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樓市甦醒,會迎來“報復性”買房嗎?


株洲樓市甦醒,會迎來“報復性”買房嗎?

疫情之下,樓市冰封,各大售樓部暫停開放。2月,國內部分城市甚至出現了零成交。如今,疫情緩解,記者近日走訪瞭解到,城區各大樓盤又逐漸熱鬧起來。

業內人士介紹,隨著項目、人員復工,市場整體逐步回暖,成交表現較好,株洲房地產市場繼續表現出平穩發展並逐漸向好的態勢。

政策

堅持“房住不炒”方針

幫助房地產行業渡過疫情難關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房地產企業陷入困境。3月,我市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促進房地產業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去年年底,我市曾出臺《進一步推進房地產領域“溫暖企業”行動若干政策》,放寬人才購房補貼資格,實施購房契稅補貼(市財政補貼契稅50%)和地下車位購買補貼(補貼1000元一個)等舉措,該政策原計劃執行至今年2月29日。然而,受疫情影響,春節以來,株洲大部分售樓部未對外開放,經綜合考慮,該政策執行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5月31日。

此外,我市還推出了臨時放寬預售資金監管,符合條件可提前辦理預售許可,房產企業可緩繳公積金、可延期納稅申報等系列優惠政策。

從全國來看,央行加大融資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穩定市場預期,對房地產行業發展具有一定利好效應。

“從各地出臺的政策看,都是側重於保障樓市的穩定發展,幫助企業渡過因疫情而來的難關,而不是救市。”業內人士認為,相關部門雖然有扶持政策,但在“房住不炒”和“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主基調下,未來不可能出臺對樓市過寬的“放水”政策。

市場

信心逐漸恢復

樓市成交量持續回升

春江水暖鴨先知。樓市甦醒,從土地市場開始。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1-3月),全市共完成土地使用權出讓項目48宗,雖然項目宗數較去年同比減少10宗,但交易金額為25.02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4.64億元,增幅22.77%。其中,萬達廣場等商住項目拿地功不可沒。

商品房銷售方面,記者瞭解到,城區各樓盤的營銷中心都已經陸續恢復營業,看房的人逐漸增多,整體成交量開始上升。

“本來計劃春節後買房,一拖就是兩個月。”昨天,在神農城附近某樓盤看房的方女士告訴記者,她和丈夫準備要二胎,看中了一個160多平方米的戶型。

“飯可以不到酒店吃,電影可以在家看,但買房的需求,不可能因為疫情而消退。”一位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只是讓大家的置業計劃延後,真實的買房需求,會在市場解封的第一時間進入。“3月中下旬以來,營銷中心的到訪量已經穩步上升。”

為爭奪客戶,開發商正在發力。2月,城區只發放了10份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但從3月到現在,城區已經發放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近50份。優惠方面,高科房產、華晨地產、碧桂園、恆大、型格等眾多樓盤都推出了大力度讓利。

從全國看,多家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各大城市從3月中下旬開始,市場復甦的跡象較為明顯,目前總體交易規模已恢復至往年的七成左右。

“國內復工復產進程在加速推進,疫情對交易市場的負面影響在逐步減弱。”貝殼研究院分析,市場普遍預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仍然有下行空間,部分觀望客戶也將抓住利率下降的窗口期加速進入市場。

預測

房企“以價換量”

或是入手好時機

樓市開始復甦,不少項目集中入市,對於購房者而言,現在會是買房的“窗口期”嗎?

“不可否認疫情會對經濟及樓市帶來衝擊,但這只是暫時的,很可能出現短期的‘報復性’買房。”業內人士陳齊認為,第一季度房企業績嚴重受損,部分項目會推出特價房,一方面保持項目人氣,另一方面也可以彌補業績。

“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中,對住房空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就琢磨著換房。”業內人士車德銳認為,疫情之下,房企迫於全年業績以及資金回籠壓力,仍會堅持“以價換量”策略。而這對於購房者而言,也是一個難得的入手好時機。預計疫情結束後會出現一波買房熱潮,但持續時間並不會太長。

從株洲的情況來看,城市發展趨勢及樓市被積極看好,即使沒有疫情“黑天鵝”的出現,也依然是買房的好時機。“預計4月樓市成交會得到明顯恢復,5月可能會出現量價齊升的現象。當然價格也不會爆漲,平穩上升是主流趨勢。”車德銳說。

另外,從過去多年的情況來看,株洲樓市是理性的。所謂理性,就是優質的項目會受到市場的追捧,素質一般的項目則需要一定時間消化,疫情不會改變這一趨勢。近期,房企加推的幾個優質項目,價格並沒有下調,但市場反饋依然熱烈。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房企的競爭力還是在於產品是否優質。

株洲樓市甦醒,會迎來“報復性”買房嗎?

來源/株洲晚報 記者/周高平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熱線:18173385049(李記者)、15907333036(舒記者)

株洲樓市甦醒,會迎來“報復性”買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