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昨天去朋友家吃飯,還沒進門,就聽見朋友在劈頭蓋臉的超孩子。

朋友:軒軒,別玩手機了,你都玩一天了,中午飯還沒吃呢,把手機給我,趕緊收拾一下,一會兒有客人開我們家吃飯。

軒軒:等一下,我馬上就要通關了。

朋友:玩什麼玩啊,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快點拿過來。

軒軒:你怎麼那麼討厭啊,我說了,拿上就要通關了,這個時候不玩了,就前功盡棄了。

聽著這架勢,眼看著這母子兩要掐架了,我敲了敲門,朋友一邊開門,一遍說著等會看我怎麼收拾你。

朋友:軒軒,快叫阿姨。

軒軒頭也沒抬的叫了聲“阿姨好”,就直接進臥室去了。

朋友估計覺得不好意思,就解釋道:這孩子平時上學就偶爾玩下手機,這一放假可倒好,整天在家抱著手機玩,平時我們兩口子上班忙,沒時間管他,他奶奶太溺愛他,他做什麼都是順著他。

我:孩子大了,那你就跟孩子好好溝通溝通。

朋友:溝通了,好言相勸、沒收手機、砸手機、暴打孩子的方式都試了,最後都失敗了。

現在捧著手機玩個不停的中小學生隨處可見,甚至幼兒園裡的小傢伙也都整天抱著手機,孩子們對手機的痴迷超乎父母的想象。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家長要弄清孩子為何沉迷手機

現在手機上的內容良莠不齊,不能正確使用手機,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價值觀的塑造,作為父母,如果想引導孩子從手機世界中走出來,那首先就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手機?

心理學家表示:孩子沉迷手機只是一個表象,每個沉迷手機的孩子背後,都藏著從未被滿足過的心理需求。

1、缺少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有位教育專家曾說:中國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兒,儘管有父母陪伴在身邊,但卻沒有傳遞內在心理能量給孩子。

孩子喜歡玩手機,大多數都是父母培養的。

在我們身邊,帶孩子玩手機,是最常見的現象之一。

很多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影響自己做事,就把手機丟給孩子,孩子瞬間就能安靜下來,除了手機沒電,否則就不會過來打擾。

媽媽們都把手機當作孩子的保姆,手機也成了讓孩子保持安靜的利器。

家長與孩子的互動越來越少,越來越乏味,時間一久,孩子發現玩手機比跟父母玩還有趣,於是孩子沉迷手機也是理所當然的。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2、缺乏自控能力

現在的手機軟件就是從滿足人性的需求出發,來吸引大眾的。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成年人都很難自控,何況一個孩子。

有些家長曾抱著僥倖的心理:不就是上個短視頻看個笑話嗎?不至於吧!

實則不然,孩子會對這種強度的愉悅感上癮,久而久之,就需要更高強度、更持續、更深入的刺激。而對於愉悅感更少、需要高付出的學習、閱讀、思考 ,自然就不會再願意去做了。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研究證明:孩子在10歲以前,“他律”的發展階段,還不能完全做到自律。所以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不好好引導,自然會對手機上癮。

3、用玩手機來逃避現實壓力

很多沉迷手機的孩子,往往在家庭生活裡碰了壁。

我做心理諮詢時,碰見一個特別喜歡玩遊戲初中生。

他告訴我:我爸媽就知道成績,其他事情在他們眼裡都是一文不值,手機裡那些從未見過的遊戲好友,都比他們關心我!

聊天過程中發現:這個孩子和父母的關係處得並不好,雖然家境殷實,但是爸媽對孩子比較嚴格,動不動就拿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甚至是長期貶低嘲諷孩子不如人家。

長期下來,親子之間話很少,父母怎麼說,孩子也聽不進去。

其實,長期沉迷於網絡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幾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

  • 要麼是孩子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
  • 要麼是學習成績差;
  • 要麼是孩子在家中缺乏愛和關懷......

但在手機遊戲中,沒有父母的埋怨和指責,反而能得到及時的回應和認可,每闖一關,會有獎勵,失敗一次,會有鼓勵,一路過關斬將,孩子的成就感得到很大的滿足。

在大人那裡無法被看見、被理解的需求,卻能在遊戲中得到滿足。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過度使用手機,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

1、過度使用手機,損傷孩子的視力

“如果你想毀掉一個孩子,給他一部手機就夠了!”這話一點不假。

有研究表明:孩子連續玩20分鐘手機,孩子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視狀態,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

有位網友哭訴她的孩子剛上學的時候,視力還挺正常的,一年時間加上寒暑假天天玩手機。

這學期期末時,老師發現孩子看不清黑板,提醒她帶孩子去測個視力。

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

兩隻眼已經近視300度,必須佩戴眼鏡。

後來,家人勸兒子少玩,可這孩子已經玩手機成癮,哪怕睡覺了還偷偷躲在被子裡玩。直到有一天他睡覺一醒來突然大哭,說自己看不見東西。

醫院一查,得出結果:孩子出現視網膜裂孔情況,已經失明瞭。

八歲的孩子已經失明,那他的下半生要靠什麼照亮?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2、過度使用手機,影響孩子的學業

明明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現在讀五年級了,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爸爸媽媽覺得別人都有手機,他不玩沒辦法與時代接軌。就也送了一部給他。

一開始這孩子挺好,照常上課,按時寫作業。可一個月後孩子媽發現,兒子不再和同學一起出去玩了,作業也寫的馬馬虎虎,考試成績直線下滑。

有次,孩子媽媽看孩子的試卷發現,兒子試卷上有道題,他在家庭作業上做過的,但是還是錯了。就問兒子怎麼回事?

兒子邊玩手機邊抬頭;“我家庭作業上的答案全是網上搜索來的。”

明明表示,手機實在是太方便了,要什麼有什麼,而且不用自己思考。雖然一開始覺得抄不好,但是後來發現其他有手機的同學也在抄,自己也就跟著抄了。

一個月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從雲端跌到谷底,可見手機的危害有多大。

3、過度使用手機,讓孩子失去了理智和自控力

就在前幾日,人民網曝光了這樣一起事件:

江蘇鹽城一箇中學生暑假在家天天玩手機,孩子爸媽說,怎麼批評都不聽,自己是實在沒辦法,所以繳了兒子的手機。可這孩子,平時玩習慣了,被收了之後很不高興,甚至喪失理智,拿著刀逼奶奶把手機交出來。

由於孩子們被手機遊戲、短視頻深深吸引,沉迷在虛擬的世界中不可自拔。當家長收走手機,讓其迴歸到現實生活中時,孩子的反應就會異常的激烈。

心理學家說:過度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大有損害,孩子會出現焦慮、抑鬱、暴躁、冷漠、自閉、人格分裂,甚至暴力行為。

從某種意義上說,父母對待孩子玩手機的態度,影響著孩子對待人生和未來的態度。

家長該如何教孩子合理使用手機?

孩子假期沉迷於於玩手機,這其實是很常見,父母直接強硬禁止,可能不僅起不到良好效果,反而還會引起孩子的過激反應。可怎樣做,才能正確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

1、父母要以身作則,拒做手機的沉迷者

列夫托爾斯泰曾說過:“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美上。”

前段時間,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刷爆了朋友圈,他的父母特別注重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她的父親每天4:30關機,雷打不動的陪著兩個孩子學習。

他的父親沒有整天嘮叨著讓他學習,也沒有以大人身份要挾孩子,,而是自己以身作則,主動關機,幫孩子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這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優秀的學霸,不僅在《詩詞大會》傷奪得冠軍,高考成績又以616分的高分(滿分660分)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武亦姝。

斯特娜夫人說得十分透徹:“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所以,父母自身做到不成為手機奴隸的人,就是給孩子合理使用手機樹立的最的榜樣。

2、用科學的方式幫孩子戒掉手機癮

我有個心理諮詢師的朋友,有段時間,他的孩子迷戀手機,為了給他戒掉這個壞毛病,她想了一招轉移注意力的方式。

有一天,她在兒子手機上貼了一張小紙條:

媽媽從今天起對你的手機進行干涉,手機已經修改了密碼,每天不定時更新;你每天要完成表格裡隨意被挑選的3件家務,完成之後你會得到你的密碼!這項新規定將會持續3~4周,視情況做調整。如果你接受,那就開始行動,中午12點前不能完成,你就得不到密碼了,先去拖地吧,加油,我的孩子!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孩子當時又氣又惱,手機被媽媽改了密碼,他只好乖乖聽從媽媽的安排。

他拎著一桶水,拿著拖把樓上樓下來回跑,將地板拖得乾乾淨淨,當他彎腰拖桌子底下的地板時,發現桌腳粘著一張紙條:不錯喲,完成了第一件家務,請將自己的書桌整理乾淨吧!

當他將自己凌亂的書桌整理乾淨後,發現了桌子中心另一張紙條:真棒,媽媽看到你的努力了!請出門將垃圾倒了吧,你會找到你要的密碼!

孩子下樓扔垃圾時,旁邊便利店的阿姨喊住了他:“東東啊,你媽給你留了張紙條,說12點前看見你拿著垃圾出門,這紙條就給你,12點後就作廢。”而紙條上寫著的正是手機密碼。

不得不說我朋友這個幫孩子戒掉迷戀手機的方法真的很好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了孩子沉迷手機的注意力,還養成了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事實證明,一週後,東東不再對手機過分迷戀!

所以,如果孩子玩手機已經成癮,家長要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幫助孩子,切勿用打罵責罰的方式來管教方式。

3、豐富孩子的暑假生活

暑假時間長,孩子的精力旺盛,孩子感到無聊,就會用手機來打發時間。因此,暑假裡,家長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讓孩子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使他們旺盛的精力有安放之處。

比如:也可帶孩子走親訪友、外出旅遊,參加夏令營等活動。也可以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興趣愛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總之,要讓孩子知道,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做。

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自控力,無法抵禦手機的誘惑,會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因此,家長們不僅要以身作則,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還要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孩子,千萬別讓孩子的童年只剩下“手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