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瑞華:上千名會計師跑了,還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每經記者:張虹蕾 曾劍 每經編輯:魏官紅

2011年,亞索(化名)大學畢業後便進入瑞華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華),從底層幹起,一路做到項目經理。

不出意外的話,2020年,他本可以成為“審計經理”。但2019年10月,亞索揮手作別瑞華,去了信永中和。

這背後,是瑞華經歷的至暗時刻:

2019年上半年,*ST康得百億元存款“失蹤”,讓審計機構瑞華飽受質疑,業務受到強烈衝擊。

2019年7月,瑞華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9年至今,近300家上市公司與其解約,上千名會計師“出走”,不斷有合夥人退出……

這家曾傲視群雄的會計事務所,為何落得如此境地?備受質疑以及業務崩塌的背後,埋藏著哪些禍根?作為曾經的國內會計所“一哥”,瑞華究竟會去向何方?

解約潮:上市公司客戶從300多家到30多家

瑞華業務崩塌禍起*ST康得財務造假。

2015年至2017年,瑞華連續3年對*ST康得的年報出具“標準的無保留意見”。直到2018年年報,在*ST康得面臨一系列“內憂外患”時,瑞華才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而在這4年時間裡,瑞華從*ST康得方面拿到840萬元審計費。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康得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鑫磊 攝

在*ST康得帶來的負面影響不斷髮酵之時,瑞華又被捲入輔仁藥業現金“蒸發”事件。兩家上市公司相繼因涉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調查,瑞華的業務也大受影響,多個IPO項目被喊停。

近期,吉林森工、光韻達、和勝股份、堅朗五金、凱撒文化等上市公司均宣佈與瑞華解約。

對於解約緣由,時代萬恆在公告中直言,“2019年以來,瑞華所受到證監會調查”。

北大荒(600598,SH)是為數不多選擇與瑞華續約的上市公司。3月30日,北大荒披露稱,2018年,瑞華審計上市公司家數343家;截至2020年3月1日,瑞華審計上市公司家數僅35家。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而上市公司方面支付的費用少則數十萬元,多則數百萬元。

“有些客戶其實不願意和我們解約,但沒有辦法,輿論壓力太大了。”在亞索看來,由於被暫停承接新的證券業務,瑞華無法為國資企業等提供服務,無形之中少了一大批客戶。

不能發展新客戶的同時,也面臨老客戶流失。瑞華員工李松(化名)向記者解釋稱,根據國資委方面的要求,目前央企年審輪換機制是5年,其他企業根據合同的要求和具體情況進行簽署。隨著造假事件逐漸發酵,瑞華確實會面臨原客戶不願續簽的風險。

在李松看來,審計行業群雄逐鹿,眾多審計機構“虎視眈眈”,意圖分得一杯羹。瑞華在品牌價值衝擊之下,飽受業內質疑,相關業務的投標也受到一定影響,如果公司業務規模和行業排名進一步下降,未來的路可能會更加難走。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也表示,證監會對瑞華的立案調查本身並不禁止其繼續開展業務,但客觀上會對公司業務產生負面影響,相關客戶對瑞華的業務能力可能會產生疑慮。

資深註冊會計師、知名財稅專家劉志耕則指出,*ST康得事件不僅讓整個審計行業備受關注,更直接導致瑞華“爆雷”,成為瑞華走向衰落的導火索。在註冊會計師行業,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的跳槽往往會同時帶走一些客戶,倘若未來有更多的合夥人離開,對瑞華的影響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事實上,這仍是潛在因素。

離職潮:上千名會計師跳槽

隨著客戶大量流失,瑞華內部也是“分崩離析”。

2019年下半年,瑞華遇到史上最大的“離職潮”。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9年10月中旬,瑞華一次性有190個合夥人提出退夥。這對於當時共有360多名合夥人的瑞華而言,堪稱是垮掉了半壁江山,而中下層員工離職的也不在少數。

提及瑞華去年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被迫”離開的亞索頗感無奈。

亞索所在的分所到後來,只剩下兩個合夥人和少數行政人員,大部分員工去了信永中和。“兩家公司之間本來也有些淵源,願意過去的都過去了,能帶的客戶都帶走了。”

今年2月底,英傑電氣在公告更換瑞華時稱,“(瑞華)四川分所負責公司歷年審計業務的項目團隊,已整體加入信永中和成都分所(個別人員正在辦理相關手續)。”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瑞華內部在進行一些人員調整。”一位瑞華內部人士在談及合夥人退出時向記者表示。

“瑞華的情況確實會影響到一部分人未來的規劃,或許有人會另謀出路,或許有人會繼續陪著瑞華沉浮,但從行業慣例而言,會計師事務所本身人員流動性就比較大,基本上,1年更換2至3成員工,3年迭代一批新員工。”對於公司現狀,李松也覺得有些無奈。

瑞華北京總部的情況又是如何?2019年12月初,《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了瑞華總部,相關工作人員稱,公司運營正常。

近日,記者以諮詢者身份從多位瑞華員工方面瞭解到,目前公司業務運轉正常。在疫情期間,公司的一部分業務是做遠程審計,一部分業務是要和企業、社區溝通好再進場。

據北大荒披露,截至2019年年末,瑞華的合夥人數量只剩下153人,瑞華的註冊會計師人數為1212人,較2018年減少1040人。截至2019年年末,公司從業人員總數為6796人。

成長史:4年高歌猛進成“一哥”

曾幾何時,瑞華也是風光無限。

瑞華官網目前仍這樣介紹公司:具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現有從業人員9000多名、註冊會計師2500多名、合夥人360多名、全國會計領軍人才20多名。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畢竟在2013年,是由國內最大的兩家會計師事務所合併起來的,當時在業界也引起不小的轟動。”對於瑞華輝煌的過往,李松印象頗深。

2013年,中瑞嶽華與國富浩華合併設立了瑞華。合併之後的2013年,以營收排名,瑞華以24億元趕超立信、安永和畢馬威等會計師事務所,躋身前三甲,當年的冠軍、亞軍則分別是普華永道和德勤。

2016年,瑞華迎來最風光的時刻。中注協2016年會計所收入排名顯示,瑞華40億元的收入和普華永道僅差1億元,離冠軍寶座僅一步之隔。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當時,瑞華被業界視作國內資本會計師事務所冠軍。”李松稱。

但瑞華的表現後繼無力,這也與其內部變動有所關聯。2018年底,瑞華前主任會計師顧仁榮與瑞華前合夥人及第一屆管委會委員王瑞琪,離開瑞華,加入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瑞華前合夥人及第一屆管委會委員、前上海分所所長連向陽加入天健會計師事務所上海分所。

2018年,瑞華營業收入28.79億元,註冊會計師人數2266名,在內資所收入中排名第二,僅次於立信。

相較於瑞華目前的衰落,競爭對手迅速與其拉開差距。2019年,立信從業人員淨增加1746人,大華淨增加1779人。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而瑞華此前的崛起,也與其大舉吸收、合併其他會計師事務所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會計師事務所可謂是魚龍混雜,甚至存在“老鼠屎”——劣跡斑斑的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ST康得的審計業務就是自此承繼而來。

屢屢被罰背後:擴張過程埋下隱患?

從昔日行業的龍頭,到如今陷入困局,市場上亦有人發出“瑞華是否會是另一個安達信”的疑問。

2001年,安然財務虛增6億美元給市場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而為安然提供審計工作的,是當時“世界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在被頂格罰款和5年市場禁入後,安達信最終落得倒閉的結局。

而*ST康得被曝虛增利潤上百億元,輔仁藥業18億元賬上資金“蒸發”。在外界看來,為他們提供審計服務的瑞華未能發現相關問題,難辭其咎。

2019年7月初,證監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共虛增利潤119.21億元。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而瑞華對康得新2015年~2017年的年報均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

對於*ST康得財務造假的問題,瑞華試圖撇清關係。2019年7月末,瑞華表示,其對康得新審計項目全面履行了應盡的職責義務。

雖然離開了瑞華,但亞索仍為老東家鳴不平。“一開始關於康得新是否造假還沒有結論,可輿論就一邊倒,給瑞華打上了失職的標籤。”

或許,讓亞索更難以釋懷的是,有些人一說起康得新、康美藥業、獐子島等問題公司,都說是瑞華審計的。“本身這個事只是分所的事情,但公司其它分所的業務和業績也被影響了,特別是證券業務這一塊。”

在亞索看來,會計師按照審計程序走到位,問題都不會很大。但如果上市公司全流程造假,管理層舞弊,這種情況審計很難發現問題。“審計是合理保證,而不是絕對保證,怎麼可能保證項目沒有任何問題?”

在一位券商研究人士看來,可能有部分審計師瞭解上市公司存在問題,但為了與上市公司達成合作,存在投機心理。即便了解到上市公司財務有瑕疵,有可能會根據情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直接指出問題,但基本不會發生幫助上市公司造假的行為。

截至目前,證監會對瑞華的立案調查仍在進行中。

而在近幾年,瑞華先後審計的華澤鈷鎳、康得新、輔仁藥業、大族激光等均“爆雷”。由此,瑞華也被多次處罰。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北京總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虹蕾 攝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文件顯示,2016年~2018年,瑞華被證監會處罰五次,瑞華的CPA(註冊會計師)被公開處罰16人次。

2019年11月,證監會披露《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資本市場執業基本信息》,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瑞華受到行政處罰的從業人員達到11人次,受到行政監管措施的從業人員達到28人次。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券商人士王毅(化名)分析指出,從近年來審計失敗的行政處罰實例分析來看,審計出現問題一般和基礎審計程序密切相連,該程序數量多、細節多,只要出現疏漏就會對結果產生影響。

業內分析:瑞華分所內控或存問題

對於瑞華的連連失利,一位券商人士表示,踩雷*ST康得從側面讓外界對於瑞華的內控情況進行更多的思考。

從管理學角度分析,瑞華設立分所類似事業部管理模式,可能存在分所和總所之間的利益分成,在內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問題。瑞華此前的上市公司客戶排在業內前列,客戶數量較多,激進的擴張可能也存在一定問題。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四川分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曾劍 攝

在一位大型會計所的合夥人看來,國內還有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實行加盟模式,強調品牌效應,加盟的(分所)獨立核算。這些加盟的機構有動機去承接高風險的業務。在其看來,雖然此類會計師事務所也有風險管控,但力度是不夠的,踩雷概率自然就更大。

“會計師事務所的生命線就是名聲,客戶一旦‘出事’,就會波及會計師乃至事務所,因此需要特別重視客戶質量。”他表示,業內做得比較好的會計所的做法是,“通常情況下,會關注客戶所處的行業,一些經常發生不可預知事件的行業可能會被排除。有些公司處於(財務問題)高風險地區,還有的客戶有許多負面新聞,包括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等不良記錄。對於存在這些問題的客戶,就會給其亮紅燈。”

“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做的是提升客戶質量,做優質客戶,不是隻追求價格。”該合夥人表示。

審計的上市公司出了問題,瑞華也將承擔相應責任,包括支付費用以賠償投資者損失。

今年初,因華澤鈷鎳財務造假、虛假陳述一案,作為其保薦人、審計機構的國信證券、瑞華,被投資者一起告上法庭。法院判決,國信證券、瑞華分別對投資者的損失承擔40%、60%的連帶賠償責任。

從“踩雷”*ST康得,到如今多家上市公司相繼解約,目前瑞華的業務情況如何?瑞華的內控是否確實藏有隱患?3月3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瑞華公開電話,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不接受任何採訪,一切以官網信息為準。

行業警示:如何保證審計質量?

“審計這個行業天生就充滿了矛盾性,處在利益的夾縫中。”一位註冊會計師非執業會員向記者表示,公眾總以為會計師事務所的功能是替公眾識別企業財務舞弊,但會計師事務所其實是一個自負盈虧的經濟組織,審計只是一門生意,支付審計費的是被審計單位。在實際的執業過程中,會計師的業務獨立性面臨著挑戰。

在王毅看來,無論是評級、審計、中小券商還是資產評估機構,過度卑鄙會被市場淘汰,過度高尚就不會再有業務可做。

王毅向記者提供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審計的理想狀態和現實也存在差異。存在總所與分所人事、財務、業務、技術標準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不統一;部分證券資格所將業務“轉包”給非證券資格所,收取“業務合作費”等情況。

一位資深財務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會計師和審計人員在審計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阻礙,有時候很難完全保證資產審核100%真實性。此外,目前也存在一個會計師事務所同時服務幾個上市公司,人力資源不足,不能核查到每一個細節的情況。此外,如何保障企業提供的數據的真實性值得思考,一些企業專門設立了應對審計人員的部門,給審計人員的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

有券商人士向記者分析稱,2015年,很多企業投資激進且盲目,出現了一些財務造假的情況。2018年及2019年,債券到期量大,民企違約多。受週期性因素影響,民企融資困難,也加劇了企業把財務報表做得好看的訴求。

“逃离”瑞华:上千名会计师跑了,还被300多家上市公司“甩”了

瑞華“踩雷”也讓業界更加關注提升註冊會計師的執業質量,以及提升註冊會計師行業人才的綜合素質。

劉志耕表示,目前,我國註冊會計師的發展狀況基本能滿足和適應我國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專業水平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綜合素養偏低,不能勝任業務需要的註冊會計師,同時存在極少數為被審計單位做假賬出謀劃策的註冊會計師。所以,註冊會計師行業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切實提高全體執業註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和執業能力,從而更好地提升註冊會計師的職業形象、服務質量和社會信譽。

另外,瑞華事件也讓與審計機構合作的單位更加謹慎。

某股份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銀行對於企業貸款非常審慎,審計報告更多是用於輔助性判斷,不會用於決策。

“瑞華究竟在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目前尚未公佈,但這再次給從業人員敲響了警鐘。”作為一名審計人員,“專業性、獨立性”,是李松反覆強調的關鍵詞。

李松表示,他接觸到的從業者都兢兢業業,希望能夠公正、獨立地審計每一份報表。在具體業務的進行過程中,審計工作程序繁瑣,可謂是“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其實,加強行業監管已成為一個全球性趨勢。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對於風險防範愈發嚴格,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正在逐步清理一些收入不高、風險大的尾巴業務。

記者手記丨瑞華的衰落,警示更多的審計人堅守底線

曾經的瑞華,身披眾多光環,宛若天空的明亮星辰。

如今的瑞華,業務持續收縮,曾經的光芒也逐漸黯淡。

至今,瑞華的官網上 “誠信、專業、責任、創新”的精神,仍赫然在列。但2019年*ST康得的財務造假事件,引起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也給瑞華帶來強烈的震盪。

一位受訪者表示,當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出現時,外界對審計機構的關注度也會持續攀升。因為他們,是上市公司財務事實的最後把關人。但從工作經驗來看,審計機構真正成為上市公司財務最後一個把關人的理想狀態,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空間。

作為國內第一批被授予A+H股企業審計資格、第一批完成特殊普通合夥轉制的專業審計機構,瑞華曾在2013年許下“未來五年,希望實現年收入60億元”的美好期待。

7年時光匆匆而過,瑞華的業務增速確實在不斷提高。但在擴張和發展的道路上,瑞華卻面臨著巨大的業務損失和信任危機。

作為曾經的國內會計所“一哥”,瑞華的未來究竟會去向何方?

相信,時間和市場會給出最後的答案。但不論結果如何,瑞華的衰落,時刻提醒著審計人應該堅守專業、嚴謹的底色。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