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就在前几天,韩寒发布了一条微博,“今年第一次在体育场的训练,感觉快到夏天”。文字下方还附上了自己的跑步成绩以及近照,刚一发出就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网友们纷纷给韩寒留言,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其中就有人回复: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有意义,你以为字比你写的好的,可是他写文章更好,你以为写文章比他好的,他开车更好,你以为开车比他好的,他拍电影更好,正在你以为拍电影比他好的,他身材比你好,一步跟不上就是步步跟不上,看我昨天的评论多好。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而有人也做了韩寒前后身材的对比图,回头再看看自己的肥肉,没有人家有财富有才华,现在终于有一样可以超过韩寒了,那就是肚子上的赘肉,我们的人生真的是惨不忍睹。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有人觉得,韩寒可能真的是天选之子,要不人家怎么就这么厉害呢?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真的就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了。

为啥韩寒干啥都能成功呢?

韩寒又发长微博进行了解释。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了解韩寒的人应该都知道他闪闪发光的人生经历。当初辍学玩儿赛车,写书、做导演拍电影,他做过很多一开始别人都觉得无法实现的事情,但是最终的结果都证明了一句话,那就是韩寒行!

而韩寒之所以能够如此,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信念感。就像韩寒在微博里说的那样,人类力量和意志的本身,才是一切的源头。

而力量与意志力想要得以发挥最大的作用,那就需要强大的信念感的支撑。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一聊信念感的问题。

什么是信念感呢?

在生活中,我们似乎很少提及信念感,实际上,不论是对于什么职业,什么身份的人,信念感都极其重要的。

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中,导师章子怡和赵薇都曾提到过信念感,章子怡认为“演员要有信念感,要相信自己的角色”。

李冰冰也说过,“演员是个人,不是台机器,演员需要有信念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好演员,只有这样,才能把演员这份职业做好。”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信念感,就是一个人对某种观点的坚定不移的确信与信任。

作为演员,想要成功,就要相信角色,相信自己能成为好演员,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也是一样,我们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而这种信念也就是我们成功的基础。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就曾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很多父母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如何,担心孩子考不上好的大学,但是我们从很多事情中都不难看出来,仅仅学习成绩好,是无法支撑起孩子的一生的。

而且,越是父母在功利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就越是脆弱,一帆风顺的时候,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而带着这样的态度也很难生活得幸福。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看到孩子轻易就被挫折打败,父母会气愤,觉得孩子不坚强不努力,但是却不知道孩子其实因为没有信念感。

《月亮与六便士》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

而这一点欠缺就是信念感。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信念感呢?

从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大赛开始,韩寒就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之后,他选择辍学,开始写小说。在十年之间,韩寒连续写了6部小说,9部文集。

作为坚持更文的创作者,我们都知道这么高的产量,并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做到的,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更重要的是,在你创作的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放弃。想要坚持下来,就需要强大的信念感。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如何来帮助孩子培养信念感呢?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虎妈鹰爸,逼着孩子去做那些连成年人都未必能做得到的事情,借此标榜自己教育的独特性以及孩子的特殊性。

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可以更加坚强,更加优秀。但是,这种逼迫的行为却未必会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引导,反而会让孩子因为感受到不到父母与自己之间的情感连接。那么,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仅会感觉到无力,甚至会因为感受不到父母提供的支持力量,而更加痛苦。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环境应该是抱持性环境。著名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认为抱持性环境,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肯定,不贬低、不评价、不限制,如果他做不到的时候,就给予孩子一定的帮助,与他一起共度难关。

如果父母可以提供这样的环境,孩子在遇到问题跌倒的时候,他会感觉到有父母的帮扶,这会让孩子感觉到支持,从而有力量站起来。

其次,父母要告诉孩子对错,而不是“你随便吧”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让孩子往东,孩子非要往西。有时候父母会大喊大叫,训斥孩子不听话。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因为看过很多育儿书,觉得要给予孩子自由,所以告诉孩子“你随便吧”,然后我们就会看见孩子愣愣地呆在原地,无所适从。

在《妈妈是超人》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邓莎的儿子大麟子问,自己是应该用左手写字还是右手写字,妈妈说喜欢左手就左手,姥姥说必须用右手。

而妈妈和姥姥还因为这件事情在孩子面前吵了起来,最后,妈妈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吧”,而姥姥则气呼呼地走了。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对于还不懂事儿的孩子,他们没有能力辨别什么是对的,所以我们若想培养孩子的某一种行为,或者说想要帮助孩子建立信念感,让孩子能够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就需要父母的支持。

此时,父母就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不断地去帮助孩子坚定信念,这样孩子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才会知道怎么去做。

如果父母只是发脾气,或者不给出明确的答案,孩子不仅不知道怎么办,甚至还会出现一种感觉,认为“父母是不可靠的”“关键时刻我是指望不上父母的”,那么最终不仅无法培养孩子的信念感,甚至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最后,父母要告诉孩子,“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韩寒曾经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他自己也说过,如果当初能够好好练习,他已经是可以达到国家队水平的。但是,之后因为喜欢赛车,他放弃了跑步。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某一次的放弃就会是“永别”,哪怕事后有人提起当初你有多么辉煌,希望你重新捡起希望的时候,我们大多数的反应也不过是,“还是算了吧,那都是年轻时候的事情了,早就老了”。

韩寒30岁重启跑步,5公里18分钟,有一种人就是干啥啥都成!

但是,在韩寒身上似乎就不会有这样的限制,时隔十年,他还是以专业的态度回归到跑步这件事情上,哪怕不是为了成绩,仅仅是为了健康,这样的态度一直值得我们学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

生活就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你愿意付出,那么它就会给你回馈。而当你不愿意努力时,它就会把属于你的一切都是拿走,无论你是否已经穷困潦倒。

所以,当你抱怨生活不公的时候,其实最应该做的是看看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当你觉得人生痛苦的时候,不妨从现在开始就去努力尝试,就像别人说的那样,“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陆北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儿师,宝妈一枚,多平台签约作者,致力于用最直白的讲述,让父母了解最深奥的育儿知识,陪孩子一同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