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胃潰瘍現在聽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在20多年前還是個令人談之色變的疾病,經常與恐怖的胃切除術聯繫在一起,這是因為藥物治療效果不良,常常發展至出血、穿孔、狹窄等嚴重併發症,而只能部分的切除胃。

胃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胃潰瘍的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有長期服用刺激胃黏膜的藥物,或是經常飲酒吸菸等,也會引起胃潰瘍,並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那麼,患上胃潰瘍以後,一般會有哪些症狀出現?又該怎麼改善好?下面就來深入瞭解一下吧!

一、胃潰瘍的症狀表現

1、上腹部疼痛

這是它的主要症狀,多位於上腹部,也可出現在左上腹部或胸骨、劍突後。常呈隱痛、鈍痛、脹痛、燒灼樣痛。

胃潰瘍的疼痛多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1~2小時後逐漸緩解,直至下餐進食後再復現上述節律。

2、出血

出血是胃潰瘍患者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出血可表現胃大便像柏油樣,也可伴有嘔血現象,大出血時甚至會出血暗紅色血便。

3、噁心嘔吐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噁心、嘔吐多反映潰瘍具有較高活動程度,患者嘔吐後會有輕鬆感,這種症狀多出現在早上,由於嘔吐物中含有隔夜的食物,所以患者經常會感覺到有酸餿的氣味。

4、噯酸、燒心

噯酸在胃潰瘍的症狀中屬於比較多見的,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燒心則實質上是胃灼熱感,患者心窩部可能會經常感覺到疼痛。

二、潰瘍與癌,如何聯繫

胃癌潰瘍按發生機制包括兩種:

一種是由於遺傳、飲食、長期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率約1%-3%)等誘因的作用,已經發生胃癌了,胃癌細胞因為生長過於旺盛,腫瘤組織供血供氧跟不上,部分癌細胞被“餓死”,從而形成潰瘍;

另一種是原來的潰瘍長期不愈,潰瘍周邊細胞受炎症等各種因子長期刺激,發生異變,變成了癌細胞,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潰瘍“惡變”,這種情況一般幾率不高,不到1%。雖然這兩種胃癌潰瘍形成過程迥異,但治療和預後卻是殊途同歸的,臨床上也一般不用予以鑑別。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三、罹患上胃潰瘍,怎麼改善好?

1、通過胃鏡檢查,確診是胃潰瘍以後需要用抑制胃酸保護胃黏膜的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要用抗生素藥物治療。

隨著質子泵抑制藥物的開發、幽門螺旋桿菌(HP)與胃炎、胃潰瘍發病關係的明確,胃潰瘍的治療,現今標準的內科“四聯療法”,即一種抑酸藥+一種鉍劑+2種抗生素,已能治癒絕大部分的消化性潰瘍,並使潰瘍復發的幾率大為減少,成為潰瘍病治療的里程碑。

2、要注意補充微量元素硒。硒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硒的含量,能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而且還有助於修復胃粘膜。

上腹疼痛,脹氣噁心?警惕胃潰瘍,潰瘍治不好,小心胃癌來報道!

硒有著高吸收、高利用率,可快速提高人體含硒酶活性,幫助阻止胃黏膜壞死,促進黏膜的修復和潰瘍的癒合。

3、平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若不注意飲食衛生、偏食、挑食、飢飽失度或過量進食冷飲冷食,或嗜好辣椒、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都會導致胃腸消化功能紊亂,不利於潰瘍的癒合。

所以要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飢飽適中,細嚼慢嚥,這樣才有助於促進潰瘍癒合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李曉亭,胡伏蓮.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新藥雜誌,200211(6):443-446.

[2]田華.消化性潰瘍[J].河北中醫,2009,31(10):1598-1599.

[3]王莉,王娟.臨床常用胃潰瘍藥物研究現狀及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01,10(3):161-16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