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年——一个安静非凡的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乃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年禧等,口语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春节历史非常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每到春节期间,各地举行各种庆贺活动,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热闹非凡,喜气洋洋。许多活动在景区或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举办,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这些活动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而以民间的居多。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凝聚中华传统习俗精华,彰显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或纳福祈年,或欢庆丰收,或庆贺成就,或赞美良善,或除旧布新,或驱邪攘灾,或拜神祭祖,或欢闹团圆,或朗诵美文,或技艺展示,或歌唱祖国,或赞美家乡,或凝聚力量,或放飞梦想……总之,春节的活动多姿多彩,千奇百怪,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地方政府层面的,还有各地乡村、社区举办的,更多的则是以家族为主体的各类团聚、拜年活动。

春节里的趣事很多,从年前准备办年货、大扫除、贴对联、迎祖先,到节后拜年、拜岳父岳母、拜大舅二舅、串亲戚、访朋友,到参加各种祭祀活动、文化活动、联欢活动,猜灯谜、扭秧歌、唱社戏、耍狮子、赛龙舟等等,种类繁多,要有尽有。

古代过年时间较长,人们从腊月初八以后开始计划、准备过大年的事,一般腊月廿三祭灶开始“忙年”了。新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说法,都有不同的安排,到正月十九才结束。

近代以来,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现代以来,国家规定了春节的假期,比传统的年节时间明显缩短,一般是七天左右,所以,许多人从除夕到正月初六过年,正月初七即开始上班。而广大农村,一般还是要坚持到正月十五,即元宵节过后才考虑出门,大多的人到正月二十以后才开始劳动、忙乎。

当代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工作的人一般还休息不够七天,要提前准备返回工作地。常年在外打工的正月初三、初四就开始动身了,大多的人都会在正月初七前后开始上班。因此,许多人在春节期间的活动会被压缩,只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挑选几家重要的亲戚走一走,大概地看看周围的一些欢庆活动,不能静下心来全程参与。

春节交流问候,不仅升温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也传递着乡亲朋友之间的友情,是人们加深情感的重要节日,是欢乐祥和、欢聚高兴的传统佳节。

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娱乐的狂欢展示。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魅力,也使许许多多的海外华人得以在异国他乡能纵情享受春节的快乐。

今年的春节不一样,特别冷清,非常安谧,异常文静,而且空前的安然和寂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是破天荒的,也可能是空前绝后的。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是首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

兰州是一座寂静的城市,听话的城市,安全的城市。

正月初一晚饭后,笔者例行散步,街上行人稀少,寥寥无几。从兰大到盘旋路,到广场东口,再从平凉路折到甘南路返回,到天水路,到麦积山东路,到定西路东口,一路上遇到的行人不到150人。马路上车辆稀少,行人三三两两,非常少!走几百米才能碰到几个,在兰大周围遇到三四拨外国留学生,有十几人,在盘旋路周围先后遇到二十几个人,在甘南路东口华润万家超市门口附近看到几十个人,在麦积山东路四站路上仅遇到十几个人,在定西路东口遇到五六个人,一路上遇到的人不到120人。而平时这个时候这一路上一般要遇到成千上万的人!往年正月初一的晚上跳火堆的,放鞭炮的,看烟花的,逛街的,在这相同的路段至少有几万人!真是天壤之别!说明这是一个听话的城市,知性的城市,理性的城市,安全的城市!

为了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了不叫大家担心,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六,窝在家里,没有出门,每天看书、思考、写作。每天多次在窗口看兰州城一隅,兰大校园非常安静,平时兰大体育场晨练的人很多,如今空无一人,麦积山东路静悄悄,会宁路整条街很清静,麦积山路和会宁路十字路口几乎看不见过斑马线的人,街上行人稀少,车辆亦少,只有街边的树木在坚守。打开窗户,阳光明媚,灿烂夺目,空气清新,微风轻轻,暖意绵绵,格外亲切。这就是金城的缩影。我想,其他城市的景象也和兰州大致相同。

通过视频看到,银川市区满目空寂,昆明市区一片冷清,天水闹市区空空荡荡。甘谷县的街道上鲜有车辆,秦安县城如此,武山县城如此,会宁县城如此,所有的县城可能都是如此这般。

通过和亲戚朋友电话聊天,了解到广大农村也是一样的安静和冷清,家家户户,待在家里,互不串门,也不走动。家与家之间竖起了无形的篱笆,村于村之间设置了有形的栅栏,当然,这是正确的做法。不仅如此,许多村落之间设起了路障,甚至还挖断了村路,彻底阻止了与外界的交流和往来。

这次疫情其实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理智的看待,客观的分析,真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者估计不到总人口的万分之一,也许只有十万分之一左右,但由于谁也不知道谁是万分之一,就把所有的人假定为怀疑对象,更由于人人惧怕感染,也可能担心殃及家人,所以,所有人都表现出空前的紧张和异常的焦虑。

各种关于疫情的资讯铺天盖地的袭来,莫名其妙的各种信息在互联网的飞速传递中无限放大,甚至被全民的焦灼推向及不正常的边缘,恐怖阴云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乌云盖顶,阳光失辉,空气紧张,情绪张皇。

可疑的万分之一彻底打败了百分之百的心有余悸的大众,羊群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这种恐慌气氛,从而出现了人人不敢出门,个个不愿下楼的状况。不管北上广深,还是西安重庆,不管北国东方,还是南京西京,不管省会市府,还是县城乡镇,不管村庄街道,还是社区庭院,都是一样的冷清,一样的寂静。

长城内外,一片蛮荒,大河上下,满目苍凉,村寨左右,人迹罕至,小区周围,门可罗雀。从来没有过的寂凉,从来没有过的忧伤,从来没有过的慌张,从来没有过的现状。

这是一个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节日景象,这是一个注入历史史册的别致非凡的年节。值得思考,值得究量。

这次重大疫情考验着每一个国民的耐力、良心,洗涤着每一个人的大脑、灵魂,将对今后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将对以后的饮食文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自然的关联,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各级地方行政长官遇到重大疫情的临机决断能力的考量等等方面,产生深刻的思考和全新的要求。吃一堑长一智,受一难铭一训。将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的力量,将短暂的损失转变为长期的收获,趋利避害,弃祸求福,则百姓之福,家国之福也!

为此,笔者从除夕开始筹划写几篇关于重大疫情引起思考的系列文章,已经发表的有:《野味的悲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的思考》,《浅谈分餐制的必要性——落后的餐饮文化必须改进》,《生命是最基本的信仰》,这些文章真切地反映出本人对国家的热爱,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关切,对人民的关心,对生命的珍重。希望所有人都能发自内心的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因为命运共同体已经将大家紧紧相连,信息时代将所有人联系在一个链条上,关心你我他,大家是一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许多多的人常年累月地处在紧张的工作之中,处在不敢停息的奔跑之中,难得有几天休息的时间,这次长假,虽然是被动的,但也非常罕见!正好放松心情,冷静思考,认真筹划一下未来的路。短暂的停留不会拖延慢慢长路的跋涉,片刻的歇息不会影响最后的冲刺,适当的补充一下能量,也许对即将的征程更加有用。

热爱祖国相信党,冠状病毒定消亡。

太阳出来了,乌云吹散了,魔鬼消灭了,大家安全了。

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在一个不一样的春节中再次起航,走向梦想的远方,实现人生的理想。

2020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于金城寓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