等朝代,徹底排除了門第高低對考試過程的影響,確立了“一決於文字”的公平原則,相當於今天統一高考“只看分數”錄取,比較公平,這使得范仲淹、歐陽修等一大幫寒門子弟受益,登上歷史舞臺。

有學者對兩《唐書》中830名進士的出身研究分析發現:“士族子弟高達71%,而寒素中進士第者僅佔15.9%。”而宋朝,寒門進士佔了多數。以宋理宗寶祜四年為例,這年的《登科錄》,詳細記載了這年中榜的601名進士的家庭情況:417人出身於平民家庭,184人出身於官宦家庭。

在宋朝,你如果出身豪門貴族,在科舉中沒有任何優勢,反而是處於劣勢。因為宋朝在科舉考試中喜歡獎拔孤寒,對權貴子弟採取各種限制政策,比如,宋太祖下詔要求“食祿之家,有登第者,禮部具姓名以聞,令複試之。” 相當於給“食祿之家”的子弟多設了一道門檻。

因為宋朝的皇帝覺得權貴子弟不僅具有優越的經濟條件,還有較為充裕的學習時間,而且朝中有人,瞭解禮儀,知曉時務,在科舉考試中具有競爭優勢。基於這樣的考量,皇帝在同等成績面前,一般會錄取照顧貧寒士子。如雍熙二年(985年),宰相李叻之子李宗諤等人殿試時“皆入上等”。宋太宗最終將他們都列為下等。

而且宋朝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狀元不一般不給貴族子弟。宋仁宗在位期間,一共舉行了13次殿試,其中12位狀元是平民出身。他在賜“新進士”的詩中說:“寒儒逢錦運,報國合何如?”意思是希望通過科考走入仕途的平民子弟能為國效力。

正是因為宋朝對寒門子弟的選拔,使得宋朝的讀書人大多意氣風發,往往政治上有理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文化上有創新——為往聖繼絕學,道德上有追求——為萬世開太平,誕生了很多的思想大家,晏殊、范仲淹、蘇東坡、歐陽修、王安石……他們即便遊山玩水,或被貶謫出京,想的唸的都是人生和世事的大哲理,其“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在華夏大地浩然長存。所以國學大師陳寅恪如此評價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制定國策讓寒門出貴子,宋朝讀書人“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精神源泉

所以說,今天國家提倡文化自信,要復振華夏民族之文化,則必須要讓寒門子弟有晉升的通道,要有更多像高考一樣的公平國策讓“寒門出貴子”,要國人優先,培養出更多的貧困生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