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圈真猛,敢拿央視當傻子

老酒圈真猛,敢拿央視當傻子

這是輝月有話說的第 56 期分享

2020年1月15日,《經濟半小時》欄目播出《炒酒江湖“豪飲”還是“豪賭”》的採訪視頻。我一邊看一邊樂,節目中幾個老酒商各種花式託價,拙劣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

節目看完,我真心佩服採訪中的幾個大佬:你們真TM猛,連央視都能涮的團團轉。

原本只拿這個視頻當小品看,沒想到接二連三的有酒友問:大神,屯哪個酒可以升值?能不能教教我......

呵呵!怪不得視頻中的大佬們有恃無恐,還真有錢多不知道怎麼花的。

01 屯酒升值?我呸!

經常有酒友問如何屯酒?屯什麼酒可以升值?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常常不知道如何開口。今天看到這個採訪視頻,令我茅塞頓開。

屯酒升值其實很簡單:首先買一批老酒或次新酒,然後找一些看起來人傻錢多的凱子,時不時請他品鑑一下老酒,不經意的告訴他這個酒當年只花了十幾塊錢,現在能賣1000多。

他老酒可能喝不明不白,但肯定能嗅出金錢的味道。

一來二去,自然有人上鉤,這時只需把倒賣過來的酒加錢甩給他,就完成了升值過程。

倒買倒賣,這便是老酒圈的升值之道。指望自己買酒屯起來升值,無異於守株待兔,緣木求魚。

老酒是稀缺資源,不可再生,是文化符號,是可以喝的古董。真正的大佬都是廣招小弟做分銷,大家一起囤積居奇、做局抬價。

老酒不是靠囤積升值,而是靠炒作升值。什麼酒漲的最快?一定是老酒商手裡很多,而你沒有的產品。

你能輕易買到的,都不會有什麼升值潛力,除非有人炒作時,你順路沾個光。

今年年初,貴州大麴雞年紀念版開始瘋狂拉昇,從800多直接飆到2700,現如今又跌回1000左右。

一漲一跌,聯合做局的賺翻了,不明真相的虧傻了......

02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馬克思說:“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非常膽壯起來。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魯迅先生也說:我向來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

這兩位大師一個對資本洞若觀火,一個對國人心性瞭如指掌。

老酒圈真猛,敢拿央視當傻子

視頻中關於習酒十二獸首部分極為有趣,酒商說2016年首發紀念版1600多,現在價格5000多。

看到沒?只需3年,312.5%的利潤率,光明正大還不用冒生命危險。

4500賣給你,你要不?3500你要不?2500你要不?1500你要不?1000你要不?

你只要敢買,他就敢賣,你要多少他有多少。什麼叫漫天要價?這就是標準答案!

酒分為嫡系和貼牌,嫡系指酒廠自產自銷產品,貼牌指的是經銷商定製開發產品。

這款習酒十二獸首,是標準的貼牌定製產品,你指望這種貨色升值?

要說習酒1988首發紀念版值5000元,我也認了。這種貼牌定製產品也敢腆著臉說值5000,還能要點臉不?

關鍵說話的時候聲音不顫抖、臉色不泛紅,自然的就像說真話一樣。這兩點實在令人佩服,反正我是沒這麼厚的臉皮,也沒有這麼堅韌的聲帶,更沒有這麼大的魄力。

呵呵!5000塊,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03 酒是陳的香?

老酒圈真猛,敢拿央視當傻子

“酒是陳的香”這個概念早已深入人心,酒廠與老酒商不停的在推廣這個理念。

專場拍賣上,老酒價格屢屢創出新高,給人一種越放越值錢的假象。老酒品鑑交流會上,各大老酒商能把一杯老酒的口感誇成一朵花。

老酒真那麼好喝?時間真能化腐朽為神奇?這全TM是酒廠和老酒商的套路。

酒廠巴不得每個人都屯上幾百箱,去做酒質、酒價雙升的美夢,老酒商也巴不得將手中存貨甩給你。

酒廠和老酒商都是慈善家?他們不留著升值,給你去升?天亮了,別做夢了,醒醒吧!

這兩年醬香型白酒很火,醬香老酒價格急劇攀升,視頻中提到的老郎酒價格雖然有點水,但還不算離譜。

為什麼老酒商熱衷於囤醬香?為什麼醬香型老酒價格會飛漲?

醬香型酒廠會告訴你: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複雜,生產週期長,產能有限、供應有限。隨著追求高品質飲酒人群的增加,供應不足會導致越來越貴。

老酒商會告訴你:醬香型白酒越放越好喝,老酒數量又十分稀缺,所以越放越值錢。

它們說的貌似很有道理,醬香型白酒生產工藝是有點複雜,產能也不高,陳放幾年口後感確實有所提升。

喝過老酒的人都知道,多年陳放的白酒會有一股陳味,適當的陳味可以使酒體更加協調豐滿,而且能使酒體呈現一種高雅,優美感。

如果陳味過重,酒體就會非常不協調。一瓶酒經過陳放,清香型與濃香型白酒很容易陳味出頭,這也是很多人說清香與濃香不適合存放的原因。

醬香比清香、濃香味重,陳味與醬味又十分相似。醬香型白酒陳放幾年後,色澤淡黃誘人、口感柔順醇和、不烈不燥,陳味不容易冒頭。

醬香型白酒產能不高,無論是生產工藝,還是口感、賣相都有極大炒作空間。

酒廠藉助老酒圈炒作提價,老酒圈藉助酒廠新品提價的時機瘋狂拉昇老酒價格,雙方都賺的盆滿缽滿,只有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傻乎乎的往坑裡跳。

老酒圈資本首先瞄準的是茅臺酒,茅臺群眾基礎好,故事夠多夠熱鬧,產量有限,容易聯合控盤囤貨,方便拉高套現。

本來隨買隨喝,價格還有折扣的茅臺,變的一瓶難求,經銷商與各方大佬聯合控盤惜售,不停鼓吹茅臺升值論。1499元的新茅臺,硬是拉昇到2500多。明明是一瓶酒,愣是搞成了金融產品。

看到大佬們吃肉,中小玩家也想分杯羹,大批資金湧向郎酒、習酒。該屯的都屯好了,都在齊心協力的鼓吹醬香值得囤,升值快。

由於盤子有點大,目前尚還做不到完全控盤,只能炒作次新酒與概念酒。隨著新人與資金的不斷湧入,可以預見醬香熱度會持續增加。

為配合新人加入,廠家開足馬力擴產,大佬們高位出貨,真TM完美!

有的老酒確實好喝,那是因為出廠時就好,時間並沒有那麼大的魔力!湘泉不會變酒鬼,王子也成不了飛天。

如今的玻汾不是幾十年前的玻汾,如今的綠瓶西鳳也早已不是當年的西鳳。指望買堆便宜貨囤上二三十年就野雞變鳳凰,那是痴人說夢。

一瓶老玻汾扣除情懷分,絕對拼不過如今的青花汾酒。一瓶老西鳳,同樣拼不過如今的紅西風。

一瓶醬香酒,如果時間過久口感也會不協調,最多拿來調製新酒。酒廠存放的老酒都是用來做調味酒,和老酒商鼓吹越放越好喝的瓶裝酒根本就是兩碼事。

酒廠的陳年調味酒好比是醬、醋、油、鹽等調料,新生產的酒好比是食材。酒廠把食材加入各種調料再灌裝、銷售。

菜端上桌,開始可能有點燙嘴,溫度適中時口感最好,變涼後口感開始變差,再放幾天就餿了。

見過生吃食材的,卻沒見過幾個愛吃調料的。

朋友圈的曬圖,有人拿瓶假老酒都能喝出百般滋味。因為老酒喝的根本不是酒,而是對逝去年華的追憶。

時間可以讓酒的口感更柔順,卻不能讓酒質昇華,指望囤酒升值,越放越好喝,根本不現實!

節目中老酒商不停的鼓吹升值論和酒是陳的香,就是因為他們貨已囤足,就差新人接盤。

04 一地雞毛

我喜歡酒文化,也很喜歡各種不同年代的老酒,不是因為它多麼好喝,也不是因為它能升值,而是因為它不僅僅是酒,也是年代記憶,更是酒文化變遷的見證。

我也很喜歡醬香型白酒,不是它越放越好喝,也不是因為它複雜工藝,而是它作為四大基礎香型的獨特韻味。

老酒圈,本來是個互通有無,探討交流酒文化的小圈子,自從資本大舉進入後完全變了味。

沒人炒清香、濃香,盤子太大撬不動;也沒什麼資金炒董香,盤子太小,一碰就飛;

醬香型的體量大小合適、口感與賣相上乘、老酒市場高度控盤,成了資本絕佳標的物。

今年年初,貴州大麴雞年紀念版從800多,急劇拉昇到2600,沒過多久又跌回1000左右。一漲一跌,多少參與者的血汗錢被洗劫一空,老酒圈需要這樣的劇烈波動?

茅臺炒就炒吧,本來就不是人人能消費的起。其它醬香酒廠也這麼心急火燎的推波助瀾是為哪般?這麼瘋狂的薅消費者羊毛合適嗎?

賺錢沒毛病,大大方方的不丟人,但像這樣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可取嗎?

資本不在乎醬香型白酒和老酒圈的生態,只要目的達成,隨時可以把它們炒個一塌糊塗、砸個粉碎,然後拿著淋血的籌碼拍屁股走人。

《經濟半小時》讓跳樑小醜們出盡風頭,他們不光要搶錢、洗腦、還要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