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耳中,我們口中的ICU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ICU(重症監護室)醫生,平時閒下來就在今日頭條寫一點通俗易懂的醫學知識,因為工作忙,一直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剛過中秋節,節後我休了兩天班,前段時間送走了一位患者,心情也很沉重,今天,給大家說說醫院中的特殊科室---重症監護室。

進重症監護室的患者,病情都非常嚴重,說句不中聽的話,很多進ICU的患者,一條腿已經跨進閻王殿了,而我們ICU醫生,乾的就是跟閻王爺要人的活,往前一步,是萬丈深淵,後退一步,可能就險象環生。

你們耳中,我們口中的ICU

前段時間,我接管了一位心跳驟停、心肺復甦術後的患者,70多歲的老爺子,進監護室的時候就是深度昏迷狀態,除了有自主呼吸(呼吸機支持下)、自主睜眼以外,沒有任何反應,在醫學上,我們稱之為醒狀昏迷。當然,這只是心跳驟停以後大腦缺血缺氧性損傷的表現,再不濟也不會取人性命,至少可獲得植物生存的結局。可是,老爺子還有嚴重的肺部感染、胃腸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等等,儘管我們用上呼吸機、用纖維支氣管鏡給他吸痰、做肺泡灌洗、用上血濾機、抗生素、輸蛋白、輸營養液...能用的生命支持手段都用上了,可他的病情還是日漸加重。

你們耳中,我們口中的ICU

每天探視的時候,我都要跟患者的兒子、兒媳婦(真是個好兒媳婦)溝通病情,因為患者的兒子工作太忙,平時跟他兒媳婦講的更多一些,兒媳婦也是50多歲的人了,我習慣叫她阿姨,意在消除她對我的距離感,而她每天見到我必定會掉眼淚,眼睛都哭紅了,不必多講,她真的心疼自己的公公。而我,能做的,除了盡心盡力給患者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以外,也要客觀的告訴她,老人的病情到了什麼階段。就這位患者而言,我們全科討論了好幾次了,真的是回天乏術。儘管患者家屬對病情已經完全瞭解,但家屬還是留存著最後一絲希望,希望出現奇蹟,可能這時候情感已經大過理智。

你們耳中,我們口中的ICU

作為醫生,面對這種患者、這種家屬,我們內心又何嘗不是萬分糾結!看著患者病情一天天惡化,看著家屬痛哭流淚,其實這時候,我已經融入這個家庭的這段遭遇,可是很多疾病,尤其是複雜、危重的疾病,有時候不是我們目前醫療水平下能夠解決的,醫學不是萬能的。

後來,在我休班的時候,老人心跳停了,是我的同事陪老人走過了最後的旅程,我不知道老人走的時候家屬是怎樣的痛苦與不捨,但畫面我想象得到。因為,在重症監護室,我見過太多的生離死別。是的,當我們把一個危重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時候,我們心情無比喜悅,當患者因病離世的時候,我們也心痛不已!

重症監護室,一直上演著或生或死的現實劇本,在這樣一種工作環境中,有著一幫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醫生,可能我們平時不苟言笑,但患者及家屬的遭遇,我們感同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