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無數“平凡人”的故事令我們為之動容,

他們來自不同崗位卻堅守奮戰在戰疫一線。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中國青年報社青年眼工作室找到了他們的家人

來講述這些平凡又不凡的英雄故事,

用青春之聲傳遞感謝表達祝願。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這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有的只是一個個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們可能是堅守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可能是與你擦肩而過的警察

也可能是奔波在路上的快遞小哥

……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來自不同崗位的平凡英雄們

堅守奮戰在防疫一線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

為家園築起了安全防護線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他們如你我一般平凡

卻成為戰疫一線的微光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聞佳的哥哥是一名剛剛大學畢業的警察

97年生的他在單位裡是年齡最小的同志

此時此刻他正24小時無休在222國道上執勤‍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零下30多度的凜冽寒風中

聞超和他的同志們必須隨時保持清醒

因為一旦有車輛路過

他們要迅速對車內人員進行檢查

配合交警、衛生局人員進行

交通要塞車輛排查維穩工作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白方正的父親是巴中市疾控中心的職工

而母親是坦溪鎮中心衛生院的職工

這段時期父親主要負責應急物資採購

給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人員配備口罩、防護服等

母親負責在平昌縣火車站體溫監測點

測量進出人員的體溫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

到晚上八點十分末班車發出

她與同事攜帶設備一直守在車站入口

晚上就在車站旁臨時搭起的帳篷裡休息

幾周來,父親母親難有休息與輕鬆

與家人的接觸和交流也少了很多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白榕林的媽媽是承德市寬城縣醫院的一名醫生

主要負責感染管理科的相關工作

2003年非典時期也在醫院的第一線抗擊非典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大年三十晚上她突然接到緊急通知

全家人一直等到12點才吃了一頓年夜飯

大年初一,她又緊急地回到醫院展開相關工作

春節期間沒有一次休假,半夜裡還在打電話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劉卿瑜的父親是荊州胸科醫院感染科的醫生

也是荊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診和主治醫生

這次他剛剛神經炎病癒出院

便站在了抗擊疫情的最前面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父親每天晚上都會給她打個電話

分享荊州疫情的情況和他們的戰疫成果

也會說一些他們在治療中遇到的物資短缺等困難

但說得最多的是鼓勵她堅強、要學習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我想對你們說: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在中國眾多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公安衛士中,

你是最平凡的一個,卻是我的驕傲!

在你身上我真正的感受到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你們勇敢地承擔起了這份責任與擔當,

你們現在做的事情也是我將來想要做的事情!”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有說父親是女兒最堅實的依靠,

我認為像他一樣的醫生才是所有病患最堅實的依靠!”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我想好好學醫,做一名像我媽媽一樣的堅守者,

為祖國的醫藥事業發展和全人類的身心健康奮鬥終身!”


我的家人在一線,致敬平凡英雄 | 青年眼


千言萬語,凝成對所有為抗擊疫情,

做出奉獻的人們說的一句,保重!


同舟共濟,守望春歸!

春暖花開,更好重逢!


願在前線戰鬥的白衣戰士凱旋!

願所有堅守一線的工作者平安!


謹以此片

向所有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工作者致敬

謝謝你,平凡英雄

(視頻錄製均在做好防護措施下進行)


統籌

中青校媒記者 徐健聰

中青校媒記者 董舒凱

中青校媒記者 顧 龍


剪輯

中青校媒記者 彭書鑫

中青校媒記者 謝伊美霖


配音

中青校媒記者 鄭斯元


鳴謝

長沙醫學院 白榕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劉卿瑜

黑龍江大學 聞佳

成都大學 白方正


中國青年報社青年眼工作室

出 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