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今日谷雨,谷雨与小雪、大雪、雨水、小满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根据中国气象预报,今日预报全国将迎来大范围降雨,恰好与民谚、节气相合。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自此后天气慢慢变得炎热起来。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雨水增多,空气的湿度也会增大。此时的温暖气候非常适合各种病菌的生长和繁殖,食物容易变质霉烂,所以是各种肠胃疾病的高发期,此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在饮食方面,“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少吃发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等。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谷雨——脾胃旺盛期

谷雨节气正是脾旺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消化功能旺盛,不少人会感觉体内积热,很不舒服。

如果饮食不当,易肠胃受损,因此也是胃病发生期,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多发生在此节气。

在饮食上适当食用一些具有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和甘平或甘温的食物,以及稀软易消化的温热食物,如粳米、白扁豆、山药、花生、大枣、樱桃、莲子肉等食物来食用。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少吃生冷性寒、生硬、油腻、助火的食物,以保养好脾胃,减少疾病的发生。

走谷雨、品谷雨茶,适合健脾祛湿暖胃的茶饮:

健脾祛湿暖胃:茯苓薏米姜茶

食材:茯苓1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

①茯苓、薏米用清水略洗一洗,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

②加入生姜,点火,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水差不多只有一碗时,关火,趁热喝。

利水祛湿养肝:枸杞薏米茶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食材: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

①将买来的薏米拣出杂质,用清水淘净并控干水分;

②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

③将红枣剖成两半或割开口子放入茶壶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欢甜味可放几颗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10分钟即可饮用。

谷雨——肝气稍伏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谷雨时节,人体内肝气稍伏,心气开始慢慢旺盛,肾气也进入旺盛期。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养生由养肝转为强心补肾,健脾祛湿,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克伐脾土,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脾虚生湿,湿热内蕴,气血运行不畅,还容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过敏、情绪失调等。

因此在饮食上尽量多吃一些益肾养心、健脾的食物,并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来减轻肾的沉重负担。

养生调整:

作息调整:

谷雨时节,阳长阴消,宜早睡早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经常熬夜会严重损害人的皮肤,使人提前进入老龄化,同时还会导致视力、记忆力、免疫力的迅速下降,熬夜还会使人阴虚火旺,因此应该坚持早睡早起,遵循自然规律,使人体阴阳保持平衡状态。

#节气养生#养生方式需要转换,谷雨过后,健脾祛湿才是正事儿

运动养生:

谷雨时节,室外空气清新,是采纳自然之气养阳的好时机,而提高身体活动度为养阳最重要的一环,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不仅能怡情养性,而且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加出汗量,使气血通畅,祛湿排毒,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使身体与外界达到平衡。



这里是健康益站,那些关于养生、健康的小知识我们都在这里与你分享,随手转发分享给家人,还有更多养生小视频,让我们一起把生活过得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