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中國清朝末年的時候是一個落後腐朽的時代,長時期的腐朽的封建制度造就了經濟文化的落後,在西方各國紛紛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清王朝還沉醉在幾千年的天朝大國夢當中。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同樣是東方國家,日本卻早早的在剛經歷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衝擊的時候開始發展起了資本主義改革運動,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明治維新。

在明治維新當中,日本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不僅改革了政治制度,日本在其他的各個方面也進行了西方化的改革,在經濟上推行了“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在社會生活和教育方面也都開始學習西方的制度。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這也是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發展了近代工業之後,日本的國力逐漸強盛,成為了當時的世界強國之一,也是亞洲國家當中最為強盛的一個。

毫無疑問,明治維新改變了日本的國運,儘管後來的日本在國內民族主義的影響下,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開始了對外擴張的不正義的行動,但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是明治維新幫助日本強盛起來的。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實際上不僅是日本,在清王朝末期的時候,也曾經效仿日本的明治維新,大力發展了一場近代工業化的運動,也就是我們都很瞭解的洋務運動。很遺憾的是,洋務運動雖然開展的轟轟烈烈,為當時的中國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是最終還是失敗了。

洋務運動最終還是沒有讓當時的中國富強起來,後來美國著名的漢學家芮瑪麗曾經評價過這場洋務運動,她說“不但一個王朝,而且一個文明看來已經崩潰了。”

那麼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成功的,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卻是失敗的呢?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其實,稍微懂點歷史的朋友們就能夠很輕易地說出其中的一個表面原因,那就是洋務運動的本質,是一場封建統治階級的自救運動,他們的目的是要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而反觀明治維新,從一開始他們就建立了君主立憲的政體,這就說明了日本當時的目的,就是讓國家真正的強大起來,甚至可以說是為了建立一個全新的日本,這也是明治維新能夠成功的原因。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洋務運動失敗了,是來自於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穩定性,這一種穩定性不僅是優勢,同時也是劣勢,在作為劣勢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它稱之為頑固性。

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和儒家的思想在中國沿襲了兩千年,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解體的,在當時仍有著清王朝的統治之下,拋棄文化和歷史的影響,進行改革是不現實的,也是統治者所不願意的。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在明清時期的時候,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皇帝長時期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顯然是不願放權的,而且即使權力頂端的人願意交出權力,廣大的貴族和士大夫階級,在長期以來的影響下,改革也是不能順利進行的,長期的歷史文化的影響是日本所沒有的,這反而是明治維新成功的關鍵所在。

腐朽落後的清王朝並不可怕,或許能夠通過改革來挽救,但可怕的是頑固保守的封建勢力,只要這些勢力存在著,清王朝就始終無法完成對自己的救贖,只能夠在時代的洪流當中越來越落後,滅亡在新時代的黎明當中。

同樣是近代化改革,為什麼明治維新的結果要遠好過於洋務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