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许多年后,白身在家的耿恭,仍旧会时常想起西域疏勒城,那个自己曾浴血奋战的地方,那里有自己牺牲的战友,也有自己曾经背负的国家荣耀!

出身名门,武烈之后

扶风耿氏,光武帝刘秀的从龙之臣,自光武中兴汉室以后,家族便位列高位,尚勇武烈的家风影响着家族中每一个人。

史载: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恭字伯宗,国弟广之子也。少孤。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永平十七年冬,骑都尉刘张出击车师,请恭为司马,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秉破降之。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

耿氏自东汉开国至东汉末年,家族昌盛延绵近两百年。而作为耿氏肇兴之人耿弇的侄子,耿恭是耿氏早期家族代表人物之一。他虽年少失父,却在家风的影响下,性格慷慨大略,早早显露出将帅之才。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冬(公元74年),东汉以骑都尉刘张,奉车都尉窦固为主将,司马耿恭、驸马都尉耿秉为副将,出兵西域,打击北匈奴。这是自西汉末年,西域与中原王朝断绝交通65年之后,重新归附中原王朝的开始。

为了重新确立大汉对西域的管辖,东汉在西域再次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之职,以镇西域。司马耿恭和谒者关宠,皆被任命为戊己校尉。耿恭驻军于金蒲城,关宠驻军于柳中城,各自率领数百名汉军,屯田防御。

匈奴初犯,小试牛刀

对于大汉的子民而言,西域和匈奴是每个人镌刻于心的名字。匈奴是敌人,而西域则是与敌人厮杀的战场。汉家男儿对西域充满幻想和渴望。

然而,只有真正上过战场,你才能明白:这里不仅有军功封侯的荣耀,更有沙场裹尸的悲壮。耿恭作为驻守西域的守将,他自有这种准备。只是,他未曾想到,之后发生的事情,惨烈多于悲壮。

史载:明年三月,北单于遣左鹿蠡王二万骑击车师。恭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道逢匈奴骑多,皆为所殁。匈奴遂破杀后王安得,而攻金蒲城。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因发强弩射之...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遂解去。

恭以疏勒城傍有涧水可固,五月,乃引兵据之。七月,匈奴复来攻恭,恭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匈奴遂于城下拥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恭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虏出不意,以为神明,遂引去。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立志与东汉争夺西域控制权的北匈奴单于,派遣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归附东汉的车师后国。耿恭闻讯,派遣三百汉军前去援救,不料全军覆没。北匈奴攻破车师后国,杀死车师后王安得,旋即气势汹汹,兵临金蒲城下。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初战不利的耿恭带领士兵,登上城墙与匈奴交战。他以毒药敷箭,利用天降大雨的机会,射杀匈奴骑兵无数。匈奴感叹汉军之神,心生恐惧,撤军而去。危机暂除的耿恭,没有志得意满,同年五月,他率军移驻战略位置更好的疏勒城,严阵以待。

同年七月,北匈奴大军再次来袭。早有准备的耿恭,率领募集的数千士兵,出城迎击。准备不足的匈奴,再次溃散。恼羞成怒的匈奴大军,占领疏勒城外的水源之地,同时将疏勒城层层包围,意图以断水为要挟,逼迫耿恭投降。

长久的围困,使得疏勒城水源断绝,士兵不得不榨取马粪之中的之水解渴。耿恭于城中凿井十五丈,未见水源。心生不甘的他,以汉家威德之名,整衣叩拜,虔诚祈祷。或许真的是自有天意,井内清泉喷涌,天佑大汉!获得清泉的耿恭,命士兵登上城楼,向着城外虎视眈眈的匈奴人,扬水示威。不得其中缘由的匈奴,只能再次感叹汉军神明,领兵而走。

国主大丧,西域危亡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局部的胜利逆转不了全局的失败。这两句话,耿恭或许没有听过,但是,在永平十八年的那个多事之秋,他亲自诠释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史载:时焉耆、龟兹攻殁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会显宗崩,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恭厉士众击走之。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数月,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而稍稍死亡,余数十人。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炙诸城上。虏官属望见,号哭而去。单于大怒,更益兵围恭,不能下。

就在耿恭被困疏勒城的同时,依附匈奴的焉耆、龟兹西域二国,率兵攻打西域都护陈睦所部,陈睦全军覆没。而驻守柳中城的关宠所部,亦被匈奴大军围困。而比这些更为糟糕的事情,接踵而来:永平十八年(75年)八月六日,汉明帝刘庄在雒阳东宫前殿去世,享年四十八岁。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明帝驾崩,西域危急

军马被围,亟待救援之时,却遭遇国主大丧。面对如此危急局面,耿恭镇定而无畏。他第三次直面反叛汉朝的车师国和匈奴大军的联合绞杀。然而,身处大漠,远离故土,外无援军,内少粮草的耿恭,虽然在车师后王夫人的接济下,苦苦支撑数月,最终依然陷入粮草耗尽,困守孤城的绝境。

此时的疏勒城,士兵减员严重,只剩下数十人可以战斗。所有能食用的东西,包括铠甲弓弩之上的动物皮革和牛筋皆被士兵拿来充饥。然而,一汉当五胡,人虽少,但耿恭身先士卒,与子同袍的作风,感染和带领着这支数十人的汉家军队,众志成城,将疏勒城牢牢掌控在汉家手中。

志得意满的北匈奴单于派使招降,许诺耿恭白屋王的高位和美丽的少女。面对匈奴的招降,耿恭回绝的很彻底,甚至有些暴烈:他亲手杀死匈奴的招降使者,在城楼之上将其公开炙烤。勃然大怒的北匈奴单于,下令猛攻,耿恭率兵力抗,他是汉家男儿,脚下之地,自为汉家之土,不管有没有救援,他都要力战到底!

朝堂争论,援军将至

史载: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乃诏公卿会议。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宜救。司徒鲍昱议曰:“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又二部兵人裁各数十,匈奴围之,历旬不下,是其寡弱尽力之效也。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闲,足还入塞。”帝然之。乃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遣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合七千余人,建初元年正月,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汉军在西域的危险处境,被关宠用书信送到了刚刚登基的汉章帝手中,面对这份危急的战报,汉章帝下诏公卿入宫讨论。

朝堂之上,司空第五伦主张不救:西域离之洛阳甚远。司徒鲍昱却言辞恳切,据理力争,力主救援:这些困守西域,浴血奋战的士兵,皆是汉家男儿。他们抵御外侮,为汉室抛洒热血,开疆拓土。如今他们陷于危难,国家却要将他们抛弃。这样做,对外会纵容外敌得寸进尺,对内则会引起民心不满,动摇国家威信。如果这一次放弃这些汉家男儿不顾,以后再有外敌进犯,谁还能挺身而出,为国赴死难!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鲍昱力争,朝堂救援

鲍昱掷地有声的话语,让汉章帝最终决定,派遣征西将军耿秉、将军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一起,率领张掖、酒泉、敦煌三郡汉军七千人,开赴西域,救援身处险境的西域汉军。

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援助西域的七千汉军,攻破交河城,击败背叛汉朝的车师国军队,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匈奴闻讯大惊,匆忙奔逃,长达近一年的汉匈西域攻防战,大体上暂告终结。

援军到来,相拥而泣

史载:会关宠已殁,蒙等闻之,便欲引兵还。先是恭遣军吏范羌至敦煌迎兵士寒服,羌因随王蒙军俱出塞。羌固请迎恭,诸将不敢前,乃分兵二千人与羌,从山北迎恭,遇大雪丈余,军仅能至。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羌乃遥呼曰:“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城中皆称万岁。开门,共相持涕泣。

援军到来时,写信求援的关宠已然战死,全军覆没。援军主将之一的王蒙,听到关宠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叹息之余,准备率军返朝。就在此时,一位叫范羌的军吏求见,见到范羌之后,王蒙才知道,原来除了关宠,还有一位叫耿恭的将领,依旧在疏勒城苦苦支撑。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不知援军何在,耿恭苦苦支撑

然而,尽管得知耿恭仍在疏勒城率军坚守,范羌也一再恳求。但是,心生畏惧,不敢深入西域的王蒙诸将士,最终没有亲自前去救援耿恭,而是分派给范羌两千人,让他带领这支部队,前去解救疏勒城。

范羌带领着部队,历经艰难,翻越雪山,最终到达疏勒城下。时间已是深夜,城中汉军听到城外兵马之声,以为是敌人夜袭,纷纷惊醒,严阵以待。直到范羌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后,城上的士兵才开门相迎。看到援军赶来,早已经山穷水尽的耿恭等人,相拥而泣:虽然早已抱定为国赴死的决心,但是,活着,仍是最好的结局!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史载:明日,遂相随俱归。虏兵追之,且战且行。吏士素饥困,发疏勒时尚有二十六人,随路死没,三月至玉门,唯余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上疏曰:“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千百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

援军来了,疏勒城守住了,耿恭他们可以回家了!初到疏勒城时,尚有数千人,离开疏勒城时,只剩二十六人!然而,就是这二十六人,自疏勒城返回大汉的路上,因为匈奴士兵的追杀,最终安全回到玉门关内的,只剩下十三人!

东汉耿恭的战斗,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当年,耿恭意气风发,率领众多汉家男儿,英姿勃发的西出玉门关,如今,只剩下十三个!他们衣衫凋敝,形容枯槁,他们历经艰难,百折不挠。背负着无数牺牲战友的遗愿,他们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迎接耿恭回朝的中郎将郑众上奏汉章帝,称赞耿恭他们“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这份至高的称赞,他们当之无愧!耿恭当之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