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李固是我國東漢時期的著名大臣,字子堅,漢中南鄭人。他雖然出身於官僚家庭,卻沒有富家少爺玩世不恭、遊手好閒的劣性。他自小好學,為求學問常不遠千里徒步尋訪名師,博覽典籍,結交英賢。在朝廷中,他先後擔任過議郎、太尉等職,為官清廉、正直,對國家忠心耿耿。可惜生不逢時,儘管他赤心報國,卻屢招外戚陷害;儘管他敢於力鬥權奸,卻無辜慘遭冤殺。雖然在東漢初期不允許后妃及其家族過多的干預政治,但從第四個皇帝一和帝起,就開始了外戚專權的局勢,皇帝的廢立直接間接地為外戚所左右。專權的外戚常常故意擁立尚未懂事的皇室小兒為帝,以便把持朝政。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自章帝以後,他們所立的皇帝最大的不超過17歲,最小的出生不過百日。皇帝幼小,皇太后就有理由臨朝聽政,皇太后所依靠的就是外戚,多委任其父親或兄長為大將軍兼錄尚書事,掌握軍政大權。這樣,本來作為皇帝心腹的尚書檯官員就由外戚充任,尚書檯也就成為控制皇帝的工具了。梁冀是大將軍梁商的兒子,他的兩個妹妹先後成為順帝和桓帝的皇后,他們父子倆就是這樣憑外戚的特殊身份登上高位、掌握大權的,尤其是梁冀,竟控制朝政達20年之久。外戚當權,政治非常黑暗混亂。他們任人唯親,賣官鬻爵,廣收賄賂,打擊異己;他們貪得無厭,搜刮民財,中飽私囊,甚至連地方官員呈送朝廷的貢品,都要首先把上等的送到外戚家中,然後把次等的送到宮中。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皇宮

這一切,無不使諳熟漢朝盛世歷史的人感到憂慮,而李固更是憂心忡忡。順帝時,李固30歲,仍在求學,還沒踏進官場,當時,大將軍梁商掌握朝廷實權,極力培植梁家勢力,李固再也按耐不住,立志要為整治朝政、扭轉政局而鬥爭。公元133年,政局出現動盪,又恰逢天災,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李固借順帝徵求民意的時機上書,順帝看了李固的對策後,採納了其中大部分建議,並立即取消了原來冊封養母宋娥的打算。那些負責傳達詔令、掌握文書的皇帝近身宦官聞風也紛紛前來叩頭謝罪,以表忠心,整個朝廷上下頓時肅然。此後,順帝任用李固為議郎,專門為皇帝出謀劃策。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就這樣,李固為實現整治衰落的朝政邁出了第一步。但是弊政的基礎並非一下子可以徹底砸爛的。切身利益受到觸犯的宋娥及其同夥立即就顯露出不滿,不久便向順帝誣告李固。當時幸得大司農黃尚、僕射黃瓊等人及時為李固向皇上申辯,這才使李固免於獲罪,仍為議郎。但不久,李固還是被降職調往廣漢當雒縣令。此後,李固再也沒機會與這個人交鋒。公元141年,梁商病死,梁冀接替了他父親大將軍的職位,把握實權,此人比其父親更為驕奢橫暴。梁冀為了個人利益和地位,容不得任何人來反對他,但李固也無法容忍漢朝在腐敗李固任荊州刺史和太山太守時,平息動盪,政治清明,敢於頂著梁冀的干擾懲處貪官,由此而深得有志之士賞識,他們把振興漢朝的希望寄託在李固身上,在眾多的呼聲中李固又回到京師中任職。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李固依靠那個還能兼聽臣下意見,尚能用人的順帝來進行這場鬥爭。他一到京師,就上疏順帝,力陳用人治國之道。順帝採納了他的推薦,徵用和升遷黃瓊等多個有為之士,並任用李固為大司農,由他掌握國家的財政大權。隨後,大力整頓吏治,對中央朝官,明加考察,對州郡以下的地方官,無能的罷官,違法的治罪,只可惜11歲就當皇帝,現在正想大展拳腳、有所作為,年近30的順帝因病突然死去。這一來,給外戚玩弄朝政帶來了可乘之機,他們立了兩歲的劉炳為帝,是為衝帝。可衝帝在位僅5個月便死了。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皇帝

梁冀又想再立8歲的劉績為帝,這時官任太尉的李固極力反對,他認為要避免過去和帝皇后鄧氏、安帝皇后閻氏等外威利用幼帝專權的歷史重演,主張立聰明而有德行、可以親自主持朝政的清河王劉蒜為帝,但梁冀一夥不僅立了8歲的小孩為質帝,而且向李固發起了進攻。他們縱容曾在順帝時被李固奏免官職的百餘人誣告,梁冀這次雖未下殺手,卻警告了李固:再與梁冀鬥下去,一定沒有好結果。好個質帝,小小年紀卻不是個輕易受人制約的人。梁冀大為不滿,二話沒說把他毒死,準備另立馴如羔羊的新帝。質帝的慘死,激起了李固的鬥志,他誓死要同梁冀鬥爭到底,梁冀不得已,只好召集群臣議論立帝之事。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皇后

在朝上,李固等人推舉清河王劉蒜為帝,這意見得到了群臣的一致贊同,但梁冀心目中的人選卻是年紀才15歲的未來妹夫劉志。這可令他覺得有些難排眾議了。正當他苦於尋求對策時,與李固等有著利益衝突的宦官代表、中常侍曹騰連夜造訪進言,梁冀聽後,即時橫下一條心,按原定方針選定新帝。第二天一上朝,梁冀就氣勢洶泌、語氣逼人,他決意要立劉志為帝,胡廣、趙戒等官員無不為之震懾,李固與光祿大夫杜喬則堅持己見,梁冀不容分說。他再上書繼續爭取,這更加激怒了梁冀,梁冀串聯太后罷免了李固的太尉職務,然後立劉志為帝,即漢桓帝。李固屢次盡忠報國,但在權臣統治下,不僅迴天無力,反而成為權臣非拔除不可的眼中釘、肉中刺。

東漢名臣李固,力鬥外戚匡扶正義,雖遭權奸誣陷卻不低頭

宦官

漢桓帝初立的公元147年,發生了甘陵人劉文、南郡人劉聯合謀立清河王劉蒜、對抗漢朝的事件,此事馬上成了梁冀誣陷李固的最好藉口:李固、杜喬不是堅持要立劉蒜為帝嗎?這次他們必是同謀無疑。在梁冀操縱下,李固、杜喬被冠以對抗漢室的罪名關進了監獄。李固幸得學生及朝官數十人上書請願,得以走出獄門。京師人民為此而狂熱歡呼,嚇得梁冀心驚膽顫。但他還是一手遮天,扣上同樣的罪名把李固再次投進了監獄。梁冀害怕夜長夢多,下令殺害了李固,甚至連他的兒子也不放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