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诗刊》社特别推出大型文化诗歌类节目《诗·中国》,今晚(11月24日)9:20将播出第7期,本期节目主题是“巾帼芳华”。主持人杨澜将和节目嘉宾一起,感受诗歌中的巾帼芳华。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围绕“巾帼芳华”这一主题,本期将解析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秋瑾《满江红》、林子的《给他》组诗第3首、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等多首诗歌。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诗歌灿烂,女性形象如万千星河中的点点明珠。在节目中,嘉宾们将采用多种形式,歌颂那些或身姿独立挺拔,或才情卓尔不群,或气质坚强独立的她们。主持人杨澜说,古往今来,她们用一言一行铸就了中华女性的美德,彰显出中华女性的柔美与刚强!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提到中国古代的才女,就不得不提李清照,她的一些诗词直到今天还颇为流传。本期节目中提到她的那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可以说,这是一首颇具男子气概的诗词。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为了探究李清照的成长经历,节目特意来到济南的“李清照”纪念馆一探究竟。实际上,她北宋末年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下,从小就文采出众。18岁这年,她嫁给了门当户对的赵明诚,两人异常恩爱。在一起切磋诗词,成为了两人婚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婚后,丈夫远游,李清照便用诗词寄托相思,写下了流传千古的《醉花阴》。学者戴潍娜还爆料了一个小故事,当年赵明诚看到这首《醉花阴》,感觉非常佩服,但又想和妻子较较劲。于是自己也写了一首诗词,和《醉花阴》一起送给朋友看。结果朋友只对《醉花阴》拼命点赞,还说其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堪称绝佳好句。通过节目中的解读,我们也看到了“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才情和豪情。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然而,本期节目最大的惊喜莫过于作家、红学家刘心武的亮相。不少观众都是通过《百家讲坛》认识他的,不过这次出名却完全是无心插柳的结果。“当时我是不愿意上节目的,我也不是专家,长得也没有很帅,不想在电视上抛头露面。”刘心武说,“可是编导组跟我说,这个节目收视率不行,要被‘末位淘汰’了。他们播了我之前的一个讲座,效果挺好,就希望我能专门给他们录节目。”于是,刘心武就抱着帮忙的心态登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不料就这么一讲,让他成了知名的“红学专家”。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不过在这期歌颂女性的节目中,刘心武先生不是来讲《红楼梦》的,他动情的说起了自己与母亲小误会。“我的妈妈对我非常溺爱。”刘心武说,自己20岁离家工作的时候,妈妈为她准备了被子。两年后,这些被子坏了,他写信找母亲要新被子。没想到母亲却说,给他寄新被子是学雷锋做好事,以后再坏了就需要他自己解决了,搞得他非常委屈。多年之后,他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母亲是在教育他学会独立生活,不要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分赏诗歌之美,感受中国情怀!本期《诗·中国》还将有哪些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晚9:20安徽卫视播出的《诗·中国》第7期“巾帼芳华”!

作家刘心武《诗·中国》回忆与母亲的小误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