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小孩子喜歡哭鬧,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頭痛,覺得孩子的麻煩事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有經驗的媽媽總能從孩子的哭聲中聽到他的需要。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一些寶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本來睡得好好的,忽然開始哭鬧,很多家長以為是寶寶做噩夢了,過一會兒就好。其實不然,寶寶有可能是患有“兒童夜驚症”,父母別不在意。

夜驚症的症狀

雖然兒童夜驚症不能稱作是一種病,但他卻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成長。

4-10歲的孩子中,有1%-3%的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中以5-7歲的男孩居多。夜驚症其實是一種兒童睡眠障礙,一般表現為兒童在熟睡後的兩個小時內,忽然驚醒開始大聲哭鬧,甚至還會含糊不清地說一些話、手舞足蹈等等。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這個時候寶寶的意識完全不會受外界影響,無論家長做什麼都是沒用的。到了第2天,寶寶又會忘記前晚發生的事,就像單純是做了一場噩夢一樣。以下這3個方法,教你應對“兒童夜驚症”

家長應該怎麼做?

1. 如果表現正常,則不必擔心

“兒童夜驚症”不是病,只是兒童在身體和心理發育的過程中,正常釋放的信號而已。如果孩子只是在半夜哭鬧,那麼就可以視為表現正常,不必擔心。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不過家長不要因為孩子的吵鬧而把孩子吵醒,不然孩子會因為睡夢中驚醒而受到影響。家長只需耐心等他長大一點,“夜驚症”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了。

2. 如果持續時間過長且影響白天狀態,建議到醫院檢查

正常來說,“兒童夜驚症”只是寶寶睡夢中會發生的事,就像是做了一場夢一樣,對於寶寶白天的狀態是不會造成影響的。不過,一旦寶寶連續出現夜驚症的情況超過一個月,而且影響到了白天的精神狀態,那麼家長就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去做一個全面檢查了。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寶寶白天的精神狀態受到影響,對於他的神經發育不是什麼好事,還是依靠外物幫助他儘早克服比較好。

3. 合理預防

說到預防,其實就是培養寶寶健康的作息習慣,增加寶寶的運動量。這樣寶寶不但能夠增強體質,還能促進腦部神經遞質的平衡,有助於他的睡眠。健康的作息和適量的運動,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能給寶寶的健康成長鋪平道路。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同時家長也可以利用睡前故事來幫助寶寶提高睡眠質量,讓寶寶在富有色彩的美好故事中入眠,不但能給他舒適的睡眠體驗,還能夠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家長們必備的良方。瞭解了兒童夜驚症,才能對寶寶的身體變化迅速適應,更好地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熟睡的寶寶忽然開始哭鬧?可能不是做噩夢,“兒童夜驚症”要了解

給家長們推薦這套《小故事大道理》,全套共4冊。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推薦兒童讀物,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教會孩子成長、做人的大道理。

書頁內使用彩圖、大字加上拼音標註,讓寶寶從聽故事慢慢學會講故事。每天一個睡前故事,讓寶寶安心入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