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中國古代的教育是一個漫長而深度的過程,從私學到官學,這都是古代教育演變的表現,而太學也是古代教育的一種。“太學”這一詞起始於西周,在漢武帝時期,太學才正式被設立在京師。

之後的歷代,太學雖然一直都在發展,但並沒有發展到興盛的程度,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宋朝。宋徽宗趙佶統治期間,太學更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而這時的太學教育管理也超越了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

一、宋朝政治、經濟的變化發展促使太學教育革新,重文輕武之風助長太學教育管理的興盛

北宋初期,國家戰亂紛爭,經濟也不穩定,宋政府的財政負擔重、開支大。所以當時的統治者根本無心治理太學教育,就算有心治理,可回頭看看當時的社會環境,也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去改變。

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但是,有一個原因改變了宋,那就是宋朝的能人多,就比如說范仲淹、王安石、朱熹、宋庠、 龐籍等。這些文官是絕對不容小覷的,就是因為他們的積極變法,解決了北宋初期積貧積弱的禍根,簽約修訂與邊境外族和諧共處的條例。不僅使國家環境變得安定統一,還大大促進了宋的經濟。

於是宋成為了和唐一樣的政治經濟強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社會環境,使太學教育革新在宋朝有了發展的硬件條件。

宋的重文輕武之風是非常出名的。就拿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一事來說,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被他的下屬將領“黃袍加身”就藉著酒宴的名義,要求將領們交出手中的兵權。還在軍事制度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實行更戍法,出現所謂的“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現象。還有宋朝長期出現的三冗現象,冗官、冗兵、冗費。因為一些不必要的官職,國家的財政出現重大負擔。而這些不必要的官職是怎樣產生的呢?

就是因為統治者對文人的重視。太學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捷徑,只要成為了太學生,本身優秀,就可以被推薦擔任官職,領取俸祿。為了教育出優秀的人才,太學教育管理便不斷改進。為了仕途,太學生們便會推崇太學。於是乎,重文輕武之風便在無意中助長了太學教育管理的興盛。

二、宋朝的三次興學運動,促進了統治者對新建太學培育人才的重視,而官學制度的完備,又加速了太學教育管理的進步

慶曆興學是宋朝第一次興學運動,它的主持人是范仲淹。對,沒有錯,就是那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他的主要措施有兩點,一個是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地方學校並且設立太學。

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另外一個就是對科舉考試進行改革,這一次的興學運動。可以說為太學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在大範圍的程度上提高了學校的普遍程度,又把統治者的目光吸引到了太學上。

熙寧興學是宋朝第二次興學運動,它的主持人和推薦人可就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了。這位位極人臣的丞相可不僅僅作詩作的好,在變法上他也有著非凡的見地。這第二次的興學運動,主要就是革新,一、改革太學,創立“三舍法”二、根據太學所教,再次改革科舉。這樣大的改革,恐怕也只有當朝丞相能夠做到了。這樣的改革為太學教育灌入了新的動力,推動了太學在宋的發展。

崇寧興學是宋朝第三次興學運動,它的主持人是蔡京。蔡京也是一位丞相,所以可想而知他的影響力有多麼的大。他的改革內容主要有3個部分,第一點就是建立縣學、州學、太學學制系統。第二點就是恢復與設立醫學、畫學等專科學校,第三點就是罷掉科舉考試。這三點改革內容,無論是哪一點都助長了太學教育之風。尤其是第三點,要知道在古代,科舉就相當於現代的高考啊。蔡京把科舉取消了,改為在學校取士。這對於太學教育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學生們想要取士,必須在太學學習,為了提高取士率,太學教育管理必須進一步改善。在這樣的互相影響下,太學就在宋徽宗時期達到了鼎盛。

這三次興學運動,也同樣改變了宋朝的中央官學制度。它們使宋建立了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這不僅對太學的教育管理起著導向作用,也同樣影響著往後歷代中國的教育,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創新意義。

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官學制度的另外一個改變就是放寬了等級限制,確立了學田制度。這樣改革擴大了太學的生源,還為太學的經費提供了主要來源。有了學生,又有了發展所必要的金錢,太學教育可謂是如日中天。

三、宋朝太學課程設置上的改進,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對太學生管理上的重視,使得宋代太學的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除了外部條件和制度的影響,宋朝太學本身也在追求變法。在太學生的課程設置上,太學做了很多的改進。律歷、刑法、天文、地理、軍旅、官職之類都被加入了太學生們的課程之中。如朱熹所說“雖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識個規模大概”。

太學生們的選擇面廣了,不再像之前那樣只能研習四書五經之類。如此一來,還為國家培養了不同種類的人才。所以宋朝的科學技術才能在當時領先於世界。

改進了課程設置,教學方法也同樣不能落後。經過王安石的改革,“三舍制”在宋朝太學發展成熟。三舍制將學生分為三個不同的捨生,外舍生、內捨生與上舍生。又在沒舍內設置數個班級。而決定太學生在哪個舍入讀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習成績,評判太學生成績優異的標準就是學分。這裡的學分,就是世界上最早將學生的成績量化的教育制度。

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同樣的道理,那些太學的學官們並沒有忽視對太學生的管理。從選拔生源來說,太學生除去貴族子弟,大多都是各地方推薦的本地優秀人才。對於學習期限,太學當然不會一直留任那些“差生”在太學學習。在沒有成為上舍生時,太學生們每個月都要經過無數次的考試。

如果考的太差,就要面臨被遣送或除名出去的境地。試想一下,都是被地方推送進去的太學生,就這樣被遣送回去,對個人來說,面子和心理上的壓力便會壓垮這個人。所以,宋朝的太學生們,除了為維持生命所必須進行的活動外,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埋頭苦讀。如此這般知道上進,教育質量不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

宋朝太學教育管理質量上的提高,不僅取決於執事者的勇於變法,更是太學生們自己努力進取的結果。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的人都應該將目光放到教育質量提高的原因上,並從中吸取精髓,用以自身教育的發展。

四、宋朝太學的教育管理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體制,這套學制為統治者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從而推動了宋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

由於宋朝的現實原因,為了維護、延續封建統治。在學術領域出現了相對活躍的局面,各學派在治術上都有不同的見地。但為了達到各學派統一的目的——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他們一起反對國家忽略對學校教育建設的傾向,致力於完善教育管理體制,培養人才。最終經過數次的改革變法,宋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制。

范仲淹、王安石和葉適等人,身為國之重臣,在治國方面有這豐富的建樹。為了培養出文武兼備,經史律令兼知的治國人才,他們與程朱理學派聯合一起使太學走上了一條經世致用的道路。太學所培養的人才,繼承了他們自己學派的優良傳統,從他們老師那裡汲取了豐富實用的經驗。所以宋朝從太學出來的官員往往能夠很快的適應職位,解決問題。

宋朝“重文輕武”的大背景下,為何太學蓬勃發展?

宋朝太學培養的一些優秀的太學生陳東等人,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根據實際情況積極變法,促進了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與繁榮。從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便可窺見宋朝在各方面的興榮。就連在戰事上,他們也做出了貢獻。由於他們的上書,推動了當時的抗金運動,維護了國家的權益,保衛了人民。

宋朝太學教育管理的革新,不僅對宋朝本身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還蔭澤了周邊的小國。因為當時別國經常派遣他們的留學生到宋朝進行修學,也就是學習宋朝先進的科學文化制度。所以宋朝太學先進的教育管理體制,也被用到了他們的教育體制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