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沉的“恕” 是人类的悲悯情怀

最深沉的“恕” 是人类的悲悯情怀

《恕》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定价:48.00元

“恕是人类最深沉的大悲悯情怀,恕是容纳的边际不断扩大……”8月21日下午在2018上海书展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作家刘心武与读者分享了人生点滴与写作心得。

“鲁迅先生曾在写于1939年9月的文章《死》中宣布:‘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诚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在《恕》一书中,刘心武在序言中提出“恕”这一命题。鲁迅所针对的只限于“怨敌”,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同时,也就“俯首甘为孺子牛”,在揭示知识分子人性弱点的同时,充溢着大悲悯的情怀,而这即为最深沉的“恕”。

人生的大悲悯,是年近杖朝之年,刘心武希望通过散文、杂记、短篇小说等体裁,向读者传达的情怀。

为何要言“恕”?我们都曾在《论语》中读到,子贡问孔子,有没有终生可践行的信念?孔子说:“其恕乎!”在儒家思想中,恕,是推己及人、仁爱待物。我们传统文化里,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的精髓,值得我们遵循。“人的一生当中,除了能恨以外,还要能爱。除了能够对假丑恶抨击揭露外,还要懂得吸纳很多有缺陷、有弱点的社会存在。”刘心武说。

首发仪式上,刘心武坦言:“我因‘伤痕文学’而见知于文坛,那是一种反思、要求变革、以呐喊表达诉求的文学范式,而今我明白,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情绪表达。”著名作家、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作为刘心武的老朋友,也与现场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刘心武的观察:“无论周遭发生多大的变化,都执着而纯粹地进行创作。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深刻地诉说着他对人生、对时代的看法。同时,他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一个细腻的人,一个对朋友、对自己所经历过的时代非常珍惜的人。” 著名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罗岗教授则分享了他对刘心武创作的长期关注和思考:“《班主任》不仅仅具有文学史的意义,从整理阅读史的角度来看还具有文献意义。”他还指出,“《恕》收录了刘心武的小说、散文、研究文章,放在一起有一种笔到之处、信手拈来的从容感。”

据悉,《恕》一书由东方出版中心编辑出版,是刘心武近两年发表的文字的合集,内容包括散文和小说、《红楼梦》和《金瓶梅》的有关研究文章、访谈录和演讲录等。

作者笔触敏锐温润,通过回忆旧友往事,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人群,分享“红学”和“金学”研究成果和心得,展示了作为“文学写作的马拉松长跑者”的文字功底和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