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作者 | 谢礼恒

相关作品图及老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录音整理、设计 | 张涵

“夫云出自山川深谷,故石谓之云根。”

可能学国画出身的艺术家孟涛最理解“云根”的含义:这个说法并非一个修词语,甚至也不是一种具有诗意的意象,而是诠释了渗透,即通过生命气息的流动使所有存在物互相交流,使其从内心联系起来。说穿了,这是由经历、生命体验而得出的一种精神共鸣。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88年孟涛在川美大二期间创作《剃头人》和《喝药人》作品前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88年孟涛在火车上画速写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88年在古蔺县赤水河边

点击图片深入阅读:《孟涛:情绪记忆与独有之谜》

和孟涛这样经历的艺术家对谈,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他的绘画经历复杂又单纯,他的作品里有光,有山峦的本色,和那些室内乐一般的小品气息不同。到后期作品里,他的才华更显得缤纷热烈,准备吞噬一切。能想见他即将在今年于蓝顶美术馆举办的个展《物欲苍生》里那些孤绝又深沉的作品,透着怎样的反思与自省。

孟涛的少年时代好似一个“另类”,寡言少语,带着一种天生的对运动的犹疑性做出的拒绝,他的绘画天赋是孤独赋予的,这更令人着迷。他经历过环境的磋磨与辅佐,也成为学院派的“技术流宠儿”,他的创作丰富多样,这又是他喜欢富于变化的性格所致。当然,作为西南地区当代艺术家里的佼佼者,他也一度有数年的彷徨期,那份迷思直到现在更成为他的思想财富。他所经历的那一面,只不过是度过徘徊步入崭新阔展阶段所做的一个缓冲而已。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艺术家:所有的经历在脸上,所有的才华在画里。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孟涛少时性格多少有些孤僻,这与他的出身有关。他生在一个“右派分子”家庭,三兄妹从小在外婆家长大。1957年,孟涛的父亲下放到老家万源丝罗乡,“父亲原来在县上是那种风光得很的人,20多岁就是当时的区上干部。”

父母的感情一直不是很好,从小学到高中,孟涛最熟悉的家庭性质归类就是“黑五类”。直到高中他才第一次见到父亲,可他始终没有叫出“爸”这个词。“那个时候自然而然是有种自卑感的,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性格,身处那个奇怪的年代,一直抬不起头来。”

多年之后忆起那次没有重逢的“会面”,让人想起很多年代感十足的场景。当时孟涛的父母已经分居,不来往有20多年,但并没离婚。那个年代造成的这类“特殊家庭”并不少见。更早一些的时候,孟涛跟父亲有一次远远的相望,但他们没有完成煽情的对视。双方都知道,但都不敢去打招呼。他与父亲分身在县城唯一主街道的两边,一边住着外婆,马路另一头就是当地的“百货公司”,共两层,一楼是商店,二楼是职工宿舍。当时孟涛的姑妈就住楼上,

“小学有一次我放学回来,舅舅和外婆都告诉我,说我爸爸来了,就住在我二姑那。那时的我好奇、神秘、自卑,都夹杂在心里。情感特别复杂。小时候我母亲给我们说的,只要有人问起我父亲,就说‘没有爸爸’。我晓得父亲是右派分子,在乡下。可这是不能对外说的。”

孟涛记得一个细节,父亲1979年准备回家前,给他买了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在他印象中,这套定价20多块的丛书厚厚一摞10多本,分科细密,沉甸甸的,有种“豪华到眩晕的感觉”。

1980年,孟涛的父亲终于在二姑和其他亲戚的撮合下和家人们住到了一起。直到1991年,他的父母终于分手。那个时候,孟涛的母亲在万源白沙镇供销社工作,父亲和弟弟则在新华书店上班,他在文化馆画画过活。日子过得照例如清水,平静缓和。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在他1987年考上四川美术学院前的八年,孟涛身上发生了很多事。其实孟涛是1986年第一次参加的高考,第二年如愿考上川美。1980年至1987年这段时间,孟涛在达州很出名,他参工去了文化馆。“如果达州要写美术史,那段时间我的经历也应该能被写上去。”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91年川美国画系毕业同学留影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他初中开始画画,“孟涛”这个名字在万源县城已算小有名气。初一时,万源中学有个图画小组,那个时候的小组都是画“大批判”专栏,画宣传画,另外有些学工学农的“创作”,还有就是画领袖像,这个工作在县里,都是孟涛和他的美术老师“承包”了的。那个时候的规矩,画领袖像是必须要画“像”的,不然就是“犯错误”。由于他当时家庭出身的身份,他的老师自然是顶了巨大压力才帮他争取到那个光荣的任务,

“之所以让我画,是因为我是画得最好的。”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和川美国画系同学合照(左一为孟涛)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和川美87级国画系同学(左一为孟涛)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孟涛的这段经历。当时他父亲已经平反回家,被调到工农区新华书店当经理,母亲也调回来。他也就顺理成章被调到文化馆,拿着一份稳定工资。工作职能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群众美术教育”,同时也做整理文物、举办活动等工作。他当时主要负责美术创作部分,这样也就能参加很多地区及全国性的展览活动。当时的美术创作活动充分体现着集中制的特点,每逢全国展览时,当地会把全区的美术工作者组织起来构思主题、创作。1983年孟涛入得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这期间在达州就有不少创作经历。母亲也很支持他画画。“她在供销社时,基本每月才见我们孩子们一次。其实家里在物质生活上一直都没有问题,只因了家庭成分的原因,可能导致了我不爱说话的性情。那个年代,不爱说话我就只有在家待着,我喜欢画画。”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速写手稿 1991年

在1981年至1987年期间,孟涛主要参加地区上组织的木版画创作。那段时间达州几乎八成画画的都转变为版画创作。他由于业务能力突出,很快进入达州的“官方创作群体”,那里面年龄最轻的也有20多岁,他在里面最小,18岁。“木刻很难接触到色彩,似乎也导致了我当时在色彩方面反应有些迟钝,这也促使了我在考四川美术学院时选择了中国画系。那时开始,我喜欢素雅的,画山水较多。”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速写手稿 1997年

孟涛平静的叙述,一定隐藏着当年颇多精彩绝伦的细节。表面轻松的文字,确实无法呈现他当年的意气纵横,其实那时他也画油画。在他高中毕业那年,在北京、上海巡展的“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展”对他影响很大。这应该是当时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油画展,对全国画画的人来说,影响都很大。据说当时观展都有名额限制,各省市美术家协会的会员可优先观展。“我当时胆子大,1978年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一下火车就去看展,晚上住的地方都没有,还是去火车站广场睡的‘报纸地铺’。第二天才找到一个招待所匆匆住下。那时也单纯,一个人出那么远的门,好不容易到了北京,除了看展览,连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没去。”

接着,在上海,一场名为“法国250周年绘画展览”他也千里迢迢地去了。“这两次观展对我的油画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似乎一下就全醒悟了。我觉得这跟宣传画是两回事。那些让人魂萦梦绕的油画,上了墙,没有颜料块面的画面,是可以反复罩染的,感觉高级很多,质感和透明感一下就出来了。”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右为《垛草》(朱尔·巴斯蒂安-勒帕日 1877)

现藏于巴黎奥赛美术馆的一件沙龙作品《垛草》(朱尔·巴斯蒂安-勒帕日 1877)成为当时孟涛和其他众多画画的人的精神家园。它跟随“十九世纪法国农村风景展”来到北京和上海。当时“文革”刚过,中国油画家似乎都看呆了,一张脸能画到这么神形毕肖、丰富细腻,不可思议。现在大家都忘记七十年代的情境了,其实那次法国画展中珂罗和米勒的小画直接影响了陈丹青画出了日后的《西藏组画》。陈丹青回忆,

“而勒帕日的这幅《垛草》直接影响了中国南北各地几位50后、60后的画家,从此中国油画出现了丰富细腻的技巧、画风,他的《沟通》(1875)、《收获时节》(1880)、《第欧根尼》(1873)、《十月,收获土豆》(1878)、《可怜的男孩》(1881)……让人过目不忘。勒帕日可能一点都不会想到,他的画影响了一百多年后的中国油画,可是有些中国画家不太会承认自己受了谁的影响,我认识那些艺术家,我想他们应该不会忘记勒帕日吧。”勒帕日当时还有一幅名作,《聆听圣音的圣女贞德》(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879年),按照陈丹青的回忆,他怀着矛盾热爱这幅画,“就像我怀着矛盾的心情爱着列宾、爱苏里科夫,勒帕日既是绘画的高手,又是描绘情感和内心的高手,这幅《圣女贞德》既画出了村姑的质朴,又画出了神圣感。而花园中暮色四合,草木有情的神秘感更是动人。”现在,孟涛还能清晰地记得当时这些作品给他的震撼。那幅《垛草》,他来来回回看了4次,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夕照 布面油画 40cmX30cm 1990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山雨欲来 布上油画 81x65cm 1990年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出山 布面油画 130cmX97cm 1992

直到1984年,孟涛正式开启了他的油画创作。他的第一幅油画取名叫《山妹子》,这是一幅通过照片对照摹写加改画转换过来的作品,内容中心是山里一位姑娘背着柴走在乡间山道上。那幅画充满了法国农村风景画的情调,甚至某些局部就是向勒帕日的《垛草》致敬,作品一拿到当时达州一场专项油画展上,就把所有人都震惊了。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其实孟涛在这之前“考美院”的愿望并不强烈,他的基本功似乎也能胜任很多的木刻创作。那时对考试的规矩他也不懂,达州当地也没有一个画画的是真正科班毕业的。后来,当地请了美院的老师来讲课,江碧波老师就是其中受邀来讲课的老师之一。

“她带着我们去画写生。那时照相还是少的。江老师看到我画的速写很吃惊。之前我最多就是些临摹而已,手倒是很熟的。速写必须要‘手熟’,现在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也许才能达到当时的状态。当时,江老师就鼓励我考美院,说我‘这个娃儿简直是个神童’。”

那一年,是微风徐徐的1985。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89年在阿坝草原

1986年,孟涛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可惜外语不好,单科要求没达标,第一志愿没考上。第二年直接报考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值得纪念,他考上了。作为一开始没有素描、水粉等科班基础的他,一开始就缺了这一课。

在考美院前,小个子的孟涛在黄桷坪住了一个月,就住在现在版画系系主任邵尚义的宿舍里。说是小住,实际上就是“考前集训”,那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专业水平猛涨,可以说是“从70分到了90分的水准。”当年他色彩考了95分,创作96分,素描有点失常,考了89分。“我和碧娃就是考川美时认识的。”

孟涛口中的“碧娃”就是后来他的夫人、雕塑家李如碧。她跟油画家、画肖像很厉害的那个秦明是老乡,也跟孟涛情况类似。当时几个人都去考川美,遇到李如碧也在找宿舍,孟涛就主动提出来把自己在邵常毅老师那里的住处让出来,让李如碧跟另一个女生一起住,他则换到了另外的一间。这一来一去,老住处还有很多孟涛挂在墙上的习作,“我经常回去看画,取东西,也就变相促进了我和碧娃的关系。在大学毕业后我们就结了婚。”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巴山之颠 素描手稿 1994年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巴山之颠 布面油画 210cmX170cm 1995

孟涛1987年进得美院时,劲吹多年的“川美风潮”已算低谷期。但他倒是觉得那是美院最值得怀念的年代,学风和人文环境非常宽松。“那时每人都充满希望,每人都在学习西方艺术家的绘画。”

如今孟涛工作室茶室的墙上,装裱着一件小小的手稿。这件圆珠笔素描是他后来一件高1.9米大尺寸油画的手稿,那幅油画被台湾藏家收藏了。1989年左右,孟涛的人物画作多过风景画作。他翻出1988年的一幅《饥饿的日子》,显示着那个时候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画家,已然准备突破的观念和特殊的思想意识。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91年川美国画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右二为孟涛)

孟涛1991年顺利从川美毕业,预备留校任教中国画系。毕业之前,国画系给他举办了一个油画展,这在当时简直匪夷所思。当时他的系主任白德松教授感觉到一种“扬眉吐气”的状态,记得美院当时还开了一个研讨会,会上有教师提了个说法,叫“孟涛现象”。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正月里 布面油画 80cmX65cm 1995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浪漫夏日 布面油画 80cmX65cm 1996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满地淡黄 布面油画 100cmX80cm 1997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秋日诗语 布面油画 170cmX150cm 1997

由于一些原因,1993年,孟涛的人事关系才真正从重庆航务局回到美院。总之在重庆航务局上班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为单位画了很多海报和张贴画。回美院之前,孟涛就开始来到成都发展。一直到2000年跟随马一平老师来到成都创办川音美院的7年间,孟涛和李如碧都是成都重庆两地跑,一边在重庆上课,一边在成都做些事情,开始没通高速的时候就坐卧铺,辛苦得很。“碧娃跟我是1991年底结的婚,我还记得1992年1月1日元旦节那天,我俩一起到的成都。90年代后期,我能卖一些画了,说实话,1992年至1995年是算比较困难的时期,挣的钱基本都贴到交通上了。我们在成都都是租房子住。”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1992年4月 参加大渡河漂流探险活动

1992年有件事值得一提,当年全国第七届运动会,主办方要在大渡河组织一个漂流探险,为配合项目需要找一位“女队员”做宣传。李如碧被选上了,按照当时的宣传需要,主办方想到请作为艺术家的孟涛在泸定桥上构思一件主题作品。孟涛回忆,他当时在泸定桥做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装置作品,把铁索桥用红布包裹,封闭做成通道,成方的柱子作为新的空间支撑,中间点上灯光。从外面看,这个巨大的悬空在急流大河上的红色装置引人入胜,晚上有人在桥上穿行,会从红布上投出黑色剪影,作品取名为《魂归故里》。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装置行为作品《魂归故里》用两千米红布包裹泸定桥形成红色通道并做行为表演,1992年

在孟涛看来,1997年还有件比较重要的事。那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展览,第二届全国美展“前进中的中国”。他那件油画作品《秋日诗语》得了大奖。那一年全国美展没有评金银铜奖,全国就评选了20个优秀奖。

那一年之后的孟涛逐渐在风景油画的创作中产生了些许游离。他的坦率让人印象深刻。虽然那90年代末他仍旧在画风景画,一些精致的,某些带着装饰意味的作品在市场上也有所收获,然而越来越熟练的技法却让他产生了自我怀疑。从2000年开始,他自然而然想把原来的路子丢掉,“我意识到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必须要有从自己嘴里说出的声音,要有创造性。需要在画作内部创立两个诫令:一个在画作内部,是形式上的,一个是预示性的,是叙事或象征上的。最后转变点是在2008年,切入点是对生命的思考。”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2004年在四川汉源写生

在孟涛位于浓园艺术区的巨大工作室兼展示空间里,循着时间线索,找不到他2002-2007年左右的作品,他好像把这段时间藏起来了。“2002年,我觉得画风景有些无趣了,虽然那时或许还留有一点经济收益,但从艺术方面我觉得有苍白感,自己都兴奋不起来了。我的作品想寻找新的关注点,有对焦社会的,对焦人的,也有对焦城市的……2003年至2005年画了一些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画,在艺术语言上,我也没找到自己的那个点。”的确,除了一些公共艺术作品,那些年,孟涛的绘画乏善可陈。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妖水·突围 No.1 布面油画 240cm x140cm 2008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蚀像 No.3 布面油画 200cm x 150cm 2008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禽殇·沉羽 布上油画 150cmX200cm 2008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禽殇·繁华 No.5 布面油彩 200cmx150cm 2009

我们目光被引导,沿着数组风格化的作品,抵达他创作阶段的前半部分。他在收藏市场颇受认可的孔雀系列,竟是2008年从画一件孩子头像开始的。画面上孩子的面容破碎,像瓷器冰裂的纹理,那种开片的破碎感是需要颇为运动的笔触才能完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灵动、放松的笔触,让他延展到了画禽鸟上来,最先是大雁,后来才是孔雀,吃惊的是我们这么快速地就从这样的禽鸟作品上被吸引到他的创作新阶段,

“画家有两类,一是以主题为主,去找表现语言;二是以表现语言出发,去找合适的主题。孔雀就属于后者。其实这羽毛(的表现方式)我是在画人‘脆弱’的一瞬间,那种破碎了又貌似凝固的感受中得到的。孔雀实际是表达破碎的冲击之感。它们的外观都无比漂亮,但正是这样的美,透着冲击的破碎,瞬间的失去,一个无法简化的结论,一个消失点的美之所在。”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丨禽殇·座爱 No.1布上油画 150cmX200cm 2008

这充满美的反差,是孟涛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艺术野疯狂 下一期特别推出: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孟涛的绘画艺术在自身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得到演进,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语言。早期风景画作为主要创作内容和延续至今的一类艺术表现形式,一直备受欢迎,但是孟涛的绘画视角远不止于此,表述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中国式风景油画创作了近10年后,孟涛的视角发生了转变,开始不断反思,他认为:面对当下的社会环境,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关注自然山川、溪石河流等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我们的时代一方面看似是繁华似锦的好时代,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凄风苦雨的坏时代,作为艺术家个体,孟涛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真实的社会,将自己在当下社会中的切身遭遇和内心体验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孟涛的绘画开启了从“因心造境”到“批判现实”的新艺术语言的探索。

(文丨周晓)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成都建筑·遗珠 I》,本书详尽收录了几十座成都历史建筑的高清摄影图,设计精美,印刷精良。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建筑的地址、面积、年代和历史等,具有极高的纪念和收藏价值。

《成都建筑·遗珠 II》是由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和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主编的建筑类系列画册。全书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至第十一批)为依托,对成都市域现存历史建筑进行踩点、拍摄、梳理。历经时代沧桑变迁的历史建筑不仅重现了旧时风貌,也是一位文化精神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更彰显出“老成都,蜀都味”,重塑了城市记忆体系。系列之二共收录50处建筑。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正在发生:罗中立手稿1963-2017》

该书是著名艺术家、前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最完整、详尽的一次个人作品集,呈现了罗中立从1963年至今的400余件珍贵手稿作品、部分创作作品以及近10年来全新的实验性雕塑创作。内容大致分为三部分:《父亲》《重读美术史》系列以及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这三组作品分别创作于作者不同的时间节点,手稿作为艺术家创作状态的鲜活记录,勾勒出了罗中立半个世纪的艺术轨迹,均表现了罗中立卓越的艺术成就。本书将以手稿的形式将作者的工作路径和方法以及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考进行系统的梳理。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手绘之谜 庞茂琨手稿研究》

庞茂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庞茂琨艺术手稿研究展在武汉合美术馆的展出,本书是为配合展览而出版的图书,全书以素描为载体旨在集中呈现庞茂琨艺术创作的手绘特点,并揭示庞茂琨油画创作作品形成的过程。全书收录作品三百余件,涵盖了新旧时期所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作品,书中还收录了部分研究文字。

详情请扫描下方“艺术好物”二维码或者点击文末左下角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下单。

孟涛:这充满美的反差,是我画孔雀的最真实出发点

苦短无常李华生(1944-2018)

《寒食帖》秘藏崇州江源数十年|这样的院子谁不想拥有?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成都100座老建筑遗珠大赏 | 我们遗忘的古旧斑斓

美的公器|成都画院年度美术作品展重新开放

孟涛:情绪记忆与独有之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